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测控通信系统是飞行器的"眼睛"和"耳朵",为飞行器提供上下行通信链路,其功能是否可靠直接影响飞行试验的成败。应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定量的系统指标,构建4层质量屋,确定了先进、高效、可行的测控通信系统方案,使测控通信系统产品真正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系统适应性和可靠性,减少后期更改,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航天器在轨服务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航天器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已经成为下一代新型航天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对航天器模块接口标准化设计建模的基础上,对模块接口的标准化设计准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该设计准则作为QFD(质量功能展开)模型中的顾客需求,建立了以航天器对接接口为例的第一级质量屋,说明了该设计准则模型的合理性和在接口标准化设计中应用QFD进一步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质量体系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以ISO9000体系为代表;代表人物是Feigunbaum及Crosby。TQM的理念是“充分满足顾客需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原则的第一条:“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这个前提下,使相关方受益)。内涵是产品/服务质量。在架构方面建立了ISO9000体系。运作规范是产品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为需求牵引,(产品)系统工程(运作)、预防为主、一次成功。(6仃活动的思想源自“零缺陷”,即“一次成功”)。业绩标准及评测主要是顾客满意、与产品需求的符合性。推动系统的运作的动力增加了人本哲学的Y理论。系统改进组织增加了QCC(质量管理小组);改进程序PDCA及其发展DMAIC。工具增加了优化试验(包括试验设计及田口方法);统计方法(例如:老七种工具……);非统计方法(新七种工具……)等等。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7,(6):54-60
针对高分三号(GF-3)卫星技术特点和研制难点,在卫星研制期间全面实施产品保证工作。充分借鉴已有经验,以确保质量和可靠性为前提,以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研制为重点,构建基于时间、要素和程序3个维度的产品保证模型,将产品保证工作融入流程并纳入计划管理。高度关注系统设计、生产、验证、总装和试验等重要环节,通过狠抓研制源头确保系统固有质量,通过严格外协管控确保产品实现,通过各级各类试验确保验证考核充分,通过精细系统级总装、测试与试验(AIT)管理确保卫星最终集成质量,通过合理举措确保在轨8年寿命。高分三号卫星产品保证工作的有效实施有力保证了卫星研制质量,亦可为其他航天器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质量控制,有效支持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开发,采用QFD技术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建立和确定产品总体设计方案,使固体火箭发动机产品能真正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减少后期设计更改,缩短研发周期,最终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天绘一号"卫星提供多种影像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其中卫星中级产品以有理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RPC)形式分发给用户,用于各类测绘处理。该形式既能实现传感器技术参数的隐藏,又能达到与严格几何模型相当的定位精度。为用户提供高质量(quality,下同)、规范化的各级尤其是中级卫星数据产品,是航天测绘的重要职责。文章对"天绘一号"卫星中级产品基于RPC模型立体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介绍了"天绘一号"卫星基本情况及中级产品处理流程,给出了基于RPC模型的立体定位方法,提出了基于Virtuo Zo SAT和RPC立体定位的三线阵影像邻轨接边精度检测质量控制方法,并编写了基于RPC模型立体定位的质量控制软件。通过试验及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中级产品精度,质量控制软件的编写提高了质检效率,保障了产品质量。文章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为同类测绘卫星数据成果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也将为后续"天绘"系列卫星数据成果质量控制自动化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作为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提高产品价值。以顾客需求为牵引,将价值工程与质量监督管理相结合,思考并探索军贸产品监督管理的模式,使军贸企业适应形势、提升监督绩效。  相似文献   

8.
高分七号卫星产品保证工作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分七号(GF-7)卫星系统技术指标高、产品技术状态新、设计难度大等任务特点对产品保证工作的需求,总结了卫星依托中国航天逐渐完善的产品保证体系,在新型载荷设计、平台新产品开发、成熟产品适应性完善、外协单位设计能力差异控制、产品设计质量实现等方面开展的产品保证工作措施,为后续卫星在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执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QFD技术的飞行器测试发控系统设计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行器测试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工程技术——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简称QFD),采用ASI阶段分析法和相关矩阵形式进行分析计算,从飞行器测控、发射需求,逐步转化为技术需求、工艺特征,确定测试发控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将飞行器测控、发射需求转化为测试发控系统特征。通过详细地分析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过去的5年中根据用户需求FY-3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海温产品算法和产品设计的进展。给出了其中主要的国内外海温算法。介绍了FY-3卫星VIRR海温产品的进展:FY-3A星海表温度(SST)用可见光阈值进行云检测,其SST值偏低;FY-3B星SST用云检测产品中的确信晴空进行分纬度带的白天MCSST算法,但整体海温仍偏低;FY-3C星SST在B星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首次反演了夜间海温,并提供了逐像元的质量标识及海温的气候偏差,设计了5km全球海温,实现了5min段海温产品存档,提高了风云海温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精度。给出了FY-3C星VIRR海温产品的图像及质量检验情况。归纳了海温产品的同一框架下多级别、多源、高分辨率的发展趋势。将风云卫星海温产品规格与高分辨率海温科学组(GHRSST)GDS2.0的交叉比对,海温科学组认为中国在海温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研究认为:长序列海温产品重处理以确保海温产品的一致性非常必要,海温产品需采用国际通用海温产品规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质保体系基础上的卫星产品保证管理,应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基于无卫星产品保证要求的质保体系与基于卫星产品保证要求的质保体系神经网络模型,以用神经网络模来模拟和控制卫星产品的质量水平;并用模比较了两种质保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SAR卫星用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未来大功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发展对储能电池组提出了轻量化、倍率高及在轨寿命长等要求,而现有的SAR卫星用功率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已无法满足未来需求。通过优化正极材料和电池设计,加入功能电解液,在保证电池功率特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本文研制出的新一代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蓄电池,额定容量为25.0 Ah,初期放电比能量达到180.0 Wh·kg~(-1),2 C放电容量为0.2 C容量的91.0%,1 C-100%放电深度(DOD)和2 C-30%DOD循环性能优异,可以满足下一代大功率SAR卫星的供配电需求,且大幅降低了电源系统重量,提高了卫星储能系统的利用率和平台有效载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7,(5):113-120
为实现微小卫星"新、快、好、省"的核心价值,通过开拓一号卫星和脉冲星试验卫星研制实践,对基于商用现货产品(COTS)的微小卫星研制管理模式开展了深入研究,建立COTS的微小卫星通用产品体系,探索实践"设计-制造"的卫星研制流程,形成一套COTS选用、筛选和应用的产品保证方法,确保卫星型号研制进度、质量、成本和风险可控,为加速推进微小卫星产业化发展探索实践了有效的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星载计算机是商业卫星的核心部件之一,文章针对商业卫星计算机产品的低成本、短周期、批量生产的需求,剖析目前星上计算机在研制阶段划分、长链条管控与评审、全过程和全要素的数据包编制、元器件严格的选用要求和筛选流程等方面存在的质量管控问题,提出阶段合并、简化过程质量控制及评审、简化数据包、优化元器件选型及筛选流程等解决措施,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未来商业卫星的需求,也为未来更科学更精准的卫星产品差异化管控提供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5,(5):86-90
在传统小卫星测控系统的S频段应答机、中继测控单元、遥控单元及星务管理单元的设计基础上,对小卫星测控系统进行了综合设计。设计中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微组装工艺、键合技术、片上系统(SOC)微型芯片等新技术,将小卫星测控系统各功能单元融合在一台高集成、多功能的小型化测控产品中,实现星上资源的统一利用和测控任务的统一调度管理。与传统的小卫星测控系统相比,体积减小70%,质量减小80%,功耗降低35%,可满足小卫星体积小、质量小、功耗低的产品需求。文章提出的设计可为后续集成测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1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积极参与了卫星数据质量评价和示范应用研究,组织应用技术培训班、技术交流与展览,以促进CBERS-1卫星数据推广应用。随着CBERS-1 02星的发射成功和CBERS-1数据应用需求的日益广泛和卫星地面应用体系的完善,协会将为进一步推广CBERS-1数据应用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微纳卫星典型特点,分析了由此带来的试验新需求;对比传统卫星试验标准和即将发布的国外微纳卫星试验标准草案,提出在充分继承传统卫星试验技术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微纳卫星发展现状,兼顾灵活性和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产品可靠性保证需求,构建国内微纳卫星快速试验体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卫星运输跑车试验耗时耗力的问题,采用仿真方法研究了卫星在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先基于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仿真分析输入谱;再通过Patran/Nastran有限元软件建立包装箱–卫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经过组合体模态试验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前6阶模态振型以及关键部位的加速度和应力响应RMS值。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模型各部位的应力RMS值远低于材料屈服极限,卫星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该仿真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分析卫星在运输过程中经受的力学环境,为卫星结构及包装箱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敏捷机动技术是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成像能力的一项核心技术。文章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多种敏捷成像模式的新型观测需求,进而提出卫星平台敏捷机动技术的系统要求。结合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ZY2000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Platform)研制,定义敏捷成像模式,分析平台机动能力,提出了卫星敏捷机动指标要求。针对敏捷机动技术的实现,系统性开展了工作,设计了小惯量的星体结构,开发了基于控制力矩陀螺(CMG)的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采用了敏捷任务规划和管理方案,研制了高刚度太阳翼、大量程陀螺、125 Nms控制力矩陀螺等核心产品,开展了数学和半物理仿真验证。高分多模卫星(GFDM-1)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的首发星,实现了敏捷机动技术的应用,验证了多种敏捷成像模式下成像质量满足需求。在轨结果表明:高分多模卫星的敏捷机动能力和成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卫星超高速撞击解体阈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黄洁  马兆侠  兰胜威  柳森 《宇航学报》2012,33(8):1158-1163
为定量描述卫星在超高速撞击下的解体阈值与解体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卫星解体阈值模型,即用能量密度em(来袭物动能与卫星在撞击通道内的质量之比)的大小来判断卫星是否发生解体,用卫星解体后碎片累积质量统计曲线中平滑无突变部分的碎片质量与碎片总质量之比μc来描述卫星的解体程度,μc越大,卫星解体程度越高。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获得了卫星最小解体撞击能量密度阈值为3.62×102J/g,研究了不同em和不同η(卫星在撞击通道内的质量与卫星总质量之比)条件下卫星解体碎片的统计规律,建立了μc与em和η之间的函数关系,初步完成了这种新的卫星超高速撞击解体阈值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