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复合推进剂中的降速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燃速测量、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草酸铵、碳酸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等添加剂对AP/HTPB系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几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使推进剂燃速降低,其原因是添加剂促使AP的分解峰温向高温方向移动以及使AP分解的活化能增加。不同添加剂的影响机理有所不同:草酸铵的分解产物阻碍AP低温、高温分解,从而使AP分解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碳酸锶和AP分解产物高氯酸反应产生不易分解的高氯酸锶使AP分解峰温升高;同时由燃速测试结果发现,在压强大于5MPa时,碳酸锶/草酸铵、碳酸锶/草酰胺产生协同作用,使推进剂降速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碳酸锶与草酰胺的组合,不但使推进剂燃速降低明显,而且压强指数的降低幅度也最大,是一种良好的复合型降速剂。  相似文献   

2.
硝胺/高氯酸铵/丁羟推进剂高压燃烧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国林 《推进技术》2003,24(6):571-572,576
研究了低铝含量(5%)的NA(硝胺)/AP/HTPB推进剂高压(15MPa~22MPa)燃烧特性。结果表明:二茂铁衍生物(RMT)能大幅提高推进剂燃速和降低高压燃速压强指数。随着RDX含量(15%~35%)增加,推进剂燃速基本不变;而HMX(15%~30%)含量增加,燃速呈降低趋势。提高配方中RMT含量、细AP的含量或采用RMT,铬酸盐组合催化剂的方法都可将NA/AP/HTPB推进剂高压压强指数降低到0.45以下。  相似文献   

3.
AP/RDX/HTPB复合推进剂燃速特性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朱慧  刘文元 《推进技术》1997,18(4):75-79
考虑了AP/RDX/HTPB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的含量、配比和粒度对推进剂燃面结构及燃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氯酸铵/硝胺复合推进剂的“双区”稳态燃烧模型。两区所占的面积比由两种氧化剂的数密度之差决定,这样可同时反映这类推进剂中两种氧化剂配比和粒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AP/RDX少烟推进剂的燃速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种添加剂对少铝RDX/HTPB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硼氢化合物、活性碳、碳氢化合物以及铁的化合物等均对燃速催化不明显,但Cat.3却能大幅度提高少铝RDX/HTPB推进剂的燃速,7.0MPa下燃速提高幅度近40%。  相似文献   

5.
张仁  胡景发  王锐鑫  王凤泰 《推进技术》1988,9(6):48-53,71,72
本文研究了RDX/AP配比对其HTPB复合推进剂爆温(T_v)、燃烧产物中HCl含量、燃速和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探索了叔丁基二茂铁、铬酸铅等添加剂对RDX/AP丁羟推进剂燃速的催化效果.应用单幅摄影、中止燃烧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技术对其结果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Al/AP/HTPB推进剂和储氢合金/AP/HTPB推进剂,并对它们进行了DSC,PDSC,爆热和燃速测试.DSC和PDSC测试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对AP/HTPB推进剂的凝聚相反应有催化作用,在0.1MPa和5MPa下,使其凝聚相主分解温度分别降低21.67℃和15.67℃,凝聚相反应热分别提高105.97%和21.87%;爆热测试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对AP/HTPB推进剂的气相反应有催化作用,使气相反应热提高4.74%;燃速结果表明,储氢合金可以提高AP/HTPB推进剂的燃速.进一步研究表明,A1/AP/HTPB推进剂和储氢合金/AP/HTPB推进剂的燃速与爆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结出了燃速-爆热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硝胺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洪昌 《推进技术》1989,10(6):38-45,72
本文讨论了硝胺炸药RDX、HMX的热分解及其对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P/RDX(HMX)/HTPB(PU)/Al体系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预估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常压热重法、高压差热分析、夹心件中断熄火燃烧实验及SEM观察和XPS分析等多种实验观测手段,初步研究了一种能有效地降低HTPB/AP复合推进剂压强指数的含铜有机络合物(TP)的作用过程。研究表明,TP通过促进氧化剂AP的高温分解过程促进推进剂的燃速;TP的作用效果与这种化合物的耐热性和燃烧过程中各种产物的性质有关。对典型催化剂TP的研究结果为筛选燃速催化剂和进一步研究燃速催化机理提供了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纳米催化剂的分散技术,设计并制备了由惰性组分和纳米颗粒铜铬氧化物(CC)组成的一种纳米结构催化剂(ns-CC)。研究了铜铬氧化物前驱体铬酸铜铵(CAC)的热解条件对纳米结构催化剂中CC晶粒尺寸的影响。XRD分析结合TEM观察表明升温速率增大,粒径变小,但保温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对晶粒的影响不明显。ns-CC对AP催化热分解结果显示加入少量的ns—CC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提前95℃,且大幅增加AP的表观放热量。在RDX/AP/Al/HTPB推进剂中,添加0.5%的ns—CC和普通CC时,6MPa下燃速由基础配方的6.31mm/s分别提高到8.82和8.69mm/s,4~10MPa范围内压力指数由基础配方的0.35分别升高到0.38和0.49。初步研究表明,ns-CC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值得深入研究的推进剂燃烧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宽使用温度范围的丁羟高燃速推进剂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国林  尹瑞康  刘爚 《推进技术》2001,22(2):162-164
研究了细AP含量、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DOS)含量和键合剂LW1等因素对HTPB/IPDI高燃烧推进剂-55℃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一个使用范围广(-55℃-+70℃)、综合性能优良的丁羟高燃速推进剂配方。该推进剂除具有能量高、燃速高等特点外,还有优良的力学性能。70℃最大抗拉强度(σm)蒺、MPa,25℃,70℃最大伸长率(εm)大于45%,-55℃时的伸长率大于30%。  相似文献   

11.
AP/HTPB推进剂凝聚相反应对燃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张仁 《航空动力学报》1991,6(2):115-117,190
W.G.Schmidt[1]和K.Kishore等人[2、3]从推进剂实际燃烧过程发生在气相,而推进剂组分相对又不挥发的观点出发,得出在固相中必定要先发生一系列产生气态产物的凝聚相反应的结论。由于气相反应比凝聚相反应快得多,因而得出凝聚相反应是推进剂燃烧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2.
纳米碳酸盐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纳米碳酸盐对丁羟三组元、丁羟四组元、低燃速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盐使丁羟三组元推进剂在高压(10~18MPa)和低压(4~10MPa)段的压强指数降低到0.2以下,同时使燃速明显降低;使丁羟四组元推进剂在高压段(10~18MPa)的压强指数降低到0.26左右;使低燃速NEPE推进剂的的压强指数(4~9MPa)从0.77左右降至0.55以下。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添加该纳米碳酸盐是降低复合推进剂压强指数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少烟推进剂中新型复合多功能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朱慧  张仁  彭网大 《推进技术》1993,14(6):57-62
利用多种实验手段,考察了四种新型复合多功能添加剂对AP/RDX/AL/HTPB少烟复合推进剂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实验及分析证实,C-2和C-1两种复合多功能添加剂能显著改善少烟复合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低温力学性能,同时还能提高推进剂燃速,是两种良好的多功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催化剂及加入方法对HTPB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热重分析(TG),差热分析(DTA)、高压差热分析(HPDTA),对三种催化剂(亚铬酸铜C,C、铜的有机络合物TP和铜、铬、铅盐的混合物TX)、催化剂和胶的混合物、催化剂和高氯酸铵(AP)的混合物、催化剂与AP的共同结晶物(简称共晶)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还对配方相同,仅催化剂加入方法不同的HTPB推进剂及不同部位、不同方法加入催化剂的AP-HTPB夹心件作了燃速测试.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对AP的凝相放热反应均有加速催化作用:在AP结晶中加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于以混合方法加入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进而对其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NiO/CNTs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ray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比表面积分析仪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NiO/CNTs复合粒子对AP及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NiO/CNTs复合粒子结晶好、包覆均匀、比表面积大。NiO/CNTs(nNiO:nCNTs=1:4)复合粒子可使AP和AP/HTPB推进剂的高温分解峰温分别降低了92.24℃和42.2℃,使总表观分解热分别增加了1 086 J/g和730 J/g,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纯纳米NiO和纯CNTs。碳纳米管的独特结构和载体支撑作用是NiO/CNTs复合粒子的催化性能强于纳米NiO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Al/高氯酸铵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了Al/高氯酸铵(AP)复合粒子,并用TEM,SEM,XRD和ICP对其进行了表征。首先对复合粒子的热分析进行了DTA测定,并用相同比例的简单混合物来作对比;然后选用三组推进剂样品进行DTA测定,在每组样品中分别选用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和纯Al粉来作对比。结果表明,将Al粉与AP进行复合处理后,Al粉对AP的热分解有了一定的催化作用,而相同比例的Al粉和AP简单混合物中,Al粉对AP的热分解无明显催化作用;与加有纯Al粉的推进剂样品相比较,添加有Al/AP复合粒子的推进剂样品高温分解峰温降低,总放热量大大提高。这表明Al粉与AP的复合处理能显著提高AP与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杜廷发  刘俊峰 《推进技术》1991,12(2):73-77,88
用热分析-气相色谱联用技术(TA-GC)定量考察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第一失重阶段热解的主要气体产物,比较了相同色谱条件下,不同热解温度与不同升温速率对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证实了HTPB中端羟基对其热解无明显影响,表明聚丁二烯的热解模型可用于HT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