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STS-54飞行: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第3次飞行,1月13日发射,飞行6天。主要任务是施放NASA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进行为建造空间站做准备的第一次舱外活动(已完成)。 (2)STS-55飞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3月13日发射(经两次推迟后于4月26日升空),飞行9天。主要任务是进行第2次德国专用的“空间实验室”飞行,包括2名德国宇航员的机组人员将在加压实验舱内进行材料与生命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2.
由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0年10月6日~10日完成的美国航天飞机第36次飞行(STS-41任务)是NASA与欧空局的一次合作飞行,飞行的主要目的是施放欧空局的尤里西斯太阳探测器(主要由德国道尼尔公司制造)。这次飞行总耗资7.5亿美元。这次飞行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1次飞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至2009年5月27日,全球共发射运载火箭235次,失败13次(美国5次,俄罗斯6次,印度2次).其中,美国法尔肯-1(Falcon-1)运载火箭的失败率位居首位,在4次发射中3次失败.  相似文献   

4.
法国波尔多总商会和波尔多·阿克太努航宇协会得到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欧空局(ESA)、法国航空宇宙工业会(GI—FAS)等的援助,从1986年12月2日至5日在波尔多第一次开办了航空航天技术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天兵 《国际太空》2006,(11):1-6
□□2006年9月11日,日本照相侦察卫星--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H-2A-F10火箭成功发射,成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信息处理系统的第3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第2对照相侦察卫星(见图1)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RSC)进行的第4次发射(H-2A火箭在2005年2月26日、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进行的3次发射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6.
张桀 《太空探索》2005,(4):15-17
今年1月20日15时左右,太阳发生一次X7.9级的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或太阳磁暴)。这是继16日、17日、19日太阳连续几次发生X级(太阳耀斑爆发从小到大可分为A、B、C、M、X五级,以X级为最强)耀斑爆发后的又一次大爆发。这也是15年来太阳发生的级别最高的太阳磁暴。受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地方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美国载人航天的新时代,也是商业航天的新篇章,更是将要镌刻在史册上的全人类共同的荣耀。自航天飞机退役后近9年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乘坐美国载人飞船,由美国火箭从美国本土发射进入太空。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30日15:22(北京时间5月31日03:22),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将执行商业载人计划第二次验证任务(Demo-2)即首次载人  相似文献   

8.
李宝明  宗河 《国际太空》2007,(11):17-23
奋进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8月8日18:36(北京时间8月9日06:36)升空,执行STS-118任务,并于8月21日12:32安全返回.这是奋进号的第20次太空飞行,美国航天飞机第2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3月1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指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汇报,讨论了2011年工作计划,一致推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  相似文献   

10.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定于11月11日东部时间上午7:19(格林威治平时12:19)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空间中心进行第五次发射,绕地飞行81圈之后,将于11月16日上午9:32(格林威治平时14:32)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干湖床。虽然这是第五次飞行,但美国航宇局的官员在许多方面称它为新的开端。 10月5日在肯尼迪空间中心航宇局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该局官员解释了航天飞机首次实用飞行的意义。哥伦比亚号前四次飞行是试验航天飞机的价值和特殊能力。而即将到来的飞行是首次用它把商业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参加了美航宇局所实施的第1次国际微重力实验室(IML-1)计划,于1992年5月20日汇集了日本的空间实验结果(中间报告),其内容如下: 1.概要 IML-1任务是通过1992年1月22日发射1月31日返回地面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加以实施的。该任务是从美国、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航宇局(NASA)的"火星侦察兵计划"包括一系列小型、低成本的火星探测器。2007年8月4日发射的"凤凰"号是该计划中的首次任务。2008年9月15日",马文"号(MAVEN)被列入2013年的第二次火星侦察兵计划。第三次火星侦察兵将于2018年派出。本篇详细解读"马文"号的前世今生。"马文"号详解2013年11月18日,"马文"号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采用"宇宙  相似文献   

13.
天兵 《国际太空》2004,(12):25-32
□□继2004年6月21日第4次试飞、9月29日首次正式飞行成功之后,世界上第1个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船-1(Space-ShipOne)于10月4日晨再次顺利飞入太空并成功返航。因此,它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而且达到了著名的“安萨里X奖”(AnsariXPrize)的相关要求,成为1000万美元大奖的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7日,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为阿根廷国家航天活动委员会(CONAE)发射了阿根廷微波对地观测卫星(SAOCOM)1A雷达遥感卫星。本次发射所用的第一级火箭(编号B1048)曾在7月25日参加过第7批10颗下一代铱低轨移动通信卫星发射。这是5型"猎鹰"9第二次采用用过的旧第一级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30日开始,美国国防部国防采办委员会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第一次全面审查(阶段Ⅰ审查)。8月5日,该委员会向国防部长温伯格(现已辞职)提出审查报告,建议加速研究部署初期战略防御系统所需的6项关键技术。9月18日,温伯格批准这项建议,决定将助推段监视与跟踪系统(BSTS)、空间监视与跟踪系统(SSTS)、地基监视与跟踪系统(GSTS)、天基拦截弹(SBI)、大气层外弹头拦截弹系统(ERIS)及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BM/C~3)系统等6项技术,由方案探索阶段转入演示验证阶段。在此阶段,将通过更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欧空局(ESA)和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联合宣布:“1983年6月3日阿里安火箭将进行第6次飞行。”预计发射的卫星是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ECSl和西德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卫星A-msat/Oscar10。与此同时,ESA和CNES还决定,继阿里安第六次(L6)发射之后,将在L7-L9三次发射期间,连续把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三颗Intelsat5飞行星送入静止转移轨道。从1984年3月起开始发射阿里安3型(L10),1985年12月开始发射阿里安4型(L23)。ESA和CNES预计,1983年阿里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6年3月进行改组,除了原来的空运司令部外,另外成立了三个主要司令部:防空司令部(Air Derense Command)、战略空军司令部(Strategic Air Command)、战术空军司令部(Tactical Air Command)。1947年9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独立成为美国空军。1948年6月1日,美国空军第一次改组,主要司令部之一的空运司令部改为军用空运勤务部(Military Air Transport Service),  相似文献   

18.
<正>由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GRSS)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办的2016年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16,IGARSS 2016)将于2016年7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每年召开一次,是全球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会议组委会诚挚邀请您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相似文献   

19.
印度卫星—1A是美国福特航空空间和通信公司(下文简称为福特公司)为印度研制的多用途国内卫星。1982年4月10日,美国航宇局用德尔它3910/有效载荷辅助舱(PAM)把它发射进一个185×35,000公里的大椭圆转移轨道。按原定计划,这个卫星将在12日进入定点位置,但由于遇到了C-波段天线反射器不能展开、远地点推力器第一次点火失败等严重问题,不能把它送进准同步轨道。在4月12日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远地点推力器的第二次点火获得了成功,才把卫星送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2年1月22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9时52分,携带国际微重力实验室(IML)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2。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5次飞行及发现号航天飞机第13次飞行。因天气原因及一些仪表的错误显示,发射推迟了1小时。这次飞行是自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的第一次国际航天飞机飞行。参加飞行的7名机组人员是:指令长罗纳德J.格雷比空军上校(46岁)、驾驶员斯蒂芬S.奥斯瓦尔德(40岁)、有效载荷指令长诺曼.萨加特博士(48岁)、飞行任务专家戴维.C希尔墨斯海军陆战队中校(41岁)、威廉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