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一三厂为更好地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军工技术转向民用的方针,近年来,先后研制成具有八十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的QF-1型抽气式气流纺纱机(左上),先进的冰箱压缩机(左中),适用于化纤、石油、医药、食品、建筑、煤炭等行业的曲杆泵系列(左下),高效的RNJ-240热能去毛刺机(下),航机陆用调节装置,汽车节油器等民用产品,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动机模拟过渡态吹风试验是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模拟过渡态出口流场特性的有效方法,试验中为精确控制进气道出口流量,需对抽气压力进行自动调节。提出采用具有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且能缩短系统进入稳态时间等特点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来实现抽气压力的自动调节。与常规PID控制器的对比验证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能快速响应气流流量变化,抽气压力控制精度高、控制品质良好。自动调压控制系统很好地满足了航空发动机全尺寸进气道模拟过渡态吹风试验的需求,成功获取了发动机起动和加减速过程中进气道的流量特性、总压恢复特性和畸变特性,为发动机起动和加减速控制规律的制定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流温度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测温元件的热辐射和热传导损失等因素在测量高速、高温气流温度时,影响测量准确度。本文介绍的双屏蔽抽气式热电偶具有独特的优点,热辐射和热传导的影响很小,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总温恢复系数是定值,与气流速度无关。在确定热电偶热辐射修正试验中可以作为测定气流总温的参考受感器,在航空发动机试验中也有不少场合采用该型受感器。  相似文献   

4.
何中伟 《推进技术》1990,11(2):35-39,65,78
本文在一定的附面层条件下,研究了二元收-扩通道内强激波 M_(U.B.m)为1.68~1.74下的激波与壁面紊流附面层干扰区内的气流动态畸变控制技术,包括抽气缝槽结构,缝槽位置等对干扰区下游动态畸变的影响,并对通道扩张段出口气流的紊流度分布剖面上典型站的总压信号作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和压力时间历程作了分析.实验的结果表明,通过对干扰区内激波诱导分离流抽吸,在抽气量为W_(bT)/W_m=2.8~3.5%下,可以很有效地改善干扰区下游气流的动态畸变.  相似文献   

5.
林麒  郭荣伟 《航空学报》1989,10(1):35-40
 本文给出了来流攻角为30°和40°、进口带分离区的方转圆截面S弯扩压管道内进行抽气形式的有源涡控的气流特性。研究表明,随涡控抽气量增加,旋流明显减小,当抽气量足够大时,整体涡基本被消除;出口平均总压损失下降;总压畸变减小;管道出口流量增大。因此,抽气形式的有源涡控是抑制旋流、减少出口总压平均损失、改善S弯进气道出口流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从1977年开始,在某环管燃烧室上开展了对抽气控制旋涡式短突扩扩压器(简称抽气短突扩)的冷吹风试验研究。采用双壁抽气控制旋涡,进行了有关几何尺寸和气动参数对扩压器性能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研究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选取性能较好的一种结构方案,考察采用抽气短突扩的燃烧室的主要性能,以及抽气方式和抽气量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燃烧效率、排气污染和冒烟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型差压装置--内文丘里管的结构、测量原理、技术性能;根据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建立了计算酸气流量的数学模型,并将内文丘里管流量计成功地应用于酸气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 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以气流温度测量原理为基础,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方法,分析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的现场校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场校准的基础上,通过在校台用航空发动机上安装精密抽气式热电偶组,对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涡轮出口总温测控系统进行在线校准的方法,同时给出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液体射流喷入横向气流混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液体射流在横向亚声气流中的液雾混合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对液体射流在横向亚声气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综述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液体射流在横向气流中雾化破碎;液体射流的穿透深度;液雾在横向气流中的散布和输运。大部分研究工作是针对单个直射式液体射流喷入均匀横向气流中的,也有研究考察了燃油脉动、气流不均匀或者旋转气流条件下射流在横向气流中的混合特性,然而对多喷射点或气动雾化直射式喷嘴形成的液雾在横向气流中的混合特性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最后对液体射流在横向气流中的国内外试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概括,并且以先进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中的雾化方式为背景,提出了液体横向射流混合特性研究应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液体射流喷入横向气流混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低污染燃烧技术的发展,液体射流在横向亚声气流中的液雾混合特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对液体射流在横向亚声气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综述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液体射流在横向气流中雾化破碎;液体射流的穿透深度;液雾在横向气流中的散布和输运。大部分研究工作是针对单个直射式液体射流喷入均匀横向气流中的,也有研究考察了燃油脉动、气流不均匀或者旋转气流条件下射流在横向气流中的混合特性,然而对多喷射点或气动雾化直射式喷嘴形成的液雾在横向气流中的混合特性的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最后对液体射流在横向气流中的国内外试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概括,并且以先进航空发动机低排放燃烧室中的雾化方式为背景,提出了液体横向射流混合特性研究应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据下载式电子探空仪系统方案,该方案采用GPS芯片一体化、微处理器和数字传输以及先进的自动回收装置等技术,探空仪可多次重复使用,整个系统无需复杂的发射、接收设备,既避免了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系统工作不稳定问题,又使地面设备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静叶吸气对某轴流压气机裕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Numeca CFD对某大弯度叶栅和某轴流压气机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为减小由于边界层分离而带来的损失,拓宽稳定工作范围,提出叶片吸力面表面开缝抽气方案.综合研究开缝位置、开缝长度、及吸气量大小对流动分离结构和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静子叶片上边界层抽气引出分离区域的低能量气流,可以明显的改善气动性能,分离得到很好的抑制,稳定工作裕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GPS技术的数据下载式探空仪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据下载式电子探空仪系统方案.该方案采用GPS芯片一体化、微处理器和数字传输以及先进的自动回收装置等技术,探空仪可多次重复使用,整个系统无需复杂的发射、接收设备,既避免了由于电磁干扰引起的系统工作不稳定问题,又使地面设备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型热工自动检定仪面世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成功的RZJ-2,RZJ-2A型热工自动检定仪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该检定仪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军工、轻工等部门的检测设备。它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控制,可自动控...  相似文献   

16.
槽壁试验段低超声速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丛成华  彭强  王海锋 《航空学报》2010,31(12):2302-2308
 在跨声速风洞中通过开槽和抽气可以建立低超声速流场,由于槽壁试验段设计参数多,流场结构复杂,为提高设计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对槽壁试验段低超声速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槽壁试验段的一般设计准则进行了气动设计,给出了槽壁尺寸和不同马赫数所对应的抽气量。基于设计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对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通过抽气可以建立均匀的低超声速流场,抽气量对试验段马赫数均匀区长度有较大影响;随后对不同气动外形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抽气口位置、壁板厚度、驻室容积、开闭比及槽壁外形等对试验段的气流质量有影响,开闭比和槽型的影响尤为显著;最后对槽壁的通流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槽型对试验段流场影响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用于民航温度控制器测试的新型装置,这种装置采用喷射引射式半闭路气流循环方式实现,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调节灵活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在常规轴单涵道压气机试验器上开展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与高压压气机(HPC)匹配性能试验,根据匹配试验环境下的外涵气流和HPC级间气流的特点,提出采用大流量、低压损的抽气系统和直排大气的放气系统分别对外涵流量和HPC级间引气流量进行调节,实现对匹配涵道比和HPC级间引气率的有效控制。试验验证表明:在匹配试验件外涵流道出口机匣上沿周向开设的多个排气孔能间接实现外涵全环排气,但外涵集气装置是制约外涵排气能力的主要瓶颈,其气动性能可采用极限流量和总压损失影响因子描述;优化外涵集气与测量装置、降低外涵抽气背压,是提高外涵排气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韩万龙  颜培刚  韩万金  何玉荣 《推进技术》2015,36(12):1809-1816
为了开发先进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低速风力涡轮,采用涡扇发动机喷管引射技术设计了双涵道风力涡轮,以新型低速引射式风力涡轮的引射混合器为研究对象,采用CFX商用软件基于RANS方程和k-Epsilon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涡轮出口气流角对风力引射器混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涡轮出口气流与轴向夹角由0°增至30°,引起了波瓣后侧流向涡量迁移,最大正交涡量降低了1/3,波瓣内侧中部分离对涡与槽道吸力侧分离区汇合,风力引射器内流道总压损失从2.4%增大至5%,此夹角大于10°时外流场对称结构消失并失稳。  相似文献   

20.
消息与动态     
电瓶充电自动控制器革新成功三二○厂革新成功具有先进水平的电瓶充电自动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可用于一切不具备自动充电设备的单相或三相固定整流式的充电机充电。特点是,电路简单,体积小,造价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