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欧战以后,各国民航事业大力发展,航空邮政服务同步进行,我国也深受影响引起重视,北洋政府邮政部门于1921年7月1日,首先开办了北京至济南的航空邮班。至于国际民用航邮,则在稍后才开办。不过早期的国际航邮,多为水陆空联运性质,我国与美国的航空邮运发展,也是水陆空混合邮递开始,发展至直接全程航邮,现将每个阶段的航邮服务情况,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2.
乔善勋 《大飞机》2021,(4):74-76
1980年代初,航空运输业在全国还属于明显的瓶颈产业.走在改革前沿的上海,对民航的需求十分强劲.当时的上海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速达20%. 但很快便发生了航空运力短缺的难题.缺少民航服务,中外旅客既进不来,也出不去,"乘机难"成为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PriceManagementImprovement1999年以来,尽管总局采取了控制运力,统一运价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客座率,增加收益,但航空运输企业仍然不能摆脱严峻的生产形势,旅客运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铁路、公路运输量节节攀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国民经济发展趋缓、消费需求不足的宏观影响,也有航空公司运力过剩、管理不善的因素。但从民航有关部门的价格管理的角度,我们认为,目前航空运输产品的价格已不能适应目前航空消费市场,成为制约航空运输发展的“瓶颈”。一、航空运价与市场运行之间的矛盾1.航空运价…  相似文献   

4.
区域航空市场作为民航运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于区域航空旅客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供需均衡理论,对我国区域航空市场客运运力供需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区域航空市场客运运力供需不均衡的结论,提出了我国区域航空市场客运运力供需均衡实现的4条途径,即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域优势的利用,区域航空枢纽的建设及航空公司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5.
云南航空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兀日,5年来,云南航空公司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33亿吨公里,1992-1996年年均增长24.420;旅客运输量954.81万人,年均增长24.84%;货邮运输量13.38万吨,年均增长26.63%。表1说明了以1992年为基数的这种增长。3项主要生产指标增长率均居全国各航空公司前列,以高于全国民航年均增长率的速度快速、健康地发展。一、充满生机的支线航空市场下面是笔者在版纳、大理和昭通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航站所见所闻的云南支线航空的情况。1.西双版纳航站版纳机场于80年代中开始筹建,1990年4月正式通航。机场…  相似文献   

6.
Self-improvementCrucialforAirlines回顾1998年,中国空运市场是满足了低位需求的“买方市场”。显然暂时得益的是广大的利用者,而肮空运输业却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今国空运市场1998年回顾回顾1998年中国空运市场:运输需求显现阶段性不足;运力供给呈现相对性过剩。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则是相对的。表现为:(1)客运量增长出现徘徊。民航客运量1980~1996曾有过年均16.1%的增长,最高是1995年增长率达28.3%。但是,1997年仅增长2.4%,1998年也仅增加1.5%。可见,客运量增长出现了徘徊的局面。(2)航空货运形势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功仕 《国际航空》2002,(10):22-22
加快我国航空货运发展,既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要求;既是国家的期盼,也是民航行业的责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航货运一直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年均增长率接近20%。……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航空》2008,(3):64-64
近期,美国低成本航空西南航空公司再次降低了今年的运力增长目标。2007年年底,美西南计划2008年公司的运力增长为8%。今年年初,该公司将运力增长削减为6%,现在又削减至4%-5%。美西南航空首席执行官加里·凯利称,美国经济增长放慢和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航空需求,再加上能源价格的高涨,势必影响西南航空今年运力投放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旅客运输在曲折中获得发展,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家社会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的拉动下,航空旅客运输获得持续高增长,1990年至2007年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15.8%。2007年我国民航旅客周转量继续居世界民航第2位,排美国民航之后。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5,(3):54-55
支线航空运输是民航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理配置运力、培育市场、促进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我国西部机场的布局、客流特点分析,支线航空运输应走一条低成本的发展之路。在成本和燃油消耗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产涡桨飞机是支线航空低成本运营的理想机型之一。西部支线航空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发展任重道远 (一)我国民航运输仍将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2.68亿人,“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1%。客运周转量占全行业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1%增至14.5%。民航“十二五”规划目标为2015年客运量4.5亿人次,年均增长11%,客运周转量占全行业比重增至16%。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公众航空需求不断提高,近10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各单位逐步认识到,民航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民航节能减排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岁末,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蒋祝平在向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做的民航工作报告中指出,民航体制改革十多年来,中国民航运输持续高速发展,发展速度为世界民航年均增长率的3.6倍,在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第12位。1993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2亿吨公里,为1978年的17.4倍,年均增长21%。客运量3480万人,为1978年的15倍,年均增长19.8%。目前国内航线已有550条,国际航线60条,分别比1978年增加400条和58条。 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民航将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省(区、市)局、航空站四级管理改为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以原有的6个民航管理局为基础分别组建6家骨干航空公司;将机场和航务管理分开,机场成为独立的企业单位,对所有航空公司开放,航务管理归属政府部门;成立  相似文献   

14.
本期发表了刘功仕同志的《发展与边缘化的我国民航国际货运》,我相信很多民航人和关心民航发展的人读后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该文以公开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揭示了以下事实:1.从市场份额看,1995年,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的份额还超过50%,但1996年市场份额下降了21.6个百分点,下降到了50%以下。自那时开始,份额逐年下降,2004年市场份额为28.6%,不到三成。9年来,中国民航企业在中国国际货运市场的份额年均下降4个百分点。2.从运输量看,2004年中国航空市场的国际货运吞吐量为213.1万吨,比1995年的35.2万吨增长6.1倍,年均增长2…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飞机融资的有关业务作一简要而略为全面的探讨,供决策机构及同行商榷。一、民航空运业未来发展预测及对飞机融资的需求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对航空客货运输提出了更大的需求。为了满足航空运输增长的需求,除改善管理、提高效率以增大运力以  相似文献   

16.
鉴于全球航空公司的复苏,1994年航空客运量增长5%,货运量增长12%,航空运输增长率好于海湾战争后的任何一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根据来自183个成员国的定期航班业务最初数据估计,1994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670亿吨公里,比1993年的2490亿吨公里提高了7%,其中包括国际、国内的旅客/行李运输和货物/邮政运输。值得称道的是,1994年较1993年增长了7%,是近几年来的最好年景。1993年较前一年增长3%,1992年较1991年增长了  相似文献   

17.
<正>从1978年起,美国政府逐步放松航空管制,增强市场机制作用,相继颁布航空业放松管制法、竞争促进法等,由此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航空市场时代到来。在强大市场力量推动和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美国航空市场进入空前繁荣期,1979—2013年均旅客运输量超过5亿人次。民航运输业表现出较强发展活力,如航空公司数量急剧增加,由1978年36家增至1984年234家,随后经过30年变动,到2013年航空客运公司稳定在54家;不同细分市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航空客运市场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用航空》2002,(12):24-28
2002年12月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航空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加入世贸组织,我们与国外同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提速、公路高速,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大背景下,深入调查研究航空运输市场,准确掌握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对政府宏观决策和航空运输企业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更加适应市场、不断开拓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在“旅客话民航”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中进行了航空客运市场结构抽样调查。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  相似文献   

19.
一、转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事业获得高速发展。不过总的来看,民航这十多年走的还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路子,主要是依靠不断增加投入,扩大运力投放,提高运价来发展生产,取得效益。这条发展路子在我国航空运输原来的基础差,起点低的条件下有其必然性,是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我国民航经过这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具体来说,一是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载运率看,1978年为66.4%,而1996年仅为59.2%,客座率1986年为78.l%,而…  相似文献   

20.
此木  白冬明 《大飞机》2023,(9):58-62
<正>民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内高高原机场的运营投入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高高原机场数量由2010年底的10个发展到2022年底的23个;如不考虑疫情的影响,截至2019年底,高高原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同比2010年的年均增速为8.9%,低于国内全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民航高高原运输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高高原机场的地理分布、航空公司的运力投放、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等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不能单凭一方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