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刊讯]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制造专业委员会与航天企协学术理论研究部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航天企事业技术改造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原航天部副部长、航天企协副会长李明实,航空航天部顾问冀绍凯,航空航天部副总工程师刘长滨,航天企协秘  相似文献   

2.
航天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遥测跟踪信道与通信事业部是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相结合的科研机构,是航天部遥测跟踪信道和通信技术设计力量集中的事业部,它具有不断开拓新技术的能力。目前,它拥有139名科技人员,其中包括研究员1名、高级工程师17名、工程师45名和硕士研究生6名,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航天部情报工作会议和航天部专业情报网网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的工艺倍报网筹备工作会议的决定,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河北省琢县召开了航天工业部工艺情报网成立大会。 参加成立大会的有我部所属34个单位的46名代表。 会上黄立德同志代表工艺情报网筹备组,向全体代表汇报筹备工作情况,部707所所长张典跃同志对专业情报网的性质、开展活动的重点,以及情报网的作用和效果作了讲话,他指出:情报网的建立,可以打通情报信息,把分散的情报力量集中起来。更好地发挥情报工作的先行作用。同…  相似文献   

4.
1984年7月10日至12日,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计算方法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航天部一、二、五院计算站和有关工厂、研究所,科学院计算中心,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五十名代表。 卢庆骏教授致开幕词,他着重指出数值计算在型号研制中的作用,并强调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要注意总结经验,搞好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航天部八五一一研究所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了首届学术交流会和科技成果展览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活跃学术空气,促进技术交流,鼓舞士气,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会上,彭所长致开幕词,首先回顾了建所八年来走过的曲折路程,赞扬了全所职工艰苦创业,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同志们边建所、边科研,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军品研制、民品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会上江苏省国防科工办,航天部江苏省管理局和航天部科技委常  相似文献   

6.
航天部华北技术交流站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站属的北京、天津、内蒙、山西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协商和选举了华北技术交流站第一届站长、副站长、委员;讨论通过了站的工作细则;就近期的技术交流活动计划作出了初步安排;决定创办站报《华北技术交流》,以及时传递技术交流信息.会上还有华东交流站、西北交流站作了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7.
航天部传感器技术交流会定于1988年10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西郊香山别墅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长期从事传感器研究的专家以及在航天科学实验和工艺研究方面有造诣的传感器专业工作者参加。会议期间特发表一批具有当代水平的传感器专业论文。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74个单位共126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04篇。航天工业部宋健付部长,宇航学会王献、杨沛松付秘书长,会议主办单位航天部704所李尚仁所长,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  相似文献   

9.
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由航天部第十一研究所主办,于1986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成都召开。 专业委员会主任刘传儒同志主持,劳动人事部付部长李伯勇同志及四川航天局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航天部十一所、上海航天局、国防科大等十九个单位84名代表。  相似文献   

10.
航天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传感器事业部是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相结合的科研机构,是航天部传感器研究力量最集中的单位。拥有近百名科技人员,其中大部分从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器研究近30年。拥有高级工程师15名,工程师40余人。1984年开始,招收航天飞行器仪表专业研究生12名。近30年来,传感器事业部主要从事温度、压力、流量、位移、过载、振动、噪声、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于1986年6月11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与中国航天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和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质量与可靠质专业会联合召开。到会代表以及工作人员共139名。会议由航天部质协常务付理事长于云步同志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航天部总工程师梁思礼同志在开幕式上致词,他讲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相似文献   

12.
航天部遥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1986年8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总体设计部、遥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单位、上海航天局等十五个单位、廿多名代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遥测技术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使用人员,他们都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航天工业部科研生产司委托一院十二所主办的“光纤陀螺技术交流座谈会”,于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京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京内外十四个单位.正式代表二十八人,列席代表十人.航天部研究生部、航天部一院计划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有七位同志系统发言或宣读论文,互相交流了各自单位开展光纤陀螺的研制情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9-140
2008年10月4日,俄罗斯航天部队日,俄新社网站以大幅图片的形式,发布俄罗斯百颗卫星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委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二日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航天部、科工委、二炮、空军,海军、电子部、核工业部、上海广播电视研究所及清华、北方交大、华东师大、北工等院校共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原航天部二院付院长蔡金涛、北方交大叶抗教授等高龄老专家也长途跋涉赶来参加,表现了对会  相似文献   

16.
航天部工艺控制技术交流站成立大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七日至十一日在成都地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部属院、局、基地的厂、所、站和哈工大的代表共六十二人。会议由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四日至十七日,航天部热处理技术交流站在京召开了成立大会。程连昌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质量技术司于云步司长也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18.
首都机械厂和哈工大共同研制成功的ZM—180新型小直径全位置焊机在12月8日航天部召开的技术鉴定会上通过。由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航天部八五一一所于1986年7日1日,召开了数字式频率引导装置和单脉冲雷达角度干扰模拟机阶段技术成果鉴定会。航天部科技委、科研生产司、部属有关厂、所的代表和所鉴定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鉴定会。鉴定会全体代表经过讨论,作出如下鉴定结论:数字式频率引导装置在目前使用的IFMR条件下(平均频率分辨率2.19MC,引导时间0.44μs),实测频率引导精度小于0.9MC,引导时间小于1.25μs(包括IFMR的0.44μs)超过了原定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有所创新,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装置应用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1,(11):49-49
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邀请,欧空局载人航天飞行与运营部主任托马斯·莱特、德国宇航中心航天部主任盖德.库珀分别率欧空局、德宇航代表团于10月31日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1月1日凌晨在现场观看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实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