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部质量技术司和部精密加工技术交流站于1984年11月11日在京联合召开CM2.5陀螺马达技术交流会。十五个单位二十七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了十三篇论文。 这是我部第一次陀螺马达工艺技术的交流会。着重交流了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轴承工艺、润滑脂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借以提高陀螺马达的寿命和可靠性。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部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工委惯导情报网激光陀螺专业组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在青岛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环形激光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共有十五个单位三十五名代表,国防科大高伯龙教授,航天部十二所顾问朱起鹤教授等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收到二十五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廿二名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会上,同志们就国外  相似文献   

3.
航天部工艺控制技术交流站成立大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成都地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部属院、局、基地的厂、所、站和哈工大的代表共六十二人。会议由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四日至十七日,航天部热处理技术交流站在京召开了成立大会。程连昌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质量技术司于云步司长也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5.
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由航天部第十一研究所主办,于1986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成都召开。 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传儒同志主持,劳动人事部付部长李伯勇同志及四川航天局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航天部十一所、上海航天局、国防科大等十九个单位84名代表。  相似文献   

6.
航空航天部一院12所于1989年1月31日在北京对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程样机进行了阶段评审。由部总师梁思礼研究员任评委主任,北航张维叙副教授为副主任。与会四十余人。会议认为12所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程样机在国内属开创性的;工程样机阶段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激光陀螺的实用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中国宇航学会战术导弹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2日至6日在威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航天部、航空部、海军、空军、炮兵、北航、南航、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30多个单位的专家、教授、代表共60余人,刘从军主任委员致  相似文献   

8.
航天部遥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1986年8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总体设计部、遥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单位、上海航天局等十五个单位、廿多名代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遥测技术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使用人员,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9.
光纤陀螺中保偏光纤环因受辐射影响使其损耗增加,从而影响到光纤陀螺的精度,限制光纤陀螺在空间应用.对光退色现象从理论和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光退色能够大幅度地降低保偏光纤的辐射损耗,增强保偏光纤的抗辐射性能,从而提高光纤陀螺的抗辐射性能.最后提出了利用光退色来提高光纤陀螺主动抗辐射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光纤陀螺光学系统的损耗降低了2.24dB,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光纤陀螺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美国光纤陀螺技术的现状及新进展.对光纤加分离光纤元器件和集成光路光纤陀螺作了评述.指出了我国在光纤陀螺研制和工程应用研究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提出了“八五”期间进行光学陀螺应用研究的方案和所要遵循的两条原则.  相似文献   

11.
英国宇航公司研制了一种导弹用光纤陀螺,并可能在三、四个月后投入生产.该陀螺没有环形激光陀螺那样精确,但成本低,重量轻,起动快.英国宇航公司估计,这种单轴光纤陀螺的精度为10°/小时,价格可能为1,000英镑.从目前来看,光纤陀螺的市场可能只是对环形激光陀螺市场的补充,但到九十年代,预计光纤陀螺的精度可改善到与激光陀螺直接竞争的程度.英国宇航公司认为,对导弹的中制导来说,现有的精度已经足够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可靠性学术年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在浙江宁波召开。主办单位是航天部七○八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院校,研究单位,有关工业部的研究院、所、厂的代表共70名,会议收到学术报告、论文38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九日至十一日在北京召开了工艺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院属各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共四十人.部质量技术司有关领导同志和华北技术交流站的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工艺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2001,22(4):49-4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以北航陀螺惯导研究室 (第五研究室 )光纤陀螺课题组为基础 ,于2 0 0 0年 9月成立 ,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光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等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教学、学科建设工作和光纤陀螺技术、集成光学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所现有教授 3人 ,副教授 7人 ,中级职称和技术人员多人。学科带头人张维叙教授是国内光纤陀螺技术的著名专家 ,从事光纤陀螺技术研究二十多年 ,对我国光纤陀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德伟研究员是国内集成光学技术专家 ,在 Li Nb O3集成光学技术领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航天部情报工作会议和航天部专业情报网网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的工艺倍报网筹备工作会议的决定,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河北省琢县召开了航天工业部工艺情报网成立大会。 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我部所属34个单位的46名代表。 会上黄立德同志代表工艺情报网筹备组,向全体代表汇报筹备工作情况,部707所所长张典跃同志对专业情报网的性质、开展活动的重点,以及情报网的作用和效果作了讲话,他指出:情报网的建立,可以打通情报信息,把分散的情报力量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情报工作的先行作用。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二日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航天部、科工委、二炮、空军,海军、电子部、核工业部、上海广播电视研究所及清华、北方交大、华东师大、北工等院校共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原航天部二院付院长蔡金涛、北方交大叶抗教授等高龄老专家也长途跋涉赶来参加,表现了对会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落实航天科工集团第一次工艺工作会会议精神,总结二院“九五”以来的工艺工作,明确“十一.五”工艺工作发展目标,实现型号研制生产和批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二院于 2004 年 12 月 15~16 日,在京隆重组织召开了“二院第七次工艺工作会”。此次会议是在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二院金其明副院长主持了会议。  此次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栾恩杰、系统一司副司长李本正、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承文、集团公司工艺专家徐乃明及各有关军、兵种军事代表室…  相似文献   

18.
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自适应滤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噪声是影响光纤陀螺零漂指标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光纤陀螺输出信号中的噪声含量,提高光纤陀螺的零漂指标,本文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滤波器,用于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数字滤波。设计的自适应滤波器采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LMS算法,该算法的滤波准则是最小均方误差,采用递推的方法实现。设计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自适应滤波器能够降低陀螺输出数据中的白噪声,有效地提高了光纤陀螺的零漂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朱金妙 《中国航天》1992,(12):28-31
光纤陀螺是一种在90年代将取代传统机械陀螺的新型陀螺。本文评述了光纤陀螺相对于激光陀螺的优点,它的种类与构成,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984年7月10日至12日,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计算方法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航天部一、二、五院计算站和有关工厂、研究所,科学院计算中心,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五十名代表。 卢庆骏教授致开幕词,他着重指出数值计算在型号研制中的作用,并强调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要注意总结经验,搞好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