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简称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发射入轨,到2018年9月已经运行十年。十年来,作为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首个专用卫星星座,双星一直在为我国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及其他行业提供连续不断的可见光、红外及超光谱遥感数据信息。文章分析整理了十年来双星在轨星座运行情况、卫星供电情况及其他卫星主要功能状态,简述了成像任务及应用情况,分析提出了星座主要技术成果,总结了双星设计与在轨运行的成功经验,并对环境减灾后续卫星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卫星姿态的几何确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模拟遥测数据确定的卫星姿态是卫星发射中的重要参数。从几何姿态确定原理入手,研究如何利用遥测信息确定自旋卫星的姿态,列写了卫星周期、自旋角速度、两面角及太阳角的计算公式,分九种情况列写了卫星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并对文中方法在海上测控任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双星计划两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近地空间磁层探测,轨道远地点高度超过6万km,因此需经历前所未有的180分钟的长地影,又由于卫星自旋稳定,太阳能电池的供电能力受到限制,给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本文介绍了利用卫星本身的构型和姿态特点,完成热控设计,以及进行的初样和正样热平衡试验,试验结果性能满足总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阿里安运载火箭可同时将两颗独立的卫星送入轨道。发射两颗卫星所使用的连接器名叫 Sylda(阿里安火箭双星发射系统)。一、引宫法国从1977年就开始对利用阿里安运载火箭发射双星的经济性和双星发射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当时考虑了三种双星发射方案: 1.卫星运载; 发射两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7日1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新技术试验双星。新技术试验双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新技术试验双星包括新技术试验A卫星和新技术试验B卫星,主要用于开展星间链路组网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十二、第十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7.
惯性导航/双星组合导航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外惯性导航/卫星组合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惯性导航/双星组合的必要性和可实现性;提出了惯性导航/双星组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双星定位系统的组合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惯性导航/双星组合系统的性能比纯惯性导航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综合 《航天》2012,(6):6-6
4月30日凌晨4时50分,中国第12、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9.
高低轨卫星联合定位是提高地面辐射源无源定位精度的有效方法。从时差基线、速度差增加方面分析了高低轨双星定位精度相对同轨卫星定位精度高的原因,推导出高低轨双星时频差定位误差分布表达式,分析了高低轨联合定位适用的时频差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精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低轨卫星星下点附近较大范围内,定位精度达到百米量级。验证了双星相对位置变化、时频差测量误差、高低轨卫星自身位置速度测量误差等因素对高低轨双星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空间目标RCS序列周期性判定与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旋卫星RCS序列可以提取自旋卫星的自旋周期,探讨了自旋卫星RCS序列周期性判定与提取方法。针对常规谱窗分析法估计自旋周期时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方差分析法提取RCS序列周期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刘一武 《宇航学报》2015,36(6):667-675
分析一类含驱动电机挠性卫星的自旋稳定性,应用不变集定理证明了系统轨迹收敛于系统平衡点集,并通过构造正定的单调递减的类能量函数来判断各平衡点的稳定性质。获得的结论包括:由于挠性振动阻尼特性,在无外扰力矩作用时,含固定转速驱动电机的挠性卫星存在稳定的自旋;不含驱动电机的挠性卫星,稳定的自旋轴为其最大主惯量轴;驱动电机可改变挠性卫星的自旋轴,给出了稳定的自旋轴与电机转速方向夹角公式,该夹角为锐角;当电机转动角动量幅值远小于系统角动量时,稳定自旋轴接近最大主惯量轴;电机转动角动量幅值越接近系统角动量,稳定自旋轴越接近电机转动方向。文中也给出了稳定自旋轴平行电机转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导弹发射点战术参数进行准确估计,需要根据预警卫星的探测信息对导弹进行定位。基于双星定位原理及导弹弹道特性,给出了从测量坐标系到地球固定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发射点时刻以及发射点位置估计模型,并利用仿真工具STK,结合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对发射点战术参数的估计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并说明STSS与传统预警卫星相比,具有更好的探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中高地球轨道(MEO)卫星用于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TFT)时的卫星运动所引入的误差进行了研究,并对IGSO和MEO卫星应用于TWSTFT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推导了TWSTFT中的卫星运动误差公式,并利用两行根数(TLE)对目前在轨的IGSO和MEO卫星的运动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4.
GPS卫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针对GPS的观测应用需求,以目前在轨的31颗GPS卫星为研究对象,分析GPS卫星轨道的特征,研究GPS卫星对地面系统的可见性。结合STK和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为地面GPS观测系统的天线波束宽度、波束个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32颗GPS卫星星座空间覆盖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要准确完成定位功能可见卫星数应不少于4颗.通过建立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目标卫星的GPS信号空间几何覆盖模型,利用Matlab计算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的可见卫星数,对目前美国32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覆盖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32颗GPS卫星星座不仅可以对低轨目标实现全轨道覆盖,而且对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也有所覆盖,大大扩展了24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星间无线电测距的卫星自主定轨与导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在空间数据链中基于星载无线电测距实现低轨卫星的自主定轨方法。通过星上天线发送和接收网内其他卫星的通信数据,从中获取相互间的距离信息,应用推广Kalman算法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实现卫星间的互相定位。以铱系统为背景,针对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组网方式进行了具体的仿真,并与GPS定轨相比较,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帅平  曲广吉 《宇航学报》2005,26(6):768-772
导航星座自主导航能够有效地减少地面测控站的布设数量,减少地面站至卫星的信息注入次数,降低系统维持费用,实时监测导航信息的完好性,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卫星时间同步是实现导航星座自主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星载原子时钟的频率稳定性能直接影响着卫星时间同步精度。本文基于星载原子时钟频率稳定性的Allan方差表达,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并以星间双向测量伪距差作为基本观测量,组成系统测量方程。从而,可以设计适用于导航星座卫星时间同步的Kalman滤波算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滤波处理星间双向测距数据,不断地更新卫星时钟参数,能够实现星座卫星自主高精度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8.
半经验公式法是制定卫星及卫星部组件力限振动试验条件的重要方法。文章首先对半经验公式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的办法,利用3颗已经成功发射的东方红四号平台通信卫星的整星有限元模型及其地面正弦振动试验条件,进行了整星正弦振动响应分析来模拟整星正弦振动试验,提取了这3颗卫星上6副同种类型天线,在整星正弦振动响应分析中安装点的加速度响应情况和受力响应情况,并据此计算了6副天线的正弦振动力限半经验系数。计算结果揭示了该种天线的正弦振动力限半经验系数取值范围,可为以后类似天线制定力限试验条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常用工作模式,即聚束式、条带式、扫描式和干涉式SAR的概念、设计考虑和常用设计公式。通过建立模型,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工作模式SAR的系统集成和总体设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该套软件模拟了六套在轨运行的星载SAR系统参数和分系统指标,仿真结果与公布数据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20.
Inner-Formation Gravity Measurement Satellite System (IFGMS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arth gravity using two satellites in an inner-formation flying mode. To fulfill the mission,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two satellites is required to be zeroed and attitude of the outer satellite should be stabilized in real-time. This paper proposed an integrated control scheme for the IFGMSS, and the main idea is to use only thrusters to control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attitude. The integrated control loop contains a control law's module and a control allocation law's module. The control law based on the feedback linearization method makes nonlinear dynamics counteracted and uses PD control law to reformulate the dynamics into a linear form. The integrated control allocation law is designed to assign the commanded control force and moment to each thruster dynamically. We transfer the control allocation problem into a linear programming (LP) problem and use the Optimal Theory to calculate the corresponding thrust of each thruster. Finally, an IFGMSS mission is simulated, where the two satellites fly in a circle orbit with a 300 km's altitude. Results using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cheme and the traditional separated control schem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cheme is superior to the separated control scheme in output ability, level of redundancy and fuel co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