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Solow的总量生产函数为数学模型,以上海航天系统为实例,根据统计数据定量地研究了航天技术产业对上海航天部门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现实和可能的经济效益,揭示和论证了航天技术创益方式的特殊性和航天技术经济效益的宏观性.分析了航天技术广泛的社会应用和扩散,以及航天产业给我国宏观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面对世界潮流提出发展对策,指出发展航天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卫星应用》2008,16(2)
卫星应用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航天领域高技术与商业市场充分融合的代表性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介绍了航天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概况: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利用我国发射的通信卫星,开展了通信、广播、电视转播、图片文字传真、报表传送、电视教育等业务,改变了边远地区通信难、收视难的状况,促进了我国电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利用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所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国土普查、地质调查、矿产勘探、地图测绘及森林草原调查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航天产业推广、移植航天科技成果,研制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电子、机械、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不断向新的技术高度进军,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7,(7):47-47
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是推动航天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如何更好的为航天工业服务,促进天地一体化建设,形成更加广泛的航天电子信息产业链,推进航天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业航天运输及使能产业(CST&EI)是商业航天运输及其带动发展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是航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CST&EI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搜集相关数据对美国CST&EI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靳颖 《卫星应用》2013,(5):32-35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带动众多科技学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和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载人航天所形成和带动的相关产业推动了太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把载人航天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航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各航天国家对航天的投资都在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以下,但目前在轨道上工作的300颗卫星,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占全世界国民总产值的2%。航天技术几乎可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催化其更新,促进其发展,为其所利用。航天技术可以带动基础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它的经济效益特点是“投资在政府,收益在社会”。正因为如此,航天技术一直在发展壮大,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7,(7):21-23
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衍生影响。以2004年的情况为例,美国商业航天产业直接经济影响超过166亿美  相似文献   

10.
一 航天技术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应用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逐步成为促进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发展航天技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紧固件越来越受到业内重视。聚焦世界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国际航空航天工业发展情况、国外航空航天紧固件产业布局、主要供应商情况、发展现状及新产品开发进行叙述。分析了国内航空航天紧固件选材、种类及产品型谱,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航空航天紧固件在新产品研发、市场准入、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未来国内航空航天紧固件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理化特性和工程技术应用进行简要叙述,例举了近些年国内外该领域的科研动态,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MMC)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d the Comprehensive AeroSpace Index (CASI), a financial index aimed at represent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aerospace industry. CASI is build upon a data set of approximately 20 years of daily close prices set, from January 1987 to June 2007, from a comprehensive sample of leading aerospace-related companies with stocks negotiated on the New York Exchange (NYSE) and on the over-the-counter (OTC) markets. We also introduced the sub-indices CASI-AERO, for aeronautical segment, and CASI-SAT, for satellite segment, and consider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These three indices are compared to others aerospace indices and to more traditional general financial indices like DJIA, S&P500 and Nasdaq. Our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CASI is an index that describes very well the aerospace sector behavior, since it is able to reflect the aeronautical segment comportment as well as the satellite one. Therefore, in this sense,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presentative index of the aerospace sector. Moreover, the creation of two sub-indices, the CASI-AERO and the CASI-SAT, allows to elucidate capital movements within the aerospace sector, particularly those of speculative nature, like the dot.com bubble and crash of 1998–2001.  相似文献   

14.
航天多光谱遥感器是对地物信息进行多谱段探测的,通过各谱段信息计算确定地物目标、状态等为国民经济服务。遥感器系统响应均匀性直接影响着遥感数据的判读,文中分析了系统响应均匀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系统响应均匀性指标分配依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一亮 《上海航天》2006,23(6):61-64
介绍了科学发展观对国防军工建设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等发展要求。在分析当前国防军工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军工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一个大系统中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国防军工领域中民用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和经济领域中国防军工经济效应的最大化,鼓励国防军工人才和民用科技、工业人才参与民用领域建设和国防军工建设,以及推动建立以产业链、效益链和能力链为核心的“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国防科研生产机制等措施,并就国防军工建设的观念、管理机构设置、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规划与产业政策、后勤保障等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航天容错计算机(CPU)容错的一种硬件设计方案。这种方案采用四台CPU的冗余来实现CPU的自检测,以达到CPU容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技术基础的内容,提出了在现代新技术条件下中国航天工业技术基础必须全面,深入地开展CAD/CAM的应用,普遍采用航天器一体化设计生产框架、开展并行工程的试点等八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Space Policy》1988,4(3):221-228
Space technology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benefits to humankind, although more for developed th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author addresses the role of space technolog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ow they can choose and develop national space systems for their maximum benefit. International bodies can help them to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s through a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高层次设计和FPGA技术在航天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层次设计方法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及其在航天控制系统小型化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和在未来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潜在电路分析技术及在航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潜在电路分析(SCA)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法,以及在我国航天控制系统中的初步研究成果,以期引起重视,推动这项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