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龙 《国际太空》1999,(8):27-27
1999年5月27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行是航天飞机第94次发射,其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便携式计算机、通信设备等仪器以及未来航天员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维修空间站受损及失灵的设备,通过太空行走在空间站上安装美俄制造的两个支架...  相似文献   

2.
<正>8月17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完成了一次历时7小时34分钟的太空行走。其间,除完成预定的例行维修和设备安装任务外,他们还释放了5颗小卫星。这是国际空间站自1998年开始组建以来的第  相似文献   

3.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183;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183;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  相似文献   

5.
正航天员牺牲事件(下)上升爆炸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第10次飞行任务,即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任务代号STS-33。7名航天员分别为:前排自左至右,驾驶员迈克·史密斯、指令长弗朗西斯·斯科比、任务专家罗纳德·麦克奈尔;后排自左至右,任务专家埃里森·奥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4月25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共同迎来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0岁生日。这个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巨大变化的近地轨道望远镜,其所以能够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是与航天飞机多次载人上天在太空对其进行维修密不可分的。尤其是2009年5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载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对哈勃望远镜的第五次维修任务,才使它"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7.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所要做的工作。航天员有时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比如对空间站外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对象是舱外的电子器件和机械部件。舱外维修时,航天员需要穿好航天服,然后打开气闸舱舱门,系上安全绳。气闸舱有内外两层闸门,及时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7个国家的57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其中有6名女航天员执行过5次太空任务,还有多名女航天员同时参加过任务。她们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创造了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9.
在轨维修是维持空间站在太空特殊环境安全运行的必要手段,太空特殊环境和空间站结构特点决定了空间站在轨维修任务的复杂度。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关系到空间站维修方案的优化、维修计划的制定、货运飞船的安排、航天员培训和空间站可维修性设计。然而,针对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的评价研究较少。因此,提出了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的概念,考虑了维修固有复杂度和外部影响因子2个方面,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了复杂度评估模型。固有复杂度包括维修操作逻辑、维修动作规模、维修人机界面和维修操作知识,并借助信息熵完成以上4个方面的量化;外部影响因子包括操作空间、有无维修工具、时间压力、视觉遮挡和航天服影响,并利用分级打分制予以量化。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地面模拟舱开展了12类产品维修验证试验,采集了受试者的维修动作及时间。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产品的维修耗时(相关系数为0.82),并能较为合理地对空间站在轨维修操作复杂度进行量化分级。为在轨维修的开展、维修方案的评价、航天员乘组训练与安排和空间站设计更改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辛航 《国际太空》2000,(11):15-17
□□ 9月 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8时 4 5分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 2 2次飞行 ,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 99次飞行。阿特兰蒂斯号此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品并从事一些组装工作。这次航天飞机上共搭载了 7名航天员 ,其中 5名是美国航天员 ,两名是俄罗斯航天员。 5名美国航天员中有 1位名叫爱德华·卢的美藉华人 (其中文名字叫卢杰 )。这些航天员至少要花 5天时间 ,提前为 1 0月31日抵达的首次长期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同伴们做好一切准备。此次整个飞…  相似文献   

11.
宗河 《国际太空》2009,(8):31-36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1日14:01(北京时间5月12日02:01),载有7名航天员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任务是对“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进行最后一次维修升级,使其探测能力增强70倍,工作寿命延长到2014年。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126次飞行,也是阿特兰蒂斯号第30次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月6日,美宇航局发布消息,航天员约翰·杨去世,享年87岁。杨曾两次飞往月球,并在"阿波罗16"任务中登月。他参加了航天飞机首次飞行任务。在"双子座"、"阿波罗"和航天飞机计划中6次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是首个六飞太空的航天员,也是唯一历经上述三个计划的航天员。他在美宇航局工作了42年,1974年到1987年担任美宇航局飞行员团队负责人,管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女航天员佩姬·安妮特·惠特森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50批长期考察组任务期间,于2017年3月30日和同伴进行了舱外活动,这次历时6小时30分钟的舱外活动完成后,她创造了两项女航天员舱外活动新的世界纪录:舱外活动次数8次,超过了美国女航天员苏尼特·威廉斯保持的7次舱外活动记录;舱外活动累计时间达到53小时22分钟,超过了苏尼特·威廉斯保持的50小时40分钟记录。同时,佩姬·惠特森还创造了57岁年龄最高女航天员太空飞行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4月12日至2003年2月1日,美国共有5架航天飞机发射了113次,共载671人次航天员到太空飞行。美国五架航天飞机首航依次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哥伦比亚号飞行28次,共载160人次航天员上天。2003年2月1日在完成16天的太空飞行任务返航中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罹难。挑战者号飞行10次,共载60人次航天员上天。1986年1月28日在进行第10次飞行时,发射升空73秒爆炸失事,7名航天员遇难。发现号飞行30次,共载177人次航天员上天。2005年7月26日载7名航天员复航,这是发现号的第31次飞行。阿特兰蒂斯号飞行26次,共载…  相似文献   

15.
马爱军  刘巍 《国际太空》2012,(10):33-41
自从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飞船,成为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航天员至今已过去40多年,舱外活动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并已成为载人航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中性浮力训练设施在舱外活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美国、苏联/俄罗斯40来年的载人航天实践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正>“载人龙”飞船成功发射3月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CrewDragon)搭乘猎鹰-9(Falcon-9)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本次任务代号为乘组-6(Crew-6),该飞船为第4次使用。搭载的4名乘员,分别为:美国航天员史蒂芬·鲍文(Stephen Bowen)、沃伦·霍伯格(Warren Hoburg),阿联酋航天员苏丹·阿尔内亚迪(Sultan AlNeyadi)和俄罗斯航天员安德烈·费佳耶夫(Andrey Fedyaev)。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又将有三名贡献卓越的航天员加入到美国航天员名人堂,他们分别是:曾参与展开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查尔斯·博尔登,参加过第四及最后一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测试飞行的亨利·赫斯菲特以及指挥第一次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布鲁斯特·肖。美国航天员名人堂于1990年成立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蒂图斯维尔,隶属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它多年来以其独特的方式记载了人类太空飞行的历史并且展示了大量的航天员的私人珍藏。自名人堂成立至今,已有80多位航天员相继加入,这其中包括: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阿姆斯特朗;第一位登上太空的美国女航天员萨丽·赖德,她同时也是第一位被收入美国航天员名人堂的女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21日,美国航天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二世去世。他1966年成为美宇航局的一名航天员,执行过两次航天飞行任务。1984年他在航天飞机STS-41B飞行中完成人类首次无系绳太空行走。1990年,他再次乘航天飞机升空,与其他同事一起部署了哈勃空间望远镜。"阿波罗11"登月时,他担任航天员月面行走时的任务控制通信员,还参与过"阿波罗14"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佩斯凯向中国航天员同行发来问候视频。佩斯凯在视频中赞扬了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祝愿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友谊之树常青。此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之间的约定,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向即将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同行录制了问候视频,表达了今后与欧洲航天员一道飞行的愿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5,(4):2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28日3点42分,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6M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第43和第44考察队任务。8小时后,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其中的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执行为期一年的任务,研究人体在长期太空飞行受到的影响,为火星之旅等深空探测任务做准备。凯利还肩负另一项"双胞胎任务",他和留在地面的同卵双胞胎弟弟航天员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