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这次由英美联军独自发起的“自由伊拉克”(Operation lraqi Freedom)作战中,城镇地区作战所占比重极大。就传统军事教范观点来看,城镇地区作战向来被视为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繁重任务,因为即便是攻击方拥有绝对战略主动优势,只要守方能够稳住阵脚,利用城镇地区现成的家屋和建筑物善加战场经营,就有机会在攻击者受限于城镇地区地形无法展开和情报受限的情况下造成对手惨重伤亡。从二战时葬送整个德国第六军团的斯大林格勒到让俄罗斯装甲纵队灰头土脸的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血淋淋的教训都明确验证了城镇地区作战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正美军一直致力于确保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太空作战理论为基础支撑,优化太空作战指挥体系,壮大太空作战部队,大力研究和部署太空作战装备,努力发展太空支持系统,不断提升太空作战能力,持续改进太空作战样式。1引言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变,从过去有形的战争演变到将来无形的战争,太空日益成为军事大国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美国一直将太空战略视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谋求自由进出太空、利用太空进而完全  相似文献   

3.
自越南战争以来,航空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作战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谁掌握了制电磁权,便代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和胜利的钥匙。美国是将战争制电磁权的重要性解释最透彻的国家之一。美军空中武力在过去十余年的区域冲突中有所作为,取得战区制电磁权压倒性优势是关键性因素。在美军的各种电子战飞机里。被称为“徘徊者”(Prowler)的EA-6B无疑是最著名的一种,这种越南战争末期问世的“老兵”,历经不断改进,目前可说是老而弥坚,堪称是美军电子战机里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冲绳登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和之前的硫磺岛登陆作战相较之下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冲绳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的一次在日本本土进行的作战。美军之前所攻击的岛屿大多是日本的海外殖民地或是在二战中强占的地域,可是冲绳却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岛上从以前就有大量的日本平民居住,就各方面来说和日本本土颇有相似之处,因此进攻冲绳可说是进攻日本本土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时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新军事革命不仅给军队体制编制、作战理论等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军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美军数字化部队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国发展数字化坦克装甲车辆的欲望。与此同时,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一批新型二代坦克陆续装备部队。尽管以59-2坦克为典型代表的59中型坦克改进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巨大的战略利益使许多国家将目光投向太空,加强航天部队的建设是未来军事作战的迫切需求,太空力量也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力量。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其在太空作战方面的优势、弱点及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沙漠风暴作战”(Operation Desert Storm)和“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 larqi Freedom)中,美军所使用的M1系列主战坦克可说是所向披靡,在战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至于作为对手的俄制T72坦克则是一败涂地,根本毫无招架之力。从战场上的成绩来看,M1系列主战坦克的确是大获全胜,让对手完全报销。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19日,美军正式对伊拉克发动攻击。这场21世纪初爆发的战争.不但是先进军事科技展示的舞台.同时.美国国防部规划多年的网络中心作战在伊拉克战场进一步被验证,这标志着作战指挥管制的革命性改变即将来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新奇事”系列单元之一的《21世纪战争》节目,将带领观众目睹美伊战争中的高科技武器,了解武器何以或为战争中致胜的重要因素,美军如何运用新一代军事科技,赢得这场战事。  相似文献   

9.
由于朝鲜强大的地面威胁近在咫尺.因此陆军可说是韩国军方当之无愧的主兵科。再加上韩国强悍的民族性一让韩国陆军夙负勇猛顽强的剽悍作风与形象,绝对是东北亚地区不容小觑的一支地面作战武力。  相似文献   

10.
赵磊  李晶  方娟  李波 《国际太空》2023,(9):57-60
<正>1引言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持续调整,美国军方对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由面向低端对手的反恐战争向面向高端对手的空海一体战、反拒止能力、多域融合作战拓展,突出强调联合作战正在从目前的陆、海、空、天、网跨域协同向多域融合发展。多域融合作战是美国继“空海一体战”后提出的新一代作战概念,是应对高端对手及其“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