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星球大战”(SDI)计划实施八年来,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发展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SDI计划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技术上的重重困难,美国政府已对该计划作了多次调整。 SDI计划的最初设想是建立一个以定向能武器为主、动能武器为辅的用于拦截战略导弹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一设想与现实情况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美国国防部于1986年12月向美国总统建议,把这一计划改变为以动能武器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到以定向能武  相似文献   

2.
美国防部战略防御计划(SDI)局向国防部和政府建议,引进原苏联洲际弹道导弹(ICBM)拦击技术,雇用原苏联技术人员。据认为可引进原苏联比美国更胜一筹的有6个领域50种以上的技术。 SDI局于1991年年中结束了对原苏联弹道导弹拦击技术的评估。 SDI局需要引进的6个领域的技术是:  相似文献   

3.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举世瞩目的“星球大战”计划(SDI),这项为防御苏联可能对美国实施的弹道导弹袭击所采取的综合反导系统措施,出台至今过去了五个年头,虽然遭到苏联的竭力反对,但美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如何部署反导系统,适用什么武器构成等作过许多论证,对原来的战略部署作了调整和修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分阶段部署方案,并对第一阶段部署的武器结构也拟出了方案。美国拟定的“星球大战”分阶段部署方  相似文献   

4.
美国会总审计局对军用卫星通信的要求美国会总审计局最近在军用卫星通信问题撰写的报告中说,在过去几年间,国会一直批评国防部的军用卫星通信管理工作,对这方面的昂贵费用十分关注。国会在1989年和1990年的两次报告中都责成国防部准备一个全面的、经济可承受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空军反卫星武器试验始于1976年,迄今已有八年历史,耗资12亿美元。而苏联反卫星试验有十六年历史,发射了40颗卫星(包括拦截星和靶星)。苏联1983年曾单方面宣布停止试验,并呼吁美国也停止试验。美国总统里根和国防部认为苏联已拥有一个有限的实用反卫星武器系统,而美国没有,因此美国必须继续预定的反卫星武器试验计划。总统和国防部另一条理由是由于反卫星协定难以核实,所以不能就反卫星武器与苏联讨论禁止协定。不过,尽管总统和国防部坚持反卫星武器的试验,但也不能不考虑国会通过的暂停反卫星武器试验的议案,何况国会已通过了削减1987年反卫星武器的试验次数和它的预算。  相似文献   

6.
正立陶宛国防部向美国申请采购22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以及相关设备,"标枪"反坦克导弹由美国雷锡恩公司与洛马公司的合资企业生产,拥有打击坦克和装甲车的能力。由于俄罗斯最近的军事行动,立陶宛决意增强自身的防御打击能力。根据最近立陶宛国会公布的国防预算报告,2016年立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国会要求美国空军"渐进一次性运载器"(EELV)计划正式更名为"国家安全航天发射"(NSSL)。EELV计划始于1994年8月。当时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项《国家航天运输政策》,指定由国防部负责研制针对中重型有效载荷的一个运载家族。  相似文献   

8.
按照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的经费预算要求,美国在1998年的军事航天预算总的来说要比1997略有增加。尽管有几项计划将有适度削减,但大部分计划将会有所增加,有些将比1997年加l倍。表1列出了与国防部有关的1997~1998年部分军事航天计划的经费预算。表1美1997~1998年部分军直以于计句I困苦而直比热百万美元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廖春发摘自1997-02-10~16《空间新闻》1997~1998年美国军事航天经费预算  相似文献   

9.
“立法院”2002年三读通过“国防法”第31条修正案,规定“国防部”每年应编撰“中共军力报告书”与一中华民国五年每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与次年度总预算一并送交。“立法院”。依。。“国防部”“兵力整建及施政计划报告”预定。2004-2008年,军事预算需求数为1005 872亿(以下均为新台币)但可获得的预算额度估计仅1002 773亿,缺口高达3099亿(见表一)。  相似文献   

10.
战略防御倡议(SDI)局在1993年的预算方案中申请54亿美元。美国会现正支持研制地面配备的拦击系统,国防部期待的“智能卵石”等轨道配置的天基拦击弹系统的预算有可能被削减。 1991年夏天,美国会对SDI局作出指示,将弹道导弹条约(ABM)中限定的地面配备防御系统,至迟应在1996年要开发出合适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航天简讯     
法国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法国第一代两颗“太阳神”军事侦察卫星将于1994年和1995年发射,新一代的“太阳神”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还正在研制中。法国发展军事航天系统的计划,要追溯到60年代初,那时开展了侦察卫星的可行性研究。1977年,国防部制订了“萨姆罗”(SAMRO)军事照相侦察卫星计划,1986年2月,经国防部长批准,更名为“太阳神”卫星。“太阳神”卫星系统的整个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美国空军计划改进巨型钻地炸弹美国空军向国会提出申请,希望将用于战争的1650万美元经费转向波音公司GBU-57巨型钻地炸弹(MOP)项目。在一份来自国防部标记日期为9月8日修订的需求中,提到需要经费"支持紧急作战需求研究以完成弹药应对特殊任务所急需的改进"。需求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宇局1986年空间预算为67.27亿美元,1987年(从1986年10月1日起)为70.14亿美元,还不包括制造一架新的航天飞机准备向国会申请的30亿美元。在1987年空间预算中,重点投资项目是即将开始研制的太空站和改进航天飞机。不再承担研究先进的通信卫星这一任务。航宇局今后的空间计划是以航天飞机为基础的空间飞行;空间科学  相似文献   

14.
自苏联解体后,西方各国与俄罗斯的空间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一改以往俄罗斯自身进行商业发射和载人飞行的面貌,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开始从俄罗斯输入空间用硬件,签订委托俄罗斯进行有关空间研究方面的合同。此外,在高超音速空天飞机和战略防御导弹等领域,西方也有人建议与俄罗斯合作研究。一、俄罗斯引进SDI技术最近俄罗斯与西方各国空间合作关系的进展令人吃惊,尤其出人意料的是美国防部的战略防御计划组织(SDIO)竟然从俄罗斯引进有关战略防御的技术。俄罗斯引进SDI技术,不但为美国政府的政策所决定,而且是SDIO向国防部和白宫建议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宇局大大压缩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今年3月,航宇局向国会报告了压缩后的新方案,该方案是为适应国会要求削减预算而制定的。制定空间站新方案的原则是:①削减经费;②简化在轨组装的程序;③重视生命科学和材料实验;④遵守国际协定(IGA);⑤削减组装所需的航天飞机飞行次数;⑥尽量避免推迟进程。新方案公布后,遭到了责难。在国内,审计署(GAO)提出NASA向国会的报告书中所提空间站计划经费估算过低;在欧洲,德国极力主张缩小欧洲舱,但遭到意大利的反对,缩小计划最终未得保证。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科技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在调整其航天发展战略和航天计划。调整后的美国航天产业,将更注重于与经济发展有关技术和“天地两用技术”的发展与开发。调整的主要项目有: 一、喧嚣与辉煌一时的“星球大战”时代已宣告结束。“星球大战”计划(SDI)诞生于1983年的里根时代,后几经易手。整个计划原预计需投资1000亿美元,迄今已累计投资300多亿元。在诸如化学激光器、空间轨道炮等一系列项目的研究和试验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鉴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国内经济等因素,以及海湾战争的经验,近一二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5月13日,美国新任国防部长莱  相似文献   

17.
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2011财年政府预算申请报告,其中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申请的预算约为190亿美元。报告称:取消前总统小布什提出的载人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至少延长到2020年;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商业空间运输系统和新技术的开发,努力使美国的太空探索活动持续、稳步发展。该预算申请报告还有待国会批准。  相似文献   

18.
美航宇局从1986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1987年空间预算计划。这是美国1986年2月18日“挑战者”号爆炸后的第一个空间预算年度。国会批准的1987年航宇局空间预算为七十七亿九千五百万美元,比航宇局申请预算额少一亿七千一百万美元。1987年研制空间站预算有四亿一千万美元。1987年预算分配如下:用于研究穿过大气技术的经费为四千万美元;用于进行国家空天飞  相似文献   

19.
由于苏联日益在用高技术装备来增强海军的力量,并采用高速、超音速导弹进行海战,所以美国海军拟大力加强以空间为基地的海洋监视系统,因而向国会提交了1986~1988年的空间预算,申请费为四亿六千三百三十万美元。1986年海军申请一亿五千零  相似文献   

20.
英国国防部决定1986年6月和12月分别用航天飞机发射两颗军用通信卫星“天网4 A 和 B”。这两颗卫星是由英国航宇公司制造的。制造费与发射费为两亿英磅,卫星保险费二千至三千万英磅。最近,国防部又向该公司购买第三颗军用通信卫星“天网4C”,预定1988年发射,定点在东经53度,旨在用“天网-4 A、B、C”卫星组成一个全球通信网。主要是为英国地面部队和海军舰艇进行战略及战术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