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天飞机机队中的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将于1983年3月初在肯尼迪角首次发射,承担今年的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工作飞行。与此同时,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经过四次试飞和首次工作飞行之后,将暂停飞行做某些修改,准备今年9月进行第九次工作飞行。挑战者号不是空间计划中的“新兵”。它在1979年初完成的一项长达一年之久的结构试验计划里起了重要作用,在该计划中它论证了航天飞机的设计和技术。挑战者号与哥伦比亚号外观上的一个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1年11月2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8时44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任务代号为STS-44。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4次飞行,航天飞机计划中的第7次夜间发射,第8次专用军事发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以及1991年航天飞机第6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参加飞行的机组人员有:飞行指令长弗雷德里克D.格雷戈里空军上校(50岁),驾驶员特伦斯T.亨德里克斯空军上校(39岁),飞行任务专家詹姆斯S.沃斯陆军中校(42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经过四次试飞之后,按预定计划干11月11日上午七时十九分从卡纳维拉尔角顺利起飞,开始了其第五次也是第一次商业飞行。这次飞行历时了五天之久,除了因航天服出故障宇航员未能到舱外活动外,其它都按原计划顺利进行。11月16日下午十点三十四分,航天飞机安全返航,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把两颗通信卫星——美国的商业通信卫星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经过8天的轨道飞行,已于3月30日东部时间上午11点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靶场安全着陆。这比原定返航时间推迟一天。推迟的原因是由于29日白沙靶场风沙弥漫,能见度为零,恶劣的天气迫使航宇局作出推迟返航的决定。航天飞机第三次试飞的时间比前两次试飞的总和还要多一倍。尽管在飞行过程中曾遇到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这次试飞是相当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初夏 《国际太空》1989,(7):26-26
美国从1972年正式开始研制航天飞机,原拟1979年试飞,由于主发动机和防热瓦遇到技术问题,推迟到1981年4月才试航,到1988年底共飞行27次,其中第25次航天飞机爆炸,有7名字航员遇难,耗资100亿美元。苏联从1978年也开始研制航天飞机,据苏联声称,10年时间耗资也达100亿美元,只有1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于1988年11月15日首次作了自动控制无人飞行,而美国的100亿美元包括制造5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创业号是作再入大气试飞,投入实用的只有4架,每架造价10亿美元,现已增加到17亿美元。下面列表将苏美航天飞机设计指标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6.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0年1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18时48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37次飞行及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第7次飞行。这次飞行是自1985年开始执行的用航天飞机施放秘密军事载荷计划的第7次,也是最后一次飞行。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施放一颗多用途军事卫星。这颗卫星按照其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第69次飞行的任务代号为STS-71。STS-71飞行任务具有两大历史性纪念意义:一是美国航天计划中第100次载人航天发射;另一是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STS-71是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4次飞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8.
美航宇局发现号航天飞机从1984年4月以来,共飞行了14次;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1985年10月起飞行了12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1983年4月到1986年1月飞行了10次;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1981年4月迄今飞行12次。奋进号航天飞机从1992年5月(STS-49)开始试飞到1992年9月进行了两次飞行。从1984年4月至1992年9月有5架航天飞机,以后由奋进号航天飞机补充爆炸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目前仍是4架。在8年中共飞行50次,只有一次爆炸,牺牲了7名宇航员(其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1月12日至-1 4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飞行。这次飞行的发射日期因故推迟两、三次,飞行时间也由原定的124小时缩短为54小时,但飞行结果却令人非常满意。航宇局认为这次试飞是成功的,完成了预定任务的百分之九十。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架两次进入轨道,两次安全返回地面的宇宙飞行器。第二次试飞的成功,证明航天飞机是一个可以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10.
宗河 《国际太空》2008,(5):32-36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3月11日02:28,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执行STS-123飞行任务.完成任务后,它在3月26日安全返回地球.这是航天飞机122次飞行中第30次夜间发射,也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第2次夜间发射(第1次是在2006年),还是2008年计划实施的美国航天飞机6次"国际空间站"建造飞行任务中的第2次.截至2010年年底,航天飞机还要执行12次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徐菁 《太空探索》2011,(8):22-23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8日11:30(北京时间23:3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STS-135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135次飞行,阿特兰蒂斯号第33次飞行,航天飞机第37次用于"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和维护,也是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  相似文献   

12.
航宇局告诉国会,航天飞机的首次试飞时间定于1979年9月28日。并宣布,航天飞机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为1981年2月,即首次试飞17个月之后。此间,航天飞机将用14个月进行轨道飞行试验,其余3个月作为保险系数,以防止航天飞机在试飞阶段出现的意外故  相似文献   

13.
第四次航天飞机试飞中携带的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载荷——低温红外辐射仪(Cirris)试验未获成功,原因是该仪器观测窗口上的镜头防护罩没有打开。航宇局和空军的航天飞机管理人员曾考虑派飞行指令长马丁利穿宇宙服到载荷舱内人工打开防护罩。但由于担心这项未在计划内的机外活动会影响整个紧凑的飞行日程,所以上述想法被放弃了。两名宇航员使用遥控机械臂轻轻拍打该仪器,希望拍打产生的振动会使防护罩打  相似文献   

14.
简讯     
1985年9月以前航天飞机飞行次数减少到33次据合众社华盛顿6月2日电:美航宇局最近宣布,由于预算削减和设备的不确定性,该局已将航天飞机原计划到1985年9月以前的飞行次数减少了14次,即从原计划的47次飞行减少到33次,时间从今年9月30日第二次试飞开始到1985年9月为止。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美国的“国家目标”是要把人送上月球。七十年代,美国的重点计划是发展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八十年代,继航天飞机计划之后,建造永久性空间站是合乎逻辑的第二步。两种方案之争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已进行了四次试飞,整个试飞计划已告结束。预计,今年11月航天飞机将正式投入使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2):19-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1月16日14:28(北京时间11月17日02:28),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是航天飞机的第129次飞行,第31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也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31次飞行,航天飞机2009年第5次、也是最后1次飞行。STS-129任务之后,航天飞机在退役前还有5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国第三次航天飞机试飞标志着一个新的几十亿美元空间竞赛的开始,但这次的竞争是在许多商业公司之间进行的。迄今,载人飞行主要是以纯科学和军事为目的。唯一的主要的商业应用是通信卫星。但可重复使用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四次发射被科学家们看做为空间新时代的开始——轨道飞行的奇迹与现代工业实际结合起来了。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结合可能会使技术发生梦想不到的进  相似文献   

18.
1993年4月2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50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50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5次飞行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55。这次飞行是第二次德国专用的“空间实验室”飞行,即Spacelab-D2。(1985年10月30日~11月6日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61-A飞行完成了Spacelab-D1任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航天飞机货舱中的加压的“空间实验室”内进行88项实验。这些实验分别由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丹麦、比利时、荷兰和美国设计,其中约40%为医学和生命科学实验,为进行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19.
1989年8月8日美国航天飞机第28次飞行任务由最早的一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执行。这是1988年9月恢复航天飞机飞行以来的第5次,也是第3次国防部军用飞行,还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8次飞行(第128次飞行任务STS-28在STS-29和STS-30之后进行——编者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和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一样作了250项改进,  相似文献   

20.
美空军和战略防御计划(SDI)局,利用发现号航天飞机的“任务39”飞行进行首次载人星球大战计划(SDI)的实验。该实验是收集洲际间弹道导弹(TCBM)探测用敏感器所需的数据。航天飞机进行军事空间实验任务这还是第一次。过去航天飞机的军事飞行,主要是发射大型军事卫星。原计划3月g日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现因控制用的舱门龟裂而延期。“任务39”飞行的目的有:研究红外线和紫外线敏感器能否检测出放至外层空间的气体;在识别核弹头、火箭排气和伪装物方面,确定采用多长波长的敏感器为最佳敏感器;用同样的敏感器收集观测地球上层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