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计划的诞生民兵导弹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十年代中期。当时,美国相继开始研制的宇宙神、大力神、雷神和丘辟特导弹,都选用液体火箭推进。虽然知道固体推进更简单,反应迅速,有发展潜力,但许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如推力不足和难以控制药柱燃速等。在同苏联进行导弹竞赛的时间不宽裕的时候,研制优先权给了宇宙神导弹,固体导弹得不到大力支持。因此,对固体导弹只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法国的导弹研制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五十年代初期,但当时仅限于小型探空火箭和战术导弹。只是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研制战略弹道导弹的工作才正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1963年5月,由于预研工作成绩显著。法国政府决定在同一计划下研制地地(SSBS)和潜地(MSBS)两种系列的战略弹道导弹。这两种系列导弹的研制是同时  相似文献   

3.
美国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北极星潜地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只有北极星 A2比较顺利,而 A1 和 A3则在许多方面遇到了难题,如:水下发射、导弹底部加热、推力向量控制、弹体和弹头分离,鼻锥整流罩的抛弃和弹头的弹射等。这些难题带有一定的共  相似文献   

4.
苏联研制OTR-23导弹系统是为了替换SS-1C飞毛腿导弹;为集团军级的火力支援提供更高的精度和更大的射程。 80年代初OTR-23导弹系统开始在苏联陆军服役,1985年前后,该导弹部署在驻东德的苏联军队中。导弹发射车是一种新型的车辆,其底盘与运输车的底盘通用。  相似文献   

5.
苏联导弹的真实名称是个令人迷惑的问题。苏联很少公开使用它们导弹的真实名称。因此,西方情报部门就制定了自己对苏联导弹的命名体系。本文通过对西方采用的代号与已知的苏联代号进行对照,以求澄清这个问题。 50年代末,苏联开始在阅兵式上展示一些导弹,西方情报系统又通过其它渠道了解到苏联的另外一些导弹。60年代初,西方宇航出版物中开始出现一系列识别苏联导弹的代号,  相似文献   

6.
一、飞毛腿B导弹系统简介 飞毛腿是苏联5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战术地地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攻击机场、导弹发射场、指挥中心、兵力集结地、仓库等目标。它由飞毛腿导弹和地面设备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包括运输—起竖—发射车、大地测量车、指挥车、运弹车、电源车、推进剂加注车、综合测试车、消防车等车辆,其MAZ-543LTM自行轮式运输—起竖—发射车载带一枚导弹,公路最大行驶速度60公里/小时。 飞毛腿导弹有A型、B型、C型和D型四种型号。A型由于弹头小、射程近(180公  相似文献   

7.
美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研制战略固体导弹。已研制的地地导弹有民兵Ⅰ、Ⅱ、Ⅲ和MN 导弹。MX 导弹目前正进行飞行试验,首批10枚导弹将在1986年放在现有的民兵地下井服役。侏儒洲际导弹目前正处于方案选择阶段,估计1987年进入工程研制,1992年初步服役。潜地导弹有北极星 A1、A2、A3,海神 C3和三叉戟ⅠC4。三叉戟Ⅱ1984年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估计1989年初步服役。这些导弹的战术性能见表1,从表1中的战术性能可以看出民兵系列导弹直径不变,长度变化也不大。但是投掷重量却增加一倍,射程增加约2000公里;潜地导弹从北极星A1到 A3,外形尺寸基本不变,射程却增加  相似文献   

8.
潘兴Ⅱ导弹     
作为对付苏联部署SS-20机动中程弹道导弹的一项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正在计划研制和部署潘兴Ⅱ导弹。研制和预算 1958年美国开始研制潘兴导弹,1962年装备美国陆军,1964年把它部署在西欧,1969年改成潘兴IA。目前在欧洲有3个潘兴导弹营,共有108枚潘兴IA导弹服役。潘兴Ⅱ导弹于1974年开始研制,主要改进是提高精度。1978年开始加大射程,以对抗苏联的SS-20。1979年2月,潘兴Ⅱ进入为期56~57个月的全尺寸研制阶段。在此期间,打  相似文献   

9.
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苏联人就已进行一项范围很广的研究和研制计划,其目的是要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从潜艇发射弹道导弹的方案。当时苏联使用两种德国V-2弹道导弹的改进型号(后来称之为“COLEM”系列)进行试验。对于这一系  相似文献   

10.
苏联正在继续部署 SS-X-25导弹。该导弹是一种新的中等重量的三三级洲际导弹,预计明年年初具有初始作战能力。美国认为部署这种导弹违反1979年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条约的有关条款,因为这是苏联研制的第二种新的洲际弹道导弹。然而,苏联人则坚持说,研制这种导弹是合法的,因为这种导弹仅仅是六十年代中期研制的 SS-13“野人”导弹的改进型号。SS-X-25导弹是在去年下半年完成了一项可容纳60枚导弹的阵地建设计划之后开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导弹垂直发射阶段的分析,可以确定垂直发射方式应用于近程导弹的可能性.本报告研究了助推加速度、转弯开始时间、俯仰速率指令限值和推力矢量控制偏转指令限值等导弹参数对在最小的高度上作急转弯要求的影响.文章最后将采用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的性能与只采用气动力控制的类似导弹作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近程导弹来说,垂直发射是一种很有前途和很有吸引力的发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地(舰)空导弹运/贮/发射箱是六十年代才开始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导弹运输、贮存和发射通用的密封箱.箱式发射为从箱形容器  相似文献   

13.
海尔法导弹最初是美国洛克威尔公司为美国陆军研制的直升机载的超音速反坦克导弹。该导弹的方案论证工作始于70年代初,70年代中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80年代初开始小批量生产。此后,海尔法导弹经过了一系列改进,目前已日趋完善并开始向多用途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引言五十年代,美苏之间的冷战达到了最高潮。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研制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一一“宇宙神”,但是进展缓慢。当时美空军因急需获得大型导弹,所以决定着手研究新的导弹。1955年,马丁公司与空军签订了合同,负责设计和制造以“大力神”命名的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防务日报》一月四日报导:苏联正准备对新的固体推进剂机动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该导弹若不是洲际弹道导弹,就是SS—20导弹的中远程后续型号。发射地点拟在普列谢茨克飞行中心。苏联正在研制 SS-20和 SS-16机动导弹的后续型号。去年十月二十六日,苏联已在普列谢茨克开始试验新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第一代运载火箭是在洲际弹道导弹 R7上改进的,该导弹于1957年8月22日首次发射成功(图1)。有效载荷为3吨的火箭研制,开始于五十年代初,到1953年底,对提议的 REP 方案进行了审查,将有效载荷增加到5.5~6.0吨。在 R7火箭基础上,研制了一个带有空间试验卫星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7.
<正>在俄罗斯的核武库中,SS-18液体洲际导弹是世界上最大的导弹。苏联从1969年9月2日就开始研制这种洲际导弹,1975年12月30日开始装备部队。该导弹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进入新世纪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财政困难等原因使SS-18被不断延寿,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SS-18是否有升级换代产品?它的升级产品是什么样?——这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强盗(Apache)防区外发射武器全面研制工作预计投资20亿法郎(约合3亿美元),该导弹按计划于90年代中期开始交付。 强盗导弹的主承包商是马特拉公司,该公司早在1980年就开始自筹资金进行研制;主要的合作商是法国宇航公司。这两家公司以前曾为研制防区外发射武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初期的一些特点从五十年代后期第一个战略型号开始研制起,到六十年代中期,可以作为美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初期。美国的固体战略导弹,主要是海军的潜地弹道导弹系统和空军的洲际地地弹道导弹系统(见附录)。它们几乎是同时研制和平行发展的。潜地弹道导弹从北极星A1到A3,洲际弹道导弹从民兵Ⅰ到民兵Ⅱ,这是美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很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VT1导弹近况     
法国汤姆逊-CSF公司根据同法国宇航公司、MBB、欧洲导弹公司达成的一项协议,将把其VT1面空导弹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欧洲来.该近程导弹原先是由汤姆逊-CSF公司委托美国林-坦-沃特(LTV)公司生产,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