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简称资源卫星)项目是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该项目下的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制(以中方为主,70%的份额)的传输型可见光地球陆地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2.
到去年10月,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BERS-l)已成功运行一周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世界地球资源卫星大家庭中一名重要成员。它的成功运行,不仅为我国,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当然,也包括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本文主要研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引 言 今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正式交付使用。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CBERS-1的研制、发射和运行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使我国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4.
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10月14日,我国使用长征4号乙火箭发射了我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CBERS)。这是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合作计划。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中国巴西地球资源卫星的基本特征  卫星系统性能特点1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回归?..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源遥感卫星也从最初的Landsat和SPOT两大系列发展到今天的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巴西、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资源遥感卫星的格局。我国民用资源遥感卫星数据由最初单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发展到现在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环境减灾卫星、测绘立体卫星等综合获取能力;传感器的研制从最初仅有光学的多光谱、低空间分辨率(几十米)发展到目前的高空间分辨率(几米)、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宽视场多角度、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共存的格局,形成了传感器种类较为齐全的综合对地观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当前巴西以用户为导向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数据在森林采伐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影像制图和科学应用等方面的应用项目,对今后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开展国家项目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就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研制始于1988年,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先后成功发射了CBERS-01、02和02B三颗卫星。卫星在轨运行稳定,前两颗均超期服役,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并成为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卫星系列。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历程以及在卫星平台、有效载荷、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并对后续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球环境问题,例如在同温层中臭氧层的消退,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植被变化,不正常气体的发生,目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利用卫星进行观测是了解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经研制了海事观测卫星-1(MOS-1、MOS-1b)和地球资源卫星-1(ERS-1),现在正在研制大型地球观测卫星。该文叙述ADEOS计划概要,目前卫星设计状况以及卫星地球观测系统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我国为主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其主要任务是用先进的空间遥感技术,为调查、开发、利用和管理国土资源服务,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水利、地矿、测绘、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监测、气象、交通选线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1999年10月14日11时16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将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送入轨道,卫星顺利地展开太阳电池阵,建立了正确的对地指向和正常的轨道运行工作状态。第二天,我国地面站接收到良好的地面图像。到200…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7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即资源一号卫星)04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该星的发射成功,不仅书写了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合作的新篇章,也为中国和巴西建交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祝贺卫星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正有三颗对地观察卫星在工作,即静止气象卫星(GMS)、试验测地卫星(EGS)及海洋观察卫星(MOS-1)。将来计划的地球资源卫星-1(ERS-1)、海洋观察卫星-1b(MOS-1b)及高级地球观察卫星(ADEOS)正在研制。这里介绍这几项卫星计划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我国与巴西合作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情况和卫星研制中的标准化现状,重点介绍了卫星研制中应开展的有代表性的和必须加强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号 《中国航天》1998,(6):20-22
如日中天的法国斯波特卫星小号1998年3月23日法国发射了新的地球资源卫星斯波特(SPOT)4。由于该星将在当代商业遥感卫星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受到各国遥感专家的极大关注。自从1986年法国用阿里安3火箭发射斯波特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第一颗卫星斯波特...  相似文献   

14.
展望中国资源卫星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森  郎方 《卫星应用》2003,11(4):10-17,31
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和数据应用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阐述了发展中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卫星遥感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用户对资源后续星的需求和我国卫星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5.
赵志祥 《中国航天》1999,(11):9-9,12
10月10日晚,正当人们急切期盼资源一号卫星升空的时刻,记者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巴西专家驻地,见到了巴西空间研究院副院长、项目总经理桑塔纳先生以及项目管理组组长雷蒙多先生。两位宇航界资源专家十分兴奋地谈起多年来中巴合作研制资源一号卫星的亲身感受和体会。80年代末期,中巴两国签署联合研制地球资源遥感卫星议定书之时,西方航天大国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桑塔纳先生说,事实作了最好的回答,我们的卫星即将亮相,它将给国际宇航界一个很大的震动,向世人说明,发展中国家间开展高科技合作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取得…  相似文献   

16.
资源卫星及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安嘉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获得的对地观测数据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科研活动、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之中。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卫星遥感及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地球资源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颗巴西小型科学应用卫星也同时搭载升空。这是我国与巴西在航天技术领域的首次合作。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总质量为1540公斤,轨道高度778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工作寿命2年,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评估森林储量、农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灾害及评估灾害损失;勘测地下资源,监督资源的合理开发;监测空间环境,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任务,将"中巴地球资源" 04A星及8颗小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巴地球资源" 04A星是由中国和巴西两国合作研制的第6颗地球资源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院共同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中高地球轨道(MEO)卫星用于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TFT)时的卫星运动所引入的误差进行了研究,并对IGSO和MEO卫星应用于TWSTFT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推导了TWSTFT中的卫星运动误差公式,并利用两行根数(TLE)对目前在轨的IGSO和MEO卫星的运动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0.
温岚  屠兰君 《航天器工程》2002,11(2):131-14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首发星(FM1)目前已圆满达到两年的设计寿命,为探讨卫星在轨继续正常运行的潜力与能力,本文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入手,对CBERS-1卫星(FM1)进行了在轨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