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航天系统实验室已研发出一种可完全用于中性浮力环境使用的MX-2模拟航天服并对其进行了测试。人穿着这种模拟服在中性浮力研究设施中进行的反复测试表明,这种模拟服可以逼真地模拟实用的舱外活动(EVA)航天服。日常可用它模拟EVA,可模拟相当于当前EVA服的关节限制因素、工作活动范围、以及视觉和听觉环境。改进的手套和靴子、通信头戴装置、服装内置水袋和个人装备更近似于EVA航天服。先进的尺寸调节系统和配平系统允许身高范围在1.73m-1.91m、体重在54.4kg以内的被试穿着体验。此外,集成到服装内的仪器设备可以监控和收集来自服装和被试的关键数据。对液冷服(LCG)出入口温度、心率、气体温湿度的记录为任务之间或被试之间的对比提供定量指标的度量。这些定量测量能够用于研究代谢负荷,并能向测试指导人员发出性能下降、系统故障或生理应急的警告。近期正在应用MX-2服进行大量的EVA研究。其中包括各种级别的人机交互,包括从EVA作业中的灵巧操作者的支持到直接把机器臂集成到服装系统中。MX-2服的设计也促进了双向高频带宽通讯技术的使用,它针对先进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实验评估,为穿着被试提供了实时训练和保障。MX-2服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装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模拟器,以用它获得EVA模拟经验。这也是未来研究EVA技术的一个很有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二氧化硅增透膜,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了试验的最佳原料配比以及影响二氧化硅增透膜性能的主要因素。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二氧化硅增透膜的透光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以盐酸为催化剂在普通玻璃上制备的增透膜,可使透光率平均提高约3%;膜层结构为非晶态;正硅酸乙酯和水的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舱外活动系统述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舱外活动(EVA)系统可分为3部分:1)航天员装备系统,包括舱外航天服(EVA航天服)、安全系绳和机动装置;2)空间支持系统,包括气闸、约束装置、EVA工具、在轨训练设施、遥控自动操作装置,以及表面运输工具;3)地面试验、训练与保障系统,包括减重/失重设施、热/真空试验舱、虚拟现实模拟系统、星体表面模拟场地,以及任务保障设施。文章阐述EVA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评述EVA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这本书是美国1989年出版的有关复合材料层间断裂的论文集.层压复合材料在实现先进结构整体性能改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通常受到层间断裂形式的过早损伤的限制. 本书给出了与层压复合材料层间断裂主要相关方面的评论,第一部分包括基本分析模拟途径,第二部  相似文献   

5.
“阿波罗”计划航天员在月面14次舱外活动(EVA)中得到了监测其安全及健康的地面保障大军的真正支持。倘若对EVA的后勤、距离以及次数都是预测好的,那这对于未来在月球和火星上的EVA可是不可能的。未来的航天服必须非常智能化而不再依赖地面保障。下一代航天服可使用本文描述的两套软件系统来实现这个目标:LEGACI(生命保障,测定导引算法和消耗品询问应答机)和VIOLET(生命保障和探究跟踪语音启动执行机构)。这些虚拟指南利用一套生物传感器和舱外航天服内的通信设备、电子设备、信息学软件一起传送的实时数据,提供EVA现状、生命保障消耗品、生理特性和安全情况的即时信息。此系统正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正在实施的整套航天服测试计划中接受评估。本研究提供的是这次系列测试的数据和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Lagrange方法的航天员舱外活动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锋  袁修干 《宇航学报》2003,24(4):337-340,363
在比较各种地面微重力模拟设备的优缺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机动态仿真航天员舱外活动(EVA,Extra Vehicular Activity)的必要性。简要的概述了应用计算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对EVA进行仿真的步骤。描述了拉格朗日方程在仿真过程中的应用,建立了用于仿真的动力学方程。选取典型的EVA,得出了描述该EVA系统运动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利用反向运动学和反向动力学对该EVA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种柔性双频段极化无关的频率选择表面膜,应用在玻璃表面形成频率选择性玻璃,用来屏蔽常见的Wi Fi等在公共且免费使用的微波频段的信号。所设计的结构工作频率分别为2.45GHz和5.5GHz。在工作频点处对电磁波的吸收能达到40dB。能够有效的阻止太空发电站的微波能量传输信号和室内Wi Fi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另外,分析了结构的几何参数和入射角度对结构吸波特性的影响,在入射角达到度45°时,仍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说明这种柔性膜可以应用在非平面的场合下。并用等效电路模型对结构进行分析,详细的介绍了等效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过程,之后用电子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电路仿真的结果和全波电磁仿真软件仿真结果一致。所设计的结构改善了之前频率选择表面一体化设计,透光率差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透光率达到91%。此外所设计的结构是一种具有柔性的模块化薄膜结构,现实中安装实现起来更加的方便。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太阳电池阵基板性能,通常在基板生产过程中同步制作随炉件,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随炉件刚度,进而间接判断基板的性能。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该测试结果难以反映基板的真实刚度。文章提出采用单板振动试验测试基板弯曲刚度,并针对某型号太阳电池阵基板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板实际刚度与数值分析结果仅相差2.2%;与三点弯曲法测试结果相比,振动试验测试结果可以更准确反映基板真实性能。  相似文献   

9.
舱外活动期间的工作速率或能量利用率是衡量生保系统的主要因素,同时它也可用来估量EVA的难易程度以及乘员肌肉中能量的消耗。从1983年STS-6任务的第一次出舱,我们已经执行了59人次EVA,共计341人时。在每次EVA中对能量利用率都要进行测量。每次EVA的代谢率通过氧气的利用量进行测量,该数据经过航天服泄露的修正。1981~1987年,EVA全程或EVA大半程的平均数据均可获得。自1987年以来,在EVA活动中每隔2min测量1次EVA的氧气利用量。航天飞机的平均代谢率为194kcal/h,这比“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任务期间的代谢率要低很多。峰值率低丁设计水平,在任务期间很少达到,时间也很短。这说明任务中的能量消耗和训练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舱外活动(EVA)是现代空间任务必不可少的部分。在EVA期间,有如下大量的问题要解决:维修作业、实验研究、额外太阳电池的安装,桁架的装配和新设备的实验,以及使航天员自由移动的移动系统。航天员成功完成这些操作的结果已经表明:在空间站项目上通过提高EVA强度来提高轨道操作的效率是可能的,在EVA期间进行许多科学实验也是可行的。对EVA期间航天员行为的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航天员在外太空的工作仍然是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时完成的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安全和高效的EVA需要航天员EVA作业时代谢率或能量消耗的客观信息,以便进一步完善EVA技术和开发先进的设备。代谢评估还是一种控制EVA航天员工作效率和优化作息制度的有用方法。在EVA的时候,俄罗斯评价实时代谢率的二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舱外航天服的工效学问题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前祥 《上海航天》2005,22(3):47-51
阐述了舱外航天服在航天员出舱活动(EVA)过程中的作用、舱外航天服工效设计对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EVA质量的意义,以及航天服设计必须考虑的各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航天服设计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方法,强调了现阶段利用虚拟人体进行舱外航天服工效学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舱外活动(EVA)期间的工作能力取决于航天员穿着的航天服,能够快速、安全地穿上航天服,这种能力对于使EVA有效时间最大化是至关重要的。独立穿着航天服的能力也是必需的,航天服的灵活性限定了工作空间的包络面。适宜的活动性也同样是最大化有效EVA时间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 未来近地轨道和行星航天服将建立在现在的舱外航天服装备(EMU)基础之上。直到2005年,EMU已成功保障了91次EVA任务(通常每次EVA使用两套EMU),在未来5~10年中,为了完成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还要保障30~60次EVA。  相似文献   

14.
对已装配好的各舱段的安装和维修,是由舱外活动(EVA)乘组人员进行的,这是国际空间站建造活动的重要部分,而且已经开始进行了。至2002年7月1日为止,使用俄罗斯“Orlan-M”航天服(SS)从国际空间站进行了7次EVA,使用美国舱外航天服装备(EMIU)(从通用气闸舱)进行了1次EVA。  相似文献   

15.
方红根  谢宗武  刘宏  王建宇 《宇航学报》2008,29(3):1064-1069
针对EVA手套(Extra Vehicular Activity Glove,舱外航天手套)弯曲时产生的皱褶现象,采用几何近似的方法对该现象进行几何建模型,通过分析皱褶的应力状态以及因Brazier效应产生的体积变化,获得了关节弯曲角度与外力、内部压力之间的关系。该关系表明EVA手套与刚性梁具有不同的弯曲模式。为避免内置式测量的缺点,利用平行四边形连杆和齿轮的组合设计了一种外骨骼机构。该机构能在EVA手套的背部驱动其产生模拟人手弯曲和伸展运动,同时位于指尖的力传感器输出运动过程中的阻尼力,该阻尼力可达8N并具有滞后特性。最后将理论计算的功与外骨骼机构做功进行比较,验证了褶皱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生产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电容室及电容室与壳体的焊接。由于焊件材质为1Cr18Ni 9Ti、4J29,焊件热容量比较大,加上电容室内烧结有刚性绝缘玻璃,玻璃上镀有金属层作为电容极板,以及电容室小间加有预张力的中心敏感膜片(0.05mm),故要求焊缝气密性好(10-~8乇以下)、热影响小、应力变化不大、熔深保证、焊缝平滑光亮等。我们曾采用氩弧焊,但氩弧焊是开放电弧,弧柱发放角大(45°左右)、能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SAR天线的结构及系统组成,其次介绍了采用平面近场扫描的方法,对其T/R组件失效“诊断”实验的情况。在分别T/R组件全部正常工作情况下,和已知有几个T/R组件失效情况下,对天线进行了模拟测试。利用近场到天线口面场反演技术,得到了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实现了对T/R组件失效情况的“诊断”。其结果与已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绩效评价法与EVA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VA为核心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银行业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还仅是少数几家商业银行引用。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日趋完善,实现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文章在介绍传统绩效评价方法演进过程和其存在主要缺陷的基础上,分别用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和EVA评价指标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说明EVA方法在银行绩效评价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SA及天线的结构以及系统的组成,其次介绍了采用平面近场扫描的方法,对其T/R组件失效“诊断”实验的情况。在分别T/R组件全部正常工作情况下,和已知有几个T/R组件失效情况下,对天线进行了模拟测试。利用近场到天线口面场反演技术,得到了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实现了对T/R组件失效情况的“诊断”。其结果与已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SAR天线的结构以及系统的组成,其次介绍了采用平面近场扫描的方法,对其T/R组件失效“诊断“实验的情况.在分别T/R组件全部正常工作情况下,和已知有几个T/R组件失效情况下,对天线进行了模拟测试.利用近场到天线口面场反演技术,得到了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实现了对T/R组件失效情况的“诊断“.其结果与已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