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机场吞吐量的预测目前最主要的是根据机场项目新、改扩建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目前,对于新建机场而言,由于缺乏大量的航空需求历史数据,大部分机场在进行旅客吞吐量的预测时普遍采用三种方法:1.先确定一个基年的潜在旅客吞吐量,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环渤海地区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变化趋势作了量化分析,采用回归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法对该地区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进行了总量预测,采用MNL模型确定旅客在进行机场选择决策时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评估各机场影响旅客选择决策时各项因素的整体差异,计算各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担率及旅客吞吐量预测值。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世界排名前100家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扭转了2008、2009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达到30亿人次。前150家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5.1亿人次,比2009年增长6%。据世界机场协会(ACI)报告,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年得以持续。一、从排名前10名机场情况看发展前10家机场依次为亚特兰大哈茨菲  相似文献   

4.
李强 《国际航空》2011,(3):57-59
2010年,全国投入运行的175个运输机场共保障进出港航班239.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2.67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5.8%.上海"两场"和广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首次超过7000和4000万人次,较好地完成了世博和亚运的航空运输保障任务;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机场综合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我国机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国民航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至2005年末,我国民航机场数量达到145个,2005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2.8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33万吨;自2000年以来五年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6%和15%,已发展成为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民航大国。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即使在井喷式增长的2004年,盈利和收支平衡的机场也只有43个,占机场总数的32%,其余机场则全部亏损;而在2001年,民航机场的亏损面更高达89%。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航空运输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区域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高磊 《江苏航空》2003,(4):34-36
新建机场,需要对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以确定机场的建设规模,避免投资失误;正在运营的机场,需要通过对旅客吞吐量的预测,合理、科学地制订年度计划和中短期发展规划;航空公司关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发展趋势,以便制订有效的航线航班计划。本文通过分析1980年至2001年南京机场旅客吞吐量数据和江苏省有关经济指标数据的相关特性,建立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模型,通过检验,可以用于预测南京机场未来1~5年的年度及月度旅客吞吐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区域单一枢纽格局被打破,区域性枢纽和次枢纽逐渐形成,进而产生区域多机场系统。对影响旅客在区域多机场系统中选择机场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上海、杭州为中心的区域多机场系统为例,根据旅客选择机场的偏好,确定了三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机场的航班状况、航空运输票价水平和机场服务质量,运用多项式logit(MNL)模型对区域多机场系统中各机场分担率,以及相应旅客吞吐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未来机场预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用机场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用机场建设概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民用机场建设也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1990年,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042万人,1997车就达到1.11亿人次。预测2000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亿人次。1990年,找国民航机场飞机运行仅为36万架次,1997年达到140万架次。预测200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运行总架次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面对这样的发展速度,客观上要求民用机场的建设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近20年来,我国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机场,使机场布局更趋合理,机场容量显著扩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了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检验及与BP神经网络等方法的预测结果比较,证明应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具备可行性,同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     
首都机场1月旅客吞吐量增长12%PassengerHandledbyBeijingCapitalAirportup12%inJan.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表示,1月份机场旅客吞吐量较上年增长12%,至248.17万人次,原因主要受春节黄金周的旅游旺季带动。1月首都机场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港澳航线增长37%,国际航线亦扭转过去数月的跌势,增长0.2%,飞机起降架次上升14.3%,至2.35万架次,货物吞吐量则跌5%,至4.2万吨。威海广泰空港设备公司新产品通过技术鉴定NewProductofWeihaiGuangtaiAirportEquipmentGotTechnologicalAppraisal2004年2月26日,民航总局机场司组织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1.
亚太航空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中东地区的迪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430万人次,明显超过预期的3300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9.2%。若迪拜机场继续按此速度增长,预计其2008年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4000万人次,且其规模将一举  相似文献   

12.
赵俊峰 《民航科技》2004,(5):79-80,92
西安是我国的西部重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枢纽机场,是西安的窗口和形象。机场原有的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只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万人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机场旅客吞吐量以每年10%-15%比率增长,预测到2010年旅客机场年吞吐量将达到750万人次,机场急需扩建航站楼和配套设施,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西安  相似文献   

13.
5月27日,山西运城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开门迎客。此次新航站楼扩建工程是按照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高峰小时875人次、货邮吞吐量8000吨的需求进行建设的。航站楼的投入使用,将更好地满足运城以及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05年通航以来,运城机场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已经开通了15条航线,通达全国17个城市。年旅客吞吐量从开航当年的6.7万人次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机场旅客吞吐量是机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指标,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对其进行预测。灰色模型由于需要的原始数据较少,精度较高等优点,能满足预测的要求。探索灰色模型在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机场企业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讨论了灰色模型GM(1,1)及其改进模型在机场旅客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提出了适合普通周及特殊周机场旅客吞吐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北京首都机场在我国机场行业内无论是公司规模还是年吞吐量都位于前列,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都机场从1993年开始加速发展,旅客吞吐量在一举突破1000万人次后,年旅客吞吐量呈现高速攀升态势,2004年到2005年旅客吞吐量更是从3000万人次飙升至4000万人次。已经破土动工的三  相似文献   

16.
在宏观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各大机场生产指标总体呈现较高增长态势,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迈阿密国际机场的吞吐能力永远大于迅速增长的客货流量和保持该机场作为美国航空枢纽的地位,耗资40亿美元历时12年的迈阿密国际机场的发展计划已进行了4年时间。迈阿密国际机场的吞吐量,特别是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令人吃惊,该机场不仅是北美、南美和中美地区一个大的商用航空枢纽,而且还是欧洲和南美航空运输的必经之路。在过去的几年,南美已经成为世界上商用航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这样,迈阿密国际机场就成了国际客货运输的中心。1995年,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3320万人次,成为世界上第九和美国第六最繁忙的机场。该机场1995年的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长10.4%,达1450万人次,成为国际客流量仅次于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机场。  相似文献   

18.
<正>一、机场地面加油站发展现状民用机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为飞机服务的配餐、摆渡、加油、消防等特种车辆。要保证它们正常、持续运行,机场隔离区地面加油站是不可或缺的保障设施。截至2013年底,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93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90个,旅客吞吐量保持了11%的增长。所有通航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以上的61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 000万人次以上的24个。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机场保障、服务的消防、摆渡、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集中了国内绝大多数高原机场。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西部旅游热潮的兴起,高原机场的建设将推动高原地区航空运输的发展。因此,研究未来高原机场旅客吞吐量规模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法,着重对2020年高原机场旅客吞吐量进行预测,并探讨运量增长对高原型飞机需求的影响,对我国航空运输在高原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我国高原机场现状根据中国民航局文件《航空承运人高原机场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迅速增长,吞吐量超过千万的机场已经达21个,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场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提高机场运营管理效率及充分利用旅客带来的非航效益,一些大型机场开始进行管理方式的转变与探索.而机场非航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机场转型的关键.文章在回顾了管理型机场的发展与总结国内外典型机场非航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机场非航业务发展的可行路径,以期为我国机场转型中非航业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