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用解析余度技术,对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隔离、调整的方法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系统中的发动机数学模型是用一系列小偏差线化模型去逼进某一实际发动机的试车数据而得到的,这里建立的传感器故障模型模拟各种故障的发生,设计分离的卡尔曼滤波器产生的残差秩序构造-决策函数,对故障进行检测及隔离调查。本文在MATLAB语言环境,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所得结果说明,这种  相似文献   

2.
盘/轴系统瀑布图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MATLABV5.2为平台开发的盘/轴系统瀑布图的仿真程度,仿真的结果为设计和调整系统参数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焊接温度场热图像的MATLAB软件分析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焊接温度场热图像的MATLAB(矩阵实验室)处理方法,包括图像的输入输出、图像特征参数的提取。采用这一分析方法,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由Tai提出的高阶双向联想存储器(HOBAM)推广了Kosko的BAM,它不仅拥有BAM的优点,而且放宽了连续性假定以得到可靠的回忆,并大大改进了BAM的存储容量和纠错性能。然而,Tai对于HOBAM的性能分析仅限于计算机模拟,并没有给出理论分析结果。本文填写了此方面空白,并给出HOBAM稳定性和存储容量的理论证明,使得该系统能从理论上得以保证所有训练模式对成为其稳定点。  相似文献   

5.
时序逻辑作为一种把时间概念直接引入其形式系统的逻辑系统,它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近年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中介逻辑对时序逻辑进行多值扩充,建立了一种中介时序逻辑系统MTL。讨论了它的形式系统和语义解释,但未论及其完备性。本文对MTL系统作进一步的讨论。在一可传结构下,讨论了它的可传、连通和过滤等模型论性质,为进一步讨论MTL系统的完备性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针对MIMO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性矩阵的特点,建立了一种区间矩阵MIMO定常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最后列举实际的例子。在例中与Frobenius范数区间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如何扰动仅作用于系数矩阵A,则「△A,△B」的Froberius范数区间地大大受到△B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MAP的应用层提供了多种通信标准,其中MMS(制造报文规范)是一种能够满足工厂环境中各种自动化设备之间通信需要的协议。在我国,BITBUS网已被大量使用于底层设备互连,在技术和实现上都较成熟。本文以MAP,BITBUU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为基础,根据网络互连方法和原则,构造了一个应用层同关,提出了网关的物理模型,从而给出MAP网与BTTBUS网互连的一种设计方案及在AMX实时多任务环境下的互连实现。  相似文献   

8.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国产化CAD/CAM系统开发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裁剪NURBS组合曲面精加工平截面刀具轨迹的生成算法。在裁剪NURBS曲面等距面的生成、平面与裁剪NURBS曲面等距面的求交等几何操作算法的基础上计算刀具轨迹;并通过交线的排序和优化进行干涉检查与消除,解决了组合曲面加工编程中曲面之间存在的断开,裂缝,局部搭接现象的刀轨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微机、LH-SC16A型A/D板、SC50型D/A板以及TMS320C30A型DSP板为基础,建立了时域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主从机并行处理系统。这一系统具有多通道快速运算能力,可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律,更新速率,改善控制系统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中,单元控制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它上端联接车间控制系统和CAD/CAPP/CAM系统,下端联接生产设备,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柔性和效率。该系统根据生产任务和目标,完成了生产计划调度、资源分配、监控设备运行等功能。文中主要讨论了系统的控制结构、系统功能和以下主要关键技术:客户/服务体系结构在生产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单元生产计划和调度,DNC接口以及生产中的随机事件处理。该系统已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舵阻摇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非线性模型和ANFIS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运用Simulink工具箱得到仿真曲线.通过仿真曲线可以看出此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通过对比减摇前后的仿真曲线得出,ANFIS算法对于舵阻摇系统的拉制有效,减摇率为23%左右,减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三个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分别实时调整PID参数。结合MATLAB中的Fuzzy toolbox和SIMULINK,实现了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任意激励函数响应是一系列冲量响应的叠加性质,应用Duhamel积分公式,利用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函数,通过事例分析,来求解任意激励函数的响应,为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简捷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 principle of electric braking system is analyzed and an anti-skid bra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lip rate control is proposed. The fuzzy-PID controller with parameter self-adjustment feature is designed for the anti-skid braking system. The dynamic model of aircraft ground braking is established in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of MATLAB/SIMULINK, and simulation results of dry runway and wet runway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PID controller with parameter self-adjustment feature for the electric anti-skid braking system keeps working in the state of stability and the brake efficiencies are increased to 93% on dry runway and 82% on wet runwa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柔性生产线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并对系统设计中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该系统是PAC模型的一个实例,它不仅能根据设备能力及各种物料实际准备情况,对MRPII下达的作业计划作出优化调整,产生较优的生产次序;且能通过对生产线生产信息和设备状况信息的数据采集,实时仿真生产线运行状况,实现对生产状况的远程监视;并对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提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前馈/反馈混合控制中提高控制通道阻尼的问题,基于自适应滤波理论,提出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控制通道的时域自适应反馈主动阻尼设计方法。研究了自适应过程的理想期望信号的构造、SISO情况下闭环控制通道与反馈控制器同时进行自适应设计以及MIMO控制通道阻尼问题的简化与设计方法的拓展等问题;同时,基于某主动隔振试验平台的实测结果,对所有研究内容进行SIMULINK模型仿真。时域自适应反馈主动阻尼设计是高效的主动阻尼设计方法,并且为小阻尼动态系统的增阻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7.
飞机操纵系统与液压系统是两个密切相关而又各自独立的系统,本文在探索两者内在联系和各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机液伺服控制为核心的、能表征和模拟它们共同特性并符合实际的系统综合模型。这里没有采用传统的建模技术,而藉以新颖的功率键合图为手段,通过数字仿真,可方便地预测和分析那些极有意义的系统参数变量的动态性能和相互关系,为飞机系统设计和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analyze and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for vibration reduction in a rotor system using a shear mod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MRF) damper. A dynamic model of the MRF damper-rotor system was built and simulated in Matlab/Simulink to analyze the rotor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dfeet of the MRF damper.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an optimizing control strategy using pat- tern search method was proposed and designed. The control system was constructed on a test rotor bench and ex- periment validati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wer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rotor vibration caused by unbalanc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whether in resonance region (70~) or in non- resonance region (30 ~). An irregular vibration amplitude jump can be suppressed with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rapidity of transient response and efficiency of optimizing technique depend on the pattern search step. The presented strategies and control system can be extended to multi-span (more than two or three spans) rotor system. It provides a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in target and control for shafting vib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