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叠氮类推进剂高温软化问题,通过蠕变试验研究了某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四氢呋喃共聚醚(PBT)基复合固体推进剂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叠氮聚醚推进剂高温蠕变性能与应力、温度强烈相关,尤其是载荷效应明显。T-1、T-2和T-3试样在50℃、0.1 MPa条件下蠕变应变值分别为7.01%、7.98%和21.77%,增塑比较大的试样高温软化现象明显。高温蠕变形变中,主要是高弹形变,其所占比重明显大于普弹形变和永久形变总和。运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叠氮聚醚推进剂长期蠕变性能预测过程中,T-1、T-2和T-4试样的蠕变柔量主曲线时间范围扩展至3.4×10~8、1.9×10~8、9.1×10~7s。在考察的时间尺度范围内,试样的蠕变柔量变化相对较小,并未明显表现出蠕变破坏阶段。 相似文献
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得到端羟基聚醚(HTPE)推进剂(H01和H02)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曲线,用Kissinger公式和Ozawa公式计算了H01和H02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H01和H02进行绝热量热测试,得到H01和H02的热分解特性参数。结果表明:HTPE推进剂(基础配方为HTPE/A3/AP/Al/PSAN)中相稳定硝酸铵(PSAN)/高氯酸铵(AP)含量比值增加对推进剂的初始分解峰影响不大,HTPE推进剂的第一步分解是增塑剂A3的热分解,H01和H02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7.28kJ·mol~(-1)和123.43kJ·mol~(-1);在绝热条件下,H01的起始分解温度较高(147.78℃),高于H02的起始分解温度(136.44℃),反应结束后,两种物质系统的最大压力分别为0.709 MPa和0.531 MPa;H01的绝热温升(246.94℃)高于H02(184.47℃),发生热分解反应时,严重度更大,初始的热分解反应更为剧烈。因此,PSAN/AP含量比值增加有助于降低HTPE推进剂在热刺激下的响应程度。 相似文献
3.
4.
热塑性聚氨酯复合固体推进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与硝化甘油(NG)具有良好相溶性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E)为粘合剂制备了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对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能量性能、力学性能、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热塑性复合固体推进剂具有高的理论比冲,可高于265s,具有优良燃烧性能及良好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6.
前言当前国外在火箭推进剂领域中正大力发展固体推进剂,特别是 HTPB(端羟聚丁二烯)推进剂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战略、战术火箭以及航天的大型助推器上。标志着复合固体HTPB 进剂作为全面发展的推进剂已日趋成熟。由于这方面的资料国内已有大量报导,不再赘言。 相似文献
7.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模量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填充聚合物模量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认为基体模量和有效填充分数是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模量的两个主要参数。从填料、粘合剂、界面作用和工艺四个方面对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模量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调节复合固体推进剂模量的技术途径。直接途径是调节化学及物理交联密度、填充分数、粒度级配和填料形状;间接途径是增强粘合剂网络物理相互作用、填料细化、增强界面粘附作用和改进工艺等。 相似文献
8.
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与组分热分解特性的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压和高压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对推进剂组分热分解的影响,测定了催化剂共晶和混合加入时相应推进剂的燃速,分析了热分析与推进剂燃烧过程的异同点,引入高氯酸铵(AP)高温分解起始温度(T_(L-H))的概念并以T_(L-H)衡量了催化剂共晶加入时对丁羟推进剂燃速和压力指数的影响.研究表明,AP高温分解过程对复合推进剂燃烧特性影响较大;热分析与燃速相关性和催化剂加入方式有关;共晶催化剂作用下的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与氧化剂高温分解有密切关系;压强是影响推进剂燃速和热分解相关性的重要因素,高压下AP高温分解过程和变化能更大程度地反映到推进剂燃速中去。本文同时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叠氮复合固体推进剂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航天器和导弹武器系统对固体推进剂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实现这些要求的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外研制低特征信号叠氮固体推进剂的主要原材料叠氮粘合剂、含能增塑剂、高能高密度氧化剂的发展概况和关键技术。分析认为,由以上材料组成的叠氮复合固体推进剂具有含能量高、密度大、发动机排气羽烟对微波、激光和可见光的透过率高等特征,因此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推进剂。 相似文献
10.
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脱湿"是影响固体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其演化行为及失效机理的定量表征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从"脱湿"的观测及表征方法、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三方面评述了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湿"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指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分析认为,在观测表征方面,加强高精度实时动态监检测技术手段的开发、解决好定量化表征问题仍是今后"脱湿"机理研究工作的重点;在理论模型方面,应充分考虑不同模式的损伤与失效因素,开展"脱湿"损伤与化学反应耦合理论与模型研究,以及推进剂的动态损伤本构关系研究,以促进"脱湿"表征技术的发展与破坏机制研究;在数值模拟方面,应综合考虑体积分数、颗粒尺寸、形状、排列、界面性能等细观因素,发展基于细观尺度的数值模型与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复合固体推进剂整机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复合推进剂界面特性,对实际研制中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发动机内推进剂缺陷,采用界面化学反应进行整机修复。提出了粘结模型,介绍了几种粘结配方和整机修复的实例,这种复合固体推进剂整机修复技术能使发动机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内弹道性能,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言在固体推进剂药柱中,一个通常遇到的结构问题是大断裂的发生和增长。要弄清此问题,也研究推进剂断裂前的特性。按研究大纲,分三个阶段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涉及第一阶段企图做的和已完成的工作。即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将其应用于固体推进剂在应力作用下的单个断裂前的结构形式上,在聚合物系统中具有此种断裂前结构形式的谓之裂纹。同时研究了一种实验技术,用以测定在裂纹附近的位移场和应力场。 相似文献
14.
15.
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界面的脱湿机理。运用弹笥-粘弹性对应笥原理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性脱湿两相球颗粒分析模型,利用能量守恒得到了脱湿时间的控制方程,并导出了以界面粘结能表示的临界脱湿应力的简洁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颗粒的体积分数、粒径和加载速率对脱湿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点火的一种综合理论模型。这种模型可真实地描述非均质推进剂的点火,其中包括环境气体中压力增量(dp/dt)的影响,它还详细地考虑了AP/PBAA推进剂的反应动力学,而且并没有预先做出关于点火部位的假设。其物理模型假设为嵌入燃料粘结剂模型中的是圆球形氧化剂粒子。数学模型的组成是:(a)氧化剂和燃料粘结剂在固相时的能量方程;(b)质量、能量和物质处在气相时的守恒方程。由试验测得的靠近推进剂试样表面的压力——时间曲线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反应机理需要考虑处在气相中的五种物质。本文研究了表面下的反应和气相反应。它提出的模型能够作为阐述在大范围工作条件下不同推进剂的点火模型的基准。 相似文献
17.
对叠氮复合固体推进剂作了定义.介绍叠氮粘合剂、氮叠增塑剂和叠氮氧化剂的新品种.论述了各类叠氮推进剂的能量特性、燃烧性能、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慢速烤燃试验,对比HTPB推进剂热分解和慢速烤燃结果,分析了HTPE推进剂的热分解特性与慢速烤燃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HTPE推进剂比HTPB推进剂更容易发生热分解反应,且慢烤响应时间比HTPB推进剂提前40 min,响应温度降低44℃;缓和剂BABE能使推进剂在低于AP发生分解反应(169℃)前发生分解反应,避免了AP热分解形成的气孔的影响,可大幅度减缓推进剂慢烤的响应程度。HTPE推进剂能通过慢速烤燃响应结果为燃烧,通过慢烤试验。 相似文献
19.
复合固体推进剂单向拉伸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单向拉伸力学模型。导得的数学表达式指出:推进剂的伸长率不仅与弹性粘结体的伸长率和固体填料体积分数有关,而且还与界面粘结层厚度和固体粒子直径有关。理论计算结果较T.L.Smith和F.Bueche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推进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拉伸速率,试件夹持方式,环境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对推进剂定应变性能和测试数据重视性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制定应变测蔗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