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快速凝固粉末(RSP)Al-Li合金(RS863)的力学性能、强化机制和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加入1. 7% Li对Al-Mg-Si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用Li-v 模型阐述了Li使Al-Mg-Si合金时效下行为发生转变的机制:Li与空位优先结合,抑制了位错环的形成及Si, Mg 原子的扩散和聚集,从而推迟和限制了G.P.区的形成,因此, Al-Li-Mg-Si合金中δ'相是主要强化相,Mg2Si相只有经长时间的人工时效才能在基体中均匀析出。探讨了形变时效对Al-Li-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预变形显著提高了Al-Li-Mg-Si合金的时效硬化速率和峰值强度,同样变形60% 的Al-Li-Mg-Si合金与不含Li的合金相比,具有相近的强度和延伸率,但前者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弹性模量,因此,Al-Li-Mg-Si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l—Li合金真空除氢与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Al-Li合金氢含量高,易产生氢脆等问题,研究了真空除氢对1420Al-Li合金含H量和化学成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Al-0.6Mg-0.8Si-0.2Cr合金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i后,无针状Mg2Si相析出,而形成近球形AlLiSi相,δ’成为主要时效析出相。  相似文献   

5.
Cr,Al含量对铸造TiAl基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细晶组织的铸造TiAl基合金,在Ti-44Al(at-%)和Ti-48Al(at-%)两种Al含量的二元合金中添加了3Cr和6Cr(at-%)。结果表明,Cr对铸态α_2+γ合金的晶粒大小无明显的影响,但通过热处理可显著细化晶粒。对Ti-44Al-3Cr和Ti-48Al-3Cr合金分别采用1150℃、168h和1200℃、24h处理可取得最佳的细化晶粒效果,而且48Al合金热处理后可更容易获得细晶组织。Cr促进有序富Cr相β_2的形成,该相或者与片状α_2相共生,或者分布于γ相的晶界,阻碍γ相长大。Cr在β_2、γ_2和γ相中的溶解度依次减少,它主要取代γ和α_2相中的Ti,因而随着合金中Cr量增加,γ和α_2相中的Al/Ti比增加。Cr还促使γ相内形成孪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快速凝固粉末Al-Li合金的力学性能,强化机制和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7.
Ti—60合金时效处理时初生α相的长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Ti-5.6Al-4.8Sn-2Zr-1Mo-0.32Si-1Nd(wt%)高温钛合金(简称Ti-60)1010℃/2h-WQ,760℃/2h-AC热处理样品的分析表明,时效处理时,初生α相的晶界向β转变组织内部移动,形成弓出型晶界。淬火状态的相界以一列颗粒形式的残留物显示出来,残留物为富Si-Zr析出物。同时还观察到被残留物阻碍的位错。  相似文献   

8.
Ti—15—3合金时效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炉号的Ti-15-3(Ti-15V-3Cr-3Sn-3Al)合金时效温度、时间以及Al当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在500~540℃范围内拉伸强度与时效温度呈线性关系,平均斜率为-3MPa/℃。得出了强度与Al当量的线性方程式,推算出最佳Al含量为3.1%~3.3%。采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强度与塑性关系,并研究了冷加工对时效性能的影响。研究的达到1080MPa强度级别的520℃/10h/AC的时效制度具有满意的力学性能,并应用于制造飞机阻力伞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10.
焦成革  于桂复  张少卿  颜鸣皋 《航空学报》1994,15(12):1450-1455
研究了时效对快速凝固Al—3.2Li—1.2Mg—0.3Cu—0.2Zr合金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长时间时效达到接近峰值状态,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高温短时间时效达到峰值状态的综合性能。合金中主要强化相为δ'(Al3Li)相,Cu、Mg起固溶强化。合金中Zr主要以亚稳态的Al3Zr存在,并同时与δ'相形成(δ'/Al3Zr)相。文中讨论了影响合金塑性的因素,指出界面析出相是快速凝固Al—Li合金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光电子能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系统研究了快速凝固纯铝粉末及高强Al-7.52n-2.0Mg-2.0Cu,高温Al-4Mn-4Ni-0.6Mg-0.6Zr和超轻Al-3.2Li-1.1Mg-0.3Cu-0.2Zr合金粉末表面结构及氧化层厚度和组成,探讨了合金元素,粉末尺寸及储存条件对粉末表面结构及氧化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预变形对铝锂合金强度和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陈诗荪 《航空学报》1997,18(3):379-381
研究了时效前预变形对铝锂合金强度和韧性的影响,分析了时效前的预变形使冲压体件强度和塑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铝锂合金2090与时效处理相匹配的最佳预变形量为5%~10%;而对于Mg/Cu=0.4的8090,其预变形量以6%~8%为佳;对于Mg/Cu=0.8的8090,其预变形量以2%~6%为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掺杂合金元素Al的Cr-20Nb合金,研究Al对Cr-20Nb合金在1100℃和1200℃下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Al能促进Cr-20Nb合金氧化时生成AlNbO4复合型氧化物,该复合型氧化物能有效抑制Cr2O3,的挥发反应,从而改善Cr2O3,氧化层的致密性,并提高氧化膜的粘附性,导致合金抗氧化性显著提高。不同Al含量的Cr-20Nb合金氧化增重均近似于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GH4099合金基体上制备了热障涂层,并进行了1050℃恒温氧化试验,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检测手段,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结构及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APS)热障涂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黏结层被氧化生成热生长氧化物(TGO)。但长时间氧化后,在与TGO毗邻的金属黏结层中产生了范围较窄但浓度变化较大的贫Al带,TGO层出现保护性Al2O3向非保护性混合氧化物转变的现象,导致致密Al2O3层的连续性被破坏,TGO厚度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5.
纯镁和镁锂合金在中性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纯Mg和Mg-Li合金在中性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利用XRD测试了腐蚀前后纯Mg和Mg-Li合金表面的组成成分,并用失重法测试了腐蚀速率。结果表明:腐蚀初期,纯Mg的腐蚀电流小于Mg-Li合金,纯Mg的腐蚀电位高于Mg-Li合金,纯Mg的电化学反应电阻大于Mg-Li合金。经过24h腐蚀后,纯Mg的腐蚀速率大于Mg-Li合金,且两者腐蚀形貌不同,纯Mg的腐蚀坑大而深,蚀坑数量少;Mg-Li合金的腐蚀坑小而浅,蚀坑数量多并且表面变黑。纯Mg的腐蚀产物主要为Mg(OH)2,Mg-Li合金的腐蚀产物主要为Mg(OH)2,LiOH,MgLi,Mg3Li7,Al2O3。  相似文献   

16.
利用OLYMPUS GX71金相显微镜及EDS对Al-15%Mg热压烧结样品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与成分分析,探讨烧结过程中组织演变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热压烧结过程中两种粉体发生互扩散,首先在Mg颗粒边缘形成γ(Al12Mg17)相,而后随扩散的进行γ相转变为β(Al3Mg2)相,Mg颗粒由外向内不断的形成γ相,而后不断的转变为β相,直到全部生成β相。随温度的降低,β相会以极其细小的颗粒形式析出;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方法在420℃,150Mpa下保压3—4h进行固相烧结获得密度低于2.5g/cm^3致密度达98%以上的Al—15%Mg合金。  相似文献   

17.
 GH220/Ti-N/CoCrAlTaY/Al三层复合防护涂层经扩散退火后,各层间结合较好,Ti-N组织稳定,Al全部扩散进入CoCrAlTaY内部,形成β-CoAl相。1000℃时效试验发现,Al内扩散导致CoCrAlTaY分层,形成7个亚层(不包括氧化膜及Ti-N膜),其中包括3个富Ta层、2个高Al及2个正常CoCrAlTaY层。各亚层间界面随时效时间延长而趋于平直、连续、完整。在一些亚层内侧观察到Kirkendal空穴,其形成与元素的外扩散有关。分析了GH220/Ti-N界面扩散区的形成原因,建立了富Ta层形成模型。  相似文献   

18.
熔体热历史对快凝铝铁基合金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绍康  汤亚力  沈宁福  胡汉起 《航空学报》1994,15(11):1395-1397
 研究合金熔体热历史对快凝Al一Fe基合金显微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体温度为1250~1350℃,保温时间为10min的热历史条件下,快凝显微组织中可得到在过饱和固溶体a-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20~40nm的bccAl12(Fe,V)Si弥散相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