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与应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试热电池DEB粉中的含钙量。并对热电池DEB粉中的钙含量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新工艺测试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干扰少,重现性好,准确度、精确度均能满足热电池研制工作的要求。测定样品含钙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5%。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8%~102%范围内。适用于热电池DEB粉中的含钙量的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该分析测试方法属一种先进的仪器分析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航天空间电源材料三醋酸纤维素膜中的含铁量。并对测试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精确度、化学干扰少、测试条件选择性大、重现性好等优点。相对标准偏差RSD<10%(n=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1020%(n=4)范围内。完全适用于在三醋酸纤维素膜中含铁量的控制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77154D高温钛合金铌钼含量的连续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运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7715D高温钛合金中的铌钼含量。介绍了铌钼的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的线性范围的浓度,并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重现性好。对样品进行10次测定的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左均小于1.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103%范围内,完全适用于7715D高温钛合金铌钼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7715D 高温钛合金铌钼含量的连续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运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7715D高温钛合金中的铌钼含量。介绍了铌钼的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并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对样品进行10次测定的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103%范围内,完全适用于7715D高温钛合金铌钼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薛光荣 《上海航天》1998,15(1):62-64
应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陶瓷绝缘子镀液锌铁铜,并对测定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少、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1%范围内。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陶瓷绝缘子镀液锌铁铜的控制分析和样品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薛光荣  陈磊 《上海航天》2000,17(1):59-62
研究与动用空气--乙炔(Air-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热电池正极粉(DEB)中的钾含量。同时介绍了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对样品进行10次测定的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 ̄102%范围内。完全适用于热电池DEB粉中的钾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薛光荣 《上海航天》2002,19(6):59-62
提出用空气-乙炔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电化学浸渍液乙醇溶液中镍含量的测定。介绍镍的最佳测定条件并具有良好线性范围的质量浓度,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灵敏度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重现性,同时具有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干扰少等特点,完全达到了实验室的仪器分析质量与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应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学电池电解液中含锂量。介绍了锂的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该方法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干扰小 ,并具有操作简便、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特点。相对标准偏差 RSD<1.0 % (n=10 ) ,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 97%~ 10 2 % (n=4)范围内。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化学电池研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运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715D高温合金中的铝含量。介绍了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形范围的浓度,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方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同时具有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分析周期短等优点。对样品进行6次测定的结果表明,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8.00%~103.00%(n=3)范围内。结果表明:运用一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715D高温合金中铝含量,完全适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同时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薛光荣  陈磊 《上海航天》2001,18(3):57-60
提出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银锌电池活性银粉中的微量铜铁,并对测定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度、精确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测定样品微量铜铁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n=8)。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0-102.00)%(n=5)范围内,完全适用于银锌电池活性银粉中微量铜铁含量的控制和样品系统分析,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原子氧对紫外光固化有机硅环氧树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  黄鹏程 《宇航学报》2008,29(6):2036-2040
通过对光固化有机硅环氧树脂进行地面模拟原子氧效应试验,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 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了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损失、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等的变化。研 究结果表明,有机硅环氧树脂经紫外光固化后,试样表面被部分氧化,硅氧主链结构中的- R(甲基或苯基)侧基被不完全氧化成含O的基团结构。在7.43×10 15 atoms/
cm 2·s通量的原子氧暴露8h试验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硅(SiOx)膜,膜 中含65%的SiO2,有助于防止原子氧对材料的进一步侵蚀。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在18-8型单向奥氏体不锈钢的基础上,加入约4%的硅和少量的铝元素使其铁素体含量发生由0~100%范围内的种种变化〔1〕。从而获得铁素体含量约在35%以下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当铁素体含量大于5%,可有效防止晶间腐蚀:大于10%时奥氏体-铁素体两相不锈钢则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等。  相似文献   

13.
薛光荣 《上海航天》1998,15(5):61-63
用N2OC2H2原子吸收法来测定某型导弹热电池耐碱棉纸中的铁含量。并对测定条件和干扰困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该测定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很好的精确度、干扰少、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相对标准偏差RSD<1.0%(n=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8%~102%(n=3)范围内。完全适用于耐碱棉纸中的含铁量的控制和样品系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XD~(TM)Al/TiB2和Al-4%Cu-1.5%Mg/TiB2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强化相的体积百分数、颗粒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材料的组织和强化相与基体的界面状况。表明XD~(TM)制备的MMCs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制备MM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CMOS集成硅膜压力传感器由一个含四个压阻元件的电桥电路,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新设计的能抑制电源电压变化和温度漂移的激励电源电路组成。敏感元件用自准直双元硅门CMOS工艺技术制得。方形的硅膜片由异向腐蚀剂N_2H_4·H_2O经腐蚀加工而成。在0~70℃范围内,灵敏度和偏置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小于±0.5%。这些数据比常用的杂化技术制得的元件所达到的数值小。利用新设计的激励技术,当电源电压变化±10%时,灵敏的变化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6.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采用FTIR、元素分析和XPS光电子能谱表征了含能配合物的结构.根据结构表征结果推测,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的分子式为Bi(C5H4N5O5)3,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比为1∶3.其中,可能的配位方式为:每个配体ANPyO 2-位的氨基脱去一个氢原子,分别以NH和N→O结构单元中N原子和O原子与Bi(III)形成配位键.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冲击波感分别为220 cm、36 kg和5.8 mm.采用TG-DTG和DSC测试考察了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配合物在50~450 ℃范围内热分解过程由一个吸热熔融峰和分解放热峰组成,相应的峰温分别为320.6 ℃和346.5 ℃,配合物热分解剩余残渣量为31.2%.同时,考察了配合物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并采用Kissinger法对纯AP和AP混合物热分解过程低温分解阶段和高温分解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可使高氯酸铵高温分解阶段和低温分解阶段的峰温提前63.6 ℃和63.1 ℃,表观活化能降低23.1 kJ/mol和61.5 kJ/mol,表观分解热增加339.3 J/g.可发现,ANPyO Bi(III)含能配合物对AP的热分解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