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6月,美国将发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对月球进行为期1年的考察。1概述21世纪,月球探测的新一轮热潮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再次兴起,目标以探测月球资源,试验探测技术,为月球能源与资源的开发作准备为主。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公布了1040亿美元预算的重返月球计划,  相似文献   

2.
国外载人登月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载人登月成为世界航天界的新热点,也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总部公布了“太空探索新构想”,其中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随后两年,NASA先后出台了重返月球计划、星座计划等,并逐步细化这些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开始研制并不断改进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飞船等系统。俄罗斯不甘落后,  相似文献   

3.
一林 《国际太空》2006,(3):25-29
1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回顾 进入21世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调整了它的火星探测计划.按照火星发射窗口每隔26个月一次的机会,NASA在21世纪头10年中安排了5次火星探测任务,每2年1次,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1 概述 行星际因特网(IPN)是美国根据深空探测的需求提出来的研究热点.在20世纪末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资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进行IPN计划的研究,在21世纪初IPN转而由JPL牵头的IPN架构核心团队和一些大学、因特网协会下属的IPN专门兴趣组(IPNSIG)及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等组织和机构,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沈夫 《飞碟探索》2003,(2):18-18
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建造几百个在太空飞行的“综合行星”,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昨天公布的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虚拟行星实验室最近开始进行这项为期5年的项目。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威基·迈道介绍,美国航空航天局预计在下一个10年发射一个名叫“类地行星发现者”飞船,以希望发现类地行星和生命。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员不知道飞船到底要寻找什么。因为要想让飞船寻找生命就必须在飞船上安装地球生命信号程序,而其他类地行星上的生命形式不一定与地球相同,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想通过虚拟行星计划来寻找太空中的生命信号。具体建造…  相似文献   

6.
合作还是单干?前不久 ,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文件 ,内容包括对下世纪初人类开发宇宙空间的前景介绍。根据起草者的计划 ,第一个人类的空间居住区将会于2017年前在月球上建立。10年之后 ,还会将其建至火星。其发展步骤如下所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在近地轨道上建立大型轨道空间站 ,用以逐步积累迄今为止美国宇航员还很缺乏的远距离飞行的经验。此外 ,从根本上改变未来宇宙飞船的开发途径 ,其明显的特征是从火星或是它的卫星上取材 ,加工成推进系统的燃料。在载人飞行之前 ,首先要把自动化加工场发送到那些拥有原料…  相似文献   

7.
1美国空间采购计划预算申请□□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与太空和导弹防御有关的2008年预算申请遭到了批评。不过,这些批评更多的是从党派利益的角度分析预算内容,若从整体看,预算申请还算是合理的。在2008年预算申请中,有关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非保密的空军空间计划的申请有明显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全面评审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并依据评审结果确定了美国21世纪载人航天新战略,给出了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新型激光通信设备成功地从"国际空间站"(ISS)向地球传送了一段高清视频,此举将有助于极大提升未来深空任务的通信传输速率。回顾21世纪以来空间激光通信领域整体发展情况,欧洲和日本频繁开展多项演示和试验计划,俄罗斯也在2012年首次实现了"国际空间站"到地面的星地激光通信试验,而美国在演示试验方面稍显沉寂。自2013年底开始,美国开展多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最长通信距离近  相似文献   

10.
晓月 《国际太空》2006,(1):19-19
美国SpaceDev公司宣布,将建造一种类似航天飞机的、能把游客和航天员送人轨道的新型太空飞船,取名为“追梦者”,它将在美国航空航天局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HL-20飞船的基础之上开发。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18-2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率团访中国。博尔登此行主要目的是就落实中美两国2009年11月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有关内容,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太空探索方面与中方进行交流。博尔登的此次访问是在2009年11月奥巴马访问中国时宣布的,博尔登也成为继迈克尔·格里芬之后第2位到访中国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应博尔登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计划在2010年适当时候访问美国。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凯伊·戴维森曾披露美军曾打算在月球上引爆一颗原子弹。接着,曼哈顿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又在最近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了更大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欲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结合美国军方现在的举动,相信媒体曝光的不仅仅是历史。1961年5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把人类送上月球,又能让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8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把人类的…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0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发布了《火星之旅:开拓太空探索新篇章》报告(以下简称《火星之旅》报告),全文35页,概要介绍了美国分3个阶段实施载人火星探索系列任务的规划,重申将在21世纪30年代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终极目标。NASA规划载人火星探索活动已有数十年时间,此番报告的发布是最新举措,意在向公众和国际社会“传达其探索策略并分享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太空武器已成为现代国家谋求未来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工具。虽然目前尚无一个国家拥有真正的天军。但我们相信,在21世纪初将有可能出现第一支天军。美国在这方面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对女航天员的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从1961-1978年,即从"水星"13名女航天员试选到美国第一批女航天员的正式选出,这一阶段称为"保守期";第二阶段从1978-1999年,即从第一批女航天员的选出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第一次让妇女担任航天飞机指令长,这一阶段称为"开放期";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阶段可称为"成熟期"。  相似文献   

16.
任秋凌 《飞碟探索》2013,(11):45-45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款名为“TextureCam”的智能照相机,不仅能够给外星球上的岩石拍照,还能对照片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机器人身上,美国航空航天局有望安装TextureCam,使其扮演大脑的角色,让机器人具备自行做出决定的能力。“好奇”号火星车虽然得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现,但这辆火星车在设计上并没有完全达到让科学家满意的程度,它是一辆没有“大脑”的火星车。在每个火星日的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需要向“好奇”号传输工作议程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朱鲁青 《国际太空》2011,(11):27-33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称,已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于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9月23日坠入地球大气层。该卫星国际编号为1991—063B,已于2005年报废。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5月23日提名退役航天员查尔斯·博尔登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同时还提名他在竞选总统期间的太空事务顾问洛里·加弗担任常务副局长。如果美国参议院通过该提名,博尔登将成为NASA首位非裔局长,同时也是历史上第2位航天员出身的局长(第1位航天员出身的NASA局长是第8任局长理查·楚利,  相似文献   

19.
在两度推迟之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月19日14:00(北京时间20日03:00),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线"(New Horizons)冥王星探测器,终于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由美国洛马公司的宇宙神-5重型运载火箭(前所未有的捆绑了5个固体助推器)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任务名称是阿波罗计划,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阿波罗计划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