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访问美国约翰逊空间中心的苏联科学家说,苏联将扩大它的行星飞行计划,制定探索月球及深空其它天体的新计划。新的行星飞行计划包括:在近15年内,苏联打算首次进行月球极轨道的飞行;首次在一颗火星的卫星上放置着陆器;首次探测一颗小行星;还将研制新的金星飞行探测器。苏联科学家对上述新飞行计划的内容做了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2.
载人火星飞行是当今人类向往的一个伟大目标。为此,美、苏两国都在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探索。1986年,美国政府制定了人类2000年前后登上火星的计划。而苏联为了实现载人火星飞行,不止一次地利用“礼炮”号和“和平”号太空站进行长期载人空间飞行试验,争取早日登上火星。为了实现人类登上火星的宏愿,美国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又制订了“火星观测者”(Mars Observer,缩写:MO)计划。该计  相似文献   

3.
7月23日,越南宇航员范遵与苏宇航员乘联盟-37进入空间,与礼炮-6对接飞行八天之后,于7月31日返回地面。 1979年12月18日,苏联从拜克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新型的联盟-T宇宙飞船,从而又拉开了暂告一段落的载人空间活动的序幕。据苏联有关人士透露,在未来的民用礼炮号计划中,苏联首先准备再创载人空间停留的新记录(事实证明:苏联目前正在执行),为争取遥远的目标-火星载人飞行打下基础。第二步就是准备至少再发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1年4月21日报道,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里耶夫教授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航天员登陆火星。 格里戈里耶夫认为,人类登陆火星最大的困难是航天员如何长时间在太空中生存的问题,目前,俄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科学家们制订了研究太阳系奥秘的宏大计划。这中间包括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研究。这一研究工作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将解答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地球自然界的基本结构,逐步解释为什么生命仅在地球上出现和蓬勃发展。 1988年7月苏联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先后间隔几天发射两个宇宙飞行器。这两个飞行器先进入人造卫星轨道,尔后飞向火星。飞行将持续200个昼夜。它们飞抵火星时,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将为1.8亿公里。飞行  相似文献   

6.
苏联推进系统专家维克托尔·格洛切科、Y.塞米奥诺夫以及L.高尔切夫院士联名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乘4~6名宇航员的火星载人宇宙飞船新方案。这是苏联第一次公开这样的计划。苏联火星宇宙飞船包括三部分:地球-火星和回返飞行推进舱、宇航员居住舱、火星降落与返回舱。  相似文献   

7.
里根政府计划在最近与苏联正式讨论关于美、苏新的联合载人空间飞行的可能性问题。白宫和美国空间官员认为,如果苏联同意美国航天飞机和苏联空间站的联合飞行,那么就可能最后导致联合探索月球,也可能发展到两国联合进行载人火星飞行。  相似文献   

8.
1988年7月苏联先后发射了两颗福布斯火星探测器。福布斯1号探测器在飞行途中,因地面人员错发了一个指令而导致失败;福布斯2号探测器虽然在1989年3月进入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出现故障而失败。苏联巴巴金研究所的科学家罗奥尔德·克雷姆涅夫谈了他对失败原因的看法。福布斯1号探测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发了一条错误指令。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科学界披露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火星存在生命、地球并不孤独。火星生命痕迹是在地球南极找到的一块火星陨石上发现的。 其实早在三十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 1962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火星探测器“火星1号”。探测器成功地飞离地球轨道,进入飞往火星的航程,但不久在飞行途中与飞行器失去通信联系,不知所终。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14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美苏空间合作协议。该协议包含了一个16个项目的合作计划,计划的头4项,也是最重要的4项,集中在火星探测上。这项协议为双方科学家相互参加对方火星探测项目提供了一条正式途径,这包括美国研究人员参加苏联明年的火卫一飞行任务和苏联研究人员参加美国“火星观测者”项目。协议还保证了苏联在跟踪火星飞船  相似文献   

11.
苏联放弃了1994年向火星发射不载人漫游者飞行器着陆火星的计划,而提出了1992年用不载人实验室着陆月球的计划。但苏联仍想在1996年使火星漫游者飞行。1994年拟发射轨道探测器,并释放一个专门气球和几枚长时间持续研究太空的探空火箭。法国将参加研制气球,其直径28米,体积5000立方米,充填氦气,从火星轨道器中释放,以气动制动和降落伞方式降落在大气中。它将在晚上降到火星表面(白天天气热)。气球上有一个重15公斤的气球仪器吊篮,其可用10公斤重制导绳索命中  相似文献   

12.
苏联巴巴金工程研究中心最近透露了1994年火星探测计划的细节。火星探测器重5200公斤,计划在1994年10月或11月用质子SL-12三级运载火箭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经过315天、行程3.1亿公里的飞行(途中经过3次机动)到达火星,进入近火星点为200公里、远火星点9025公里、倾角60度、周期6小时的正常轨道。然后,投放一个漫游车和一个气球。火星轨道器重4.3吨,将拍摄火星的多光谱图象、测定大气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
白宫正在重新开始讨论与苏联进行航天飞机和“礼炮号”空间站联合空间飞行的倡议。该倡议是在最近与苏联进行技术交流活动中正式提出的。这次美、苏两国制订的加强空间合作计划正值阿波罗/联盟试验十周年。下面介绍的是两国空间联合计划:火星飞行计划:在火星探测方面的联合行动是美苏空间进一步合作的标志。7月上旬美国让两名参加阿波罗/联盟对接试验计划(ASTP)的苏联宇航员,访问肯尼迪航天中心并参观7月12日发射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苏联拟于今年夏天在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统的首脑级会谈中,研讨航天员交换飞行事宜。1993年以后,美苏双方至少交换1名以上的航天员,分别搭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这一交换飞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有关人体微重力状态的适应情况,这一研究对建造美国空间站和实现月球、火星有人探测是不可缺少的。过去苏联有将外国航天员在空间驻留1周时间的经验,但美国航天员搭  相似文献   

15.
去年11月6日,一份莫斯科报告说,苏联空间官员在作载人到火星飞行的准备。苏联科学院院长说,这项任务从技术的意义上看是可行的,但也涉及到需要解决一系列复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资料报道,苏联人自一九六八年十月至一九七八年五月,共进行过16次卫星拦截试验飞行。其中10次获得成功。在所有试验中,拦截卫星均是在绕地球飞行1至2圈接近目标卫星的,其接近飞行速度为每小时600公里。但还没有发现进行直接撞击试验。每次成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1988年5月29日~6月2日里根总统访苏期间和戈尔巴乔夫签订了美苏间有限范围的空间合作新协定。在6月4日发布的联合公报中提及了中等程度的各项科学合作计划,但是美苏合作限制在单一的“太阳系研究计划的交流”上,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火星载人或不载人共同飞行的建议。新空间合作协定局限在卫星上的科学仪器交换和科学家的交流。据  相似文献   

18.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9.
苏联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大规模扩展其空间发射能力和灵活性,为此,将引入“能源”号和载人航天飞机重型助推器,并且着手规划其军事卫星的全部现代化。苏联还将用各种空间系统继续进行并且增加类似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试验,而且这一活动将增加。苏联不久就要上马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延续到21世纪初的空间科学飞行任务。在90年代末之前,苏联计划至少进行12次不载人地球轨道科学飞行,此外还将进行几次不载人火星飞行,还可能使苏联空间飞行器返回月球。苏联空间计划有更高的优先权并且比美  相似文献   

20.
1引言□□美国航宇局最近出版了一本长达33页、名为《人类火星探险》的小册子。它简明地介绍了最近提出的火星探险任务的方案。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DonnaShirley说,那种“旗子与足迹”的短期飞行计划已被放弃了,今后将支持一项长达3年的往返飞行计划。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