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弹道导弹进攻中多目标突防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道导弹进攻中利用多个弹头携带多个诱饵进行突防的目的是造成敌方防御系统的饱和,以消耗敌方更多的拦截资源,但突防的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建立了多目标突防效能评价的基本模型,分析了诱饵的数量及仿真度、弹头的数量、单个弹头的突防能力、敌反导系统的配置及性能、进攻策略、拦截策略等因素对突防效能的影响,对不同的突防措施进行了效能评价,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突防应针对敌防御系统的技术薄弱环节展开。  相似文献   

2.
核爆炸能产生大规模和综合性的杀伤破坏效应。这是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弹头命中精度、比威力等战术技术指标的不断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研究已成为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对于进攻性弹头,核拦截是迄今为止最现实的拦截手段,没有一定抗核加固水平的弹头,突防能力将是很低的。因此,国外对抗核加固研究工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精确制导武器巡航导弹已成为打击敌方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敌对防空系统重点拦截的对象。提高巡航导弹的生存机率和作战有效性,需要提高巡航导弹有效的突防能力。对巡航导弹的各种威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巡航导弹的主要威胁来自红外制导导弹。提出了弹载突防主动红外对抗技术,对开展该技术研究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弹道导弹在被动段突防的脉冲式轴向加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道导弹由于其沿着固定的弹道飞行而容易被拦截,突防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弹道导弹的飞行特点,提出了基于脉冲发动机的脉冲点火轴向加速的被动段机动变轨突防方法.给出了限制脉冲点火的约束方程,并给出了基于泰勒展开的约束方程求解方法.利用这个方法设计出来的弹道是由几条不同的椭圆孤段组成,这种弹道不同于经典弹道和其它弹头机动弹道.给出了两个仿真实例.仿真结果显示,用本文方法设计出来弹头机动弹道具有好的突防效果,这说明所提出弹头机动弹道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弹协同突防问题提出了一种最优协同诱导突防制导律,基于诱导碰撞策略实现有效突防。首先构建了多弹协同对抗非线性模型,并基于零控脱靶量和零控碰撞角进行线性化。然后考虑拦截弹和进攻弹均为二阶驾驶仪动力学特性条件下,将各拦截弹碰撞距离和拦截弹碰撞角扩展到状态方程中,并利用状态转移矩阵降低状态方程维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包含碰撞角约束的快收敛扩展性能指标函数,采用碰撞时间匹配策略推导出多弹最优协同诱导解析制导律的一般形式,并给出2枚进攻弹对2枚拦截弹典型场景下的突防制导律。最后通过典型场景仿真验证了最优协同诱导突防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攻防对抗中具有高机动性的突防弹进行机动躲闪,基于线性二次型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攻防对抗线性化运动模型,分析了拦截弹在完全理想情况下实施有效拦截所需具备的最小过载能力与被拦截目标机动过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定量地给出了实现零脱靶拦截的对抗过载比应满足条件的解析形式。在考虑拦截弹在初始时刻零控脱靶量为零的条件下,给出了拦截区域和突防区域与对抗过载比、动力学响应时间常数比等参数的关系。通过建立双方过载对抗关系的理论,得到理论分析结果,通过减小双方初始距离或增大相对运动速度可以降低实现有效拦截对过载比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航讯》1984年6月1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6月11日说,美国陆军的一枚试验性导弹已经成功地拦截了一枚“来袭”弹道导弹弹头。他说,拦截导弹于6月10日从太平洋夸贾林导弹试验场的梅克岛发射,击中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民兵”洲际导弹的一个假弹头。拦截弹头在大气层外脱离助推火箭后,其红外探测器和制导计算机便跟踪和锁定目  相似文献   

8.
轨道武器     
用于“星球大战”的轨道武器,美苏双方都在积极研究,美国的一种方案是用飞机发射一枚两级火箭的导弹,加速上升到轨道高度后,快速旋转16公斤重的弹头使它稳定,同时用一组红外望远镜探测敌方卫星的热源,并用弹头的制导计算机修正偏差,迎头拦截敌方的卫星,导弹头部不装炸药,但由于相互间的高速,在拦截时象日本自杀飞机一样两者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9.
中远程巡航导弹突防对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精确打击特点的中远程巡航导弹是各国防御 /防空体系重点拦截和摧毁的目标 ,西方强国纷纷加大了在防御巡航导弹方面的投入 ,因此巡航导弹的突防对抗能力成为其能否完成作战使命的关键。从巡航导弹面临的战场环境威胁分析入手 ,指出了巡航导弹可采取的突防对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突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反舰导弹以飞行高度低、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作战效能而倍受人们推崇 ,如何防御反舰导弹 ,已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随着舰载反导拦截武器的发展 ,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大受挑战 ,为此 ,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突防能力已成为反舰导弹攻防对抗的当务之急。分析了反舰导弹面临的威胁 ,重点讨论了反舰导弹弹载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机动弹头中段突防姿态的搜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的机动突防问题,建立了攻防对抗双方的六自由度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研究拦截弹的导引律,对比例导引加以改进,用卡尔曼滤波估计视线角和方位角的变化率估算敌方的飞行信息;研究了机动弹头的智能规避策略,主要对如何确定机动方向展开研究,基于使EKV过载最大化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姿态搜索算法.经仿真验证,该算法提高了规避策略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对于增大脱靶量、提高导弹突防概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弹头包络球在红外突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弹道导弹中段红外突防弹头包络球法,简要介绍了弹头包络球的构造,定量分析了弹头包络球和空包络球在中段飞行时各表面温度的变化,得到由于包络球采用了镀金属的绝热材料,很好地实现了弹头的辐射遮蔽,真假包络球表面温度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国防电子学》1982年3月报导:美国计划用50枚各带3个分导式弹头的“民兵”Ⅲ导弹来替换原有的单弹头“民兵”Ⅱ导弹,这样初步可增加100个弹头。“民兵”Ⅲ的弹头设计,是要在突破苏联的导弹防御网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突防机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地基拦截弹 地基拦截弹(GBI)是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武器”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防御武器,其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利用“直接碰撞”技术将其摧毁,即在大气层外(100km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导弹。在GBI飞行过程中,作战管理指控系统通过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向其发送信息,修正来袭弹道导弹的方位信息,使得GBI弹上探测器系统能够识别指定的目标并进行寻的。  相似文献   

15.
对弹道导弹中段红外诱饵突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建模与仿真方法对诱饵空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弹头与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导引头识别模型、突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搜索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分析不同空域构型下的诱饵目标群突防效果,最后对特定条件下诱饵空域构型突防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STSS红外传感器探测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二永  彭灏 《航天控制》2012,30(4):81-83
随着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弹道导弹突防将受到更大的威胁,而弹道导弹中段是攻防对抗集中体现的区域。本文针对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通过预估其红外传感器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其中段目标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TSS将对弹道导弹突防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中,“爱国者”改进型首次参加实战,拦截TBM的概率提高为32%。介绍了PAC-3的改进情况。PAC-3拦截能力的提高,将对TBM突防技术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8.
带有引诱角色的有限时间协同制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帅  郭杨  王仕成 《宇航学报》2018,39(3):308-317
为实现高价值飞行器的有效突防,采用突防飞行器携带一枚防御器的协同突防方案,在突防器作为引诱角色的情况下,基于有限时间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带有拦截角约束的协同制导方法。基于飞行器相对运动学方程和一阶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带有拦截角约束的协同反拦截模型;用度量矩阵刻画系统有限时间输入输出动态品质,基于微分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有限时间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数学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确保防御器在有限时间内以预置的拦截角有效拦截对方拦截器;在突防器进行引诱配合的情况下,协同突防方案能够大幅节省防御器需用加速度,验证了协同制导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所提制导方法在不同拦截角度和初始发射条件下都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战略导弹与战略防御之间的矛盾与斗争阐述了战略目标突防的重要性,如何针对战略目标的飞行特点,采取有目的的、针对性又强的突防措施;弹头突防技术与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是战略攻防斗争的内涵与外延,因此对真假目标的目标特征及其识别技术进行必要的探讨是研制突防技术并使之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突破航母编队防御的导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母编队集各种先进武器于一身,有很强的攻防对抗能力,要对它实施有效的攻击十分困难,但随着精确制导技术和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航母编队也变得“有懈可击”。从信息攻防对抗的角度探讨导弹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