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恐龙的英文名词Dinosaur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最初是由英国的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在1842年创建的,“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指的是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后来,随着恐龙的大量发现以及对恐龙的深入研究,恐龙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恐龙不但是已经灭绝的、巨大的远古爬行动物,而且是能直立行走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家最近根据对部分恐龙化石的化学分析,发现了植物杀害这种史前动物的证据。他们选取了五十多个埋藏在四川盆地中部、北部和南部的侏罗纪不同时代的恐龙化石样本,并对照同时代的鱼类、龟类及植物化石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存在微量元素异常。主持这项工作的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馆长李奎说:“这些恐龙骨骼化石中砷、铬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偏高,有可能是恐龙生前过多食高砷、铬植物,新成代谢使砷、铬沉淀在骨骼中的结果。”对恐龙化石埋藏地的植物化石研究表明,植物化石中含砷量也非常高。砷即是砒霜,过量摄入会导…  相似文献   

3.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2,(11):6-7
【2012年9月24日】 [生命]大家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奥尔森和地质学家丹尼斯·肯特研究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从此进入恐龙时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人员认为。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但恐龙从什么时间开始变成鸟的呢?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进行的挖掘活动中,研究人员有了新发现.证明恐龙可能在其存在的非常早期的阶段,即2.4亿年前,便长有羽毛。化石记录清楚地表明,鸟类的祖先就是恐龙的一种。鸟类在大约6600万年前从可能由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大灭绝中幸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张有祥众所周知,数千万年以前,恐龙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突然间灭绝殆尽。多少年来,科学家们就其原因提出了数十种假说,但都无法令人完全信服。不久前,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两种全新的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推断。恐龙灭绝于癌病变:美...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14,(6):5-5
考古学家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恐龙家园石树沟找到了一具翼龙化石。这只翼龙生活在1.62{Z~年前,可能是最古老的翼龙。他们将其命名为Kryptodrak On Progenitor。这种被称为翼龙的可飞行爬行动物的分支成员后来变得十分巨大,例如风神翼龙,它的翼展约10.5米,相当于一架F-16战斗机的翼展。石树沟的流沙底下埋藏着大量的恐龙化石,是著名的“恐龙坟墓”。不过翼龙不是恐龙,它和恐龙的生活年代相同,灭绝时间也差不多,身上长毛,是温血动物。  相似文献   

7.
复原恐龙     
恐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研究得最多的一种史前动物。它大约在2.2亿万年前出现于地球,并在侏罗纪完成爆炸性演化,由于物种大量分化,最终发展成为丰富的多样性的大种群,成为雄霸地球的生物。白垩纪末期恐龙突告消失,近几个世纪,随着世界各地挖掘恐龙化石工作的不断进行,恐龙的面目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8.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因为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于它们自己的屁。道理似乎很简单:恐龙吃了大量的有机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屁,这些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大量的恐龙产生大量的屁,这就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地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大温室,  相似文献   

9.
铁文霖 《飞碟探索》2012,(11):53-53
在恐龙灭绝后的3500万年里,陆生哺乳动物的体形日趋庞大。在大约3000万年前,它们的体重达到了15吨,且体重的增长也趋于平缓。人们开展了一项全面的研究,首次对世界各地大型化石的尺寸进行了比较。这项研究表明恐龙的灭绝引发了哺乳动物身型的骤长,后者历经劫难,最终占据了所有大陆。研究显示,在6500万年之前,随着恐龙的灭亡,全球的陆生哺乳动物全都不约而同地顺应了周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12):63-63
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首次展出在北美发现的最小恐龙的化石。这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土的恐龙化石,是在最近才被科学家辨明和命名的。该博物馆展出这四具恐龙的化石,包括它们的头骨、脊椎、前肢和腿骨的碎片。科学家说,这个名为“Fruitadens Haagarorum”的恐龙,大约生活在1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它的体重不到900克,站起来也只有10厘米高,  相似文献   

11.
双重厄运?     
彗星撞击后引发的火山爆发也许推动了恐龙末日的到来。恐龙灭绝迄今已有6500万年,但有关是什么扼杀了恐龙的争论已持续至今,并各执一词。1999年1月中旬,随着科学家对两种更新理论的争鸣,有关恐龙的大辩论又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尽管两种提法都认为这一近乎寓言中巨兽及其他诸多物种的“逊位”,是由一个巨大流星或彗星的撞击引起的,但对撞击爆炸的灾难性后果却各抒己见。一派认为,撞击扬起的岩屑形成硫酸云,在笼罩地球、涂炭生灵的“裹尸布”中起主要作用。另一派则认为,这一天体撞击亦引发了地球上相反区域剧烈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08,(2):F0002-F0002,1,2
风景优美的大金湖中是否存在着一头体形庞大、力大无比而且食量惊人的怪兽?这种怪兽到底与史前生物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大金湖附近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恐龙的骨骼甚至足迹的化石证据,因此专家推测大金湖周围即使是在远古的白垩纪也没有恐龙群落。因此.水怪是恐龙的说法不攻自破。陈欣在泰宁县旅游局工作,他对湖中出现水怪的事情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近亲陈瑜编你相信在感恩节时你大嚼大啖的火鸡是恐龙的近亲吗?研究恐龙演变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3个新的证据来推断我们今天所见的鸟和10亿年前漫步在地球上的恐龙有着联系。抱着挖掘证据来证明“龙鸟”理论的希望,一队来自纽约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近日提出,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所致。齐基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他认为,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进而使陆地气候发生变化,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他说,如今海底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影响有目共睹,只是其影响程度相对于当年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要小了许多。齐基说,格陵兰过去曾被植被所覆盖,但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造成了寒冷洋流流经格陵兰,使之成为冰雪覆盖的大地。由此可以看出,海洋水温的变化影响巨大。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较为公…  相似文献   

15.
汪凤 《飞碟探索》2014,(6):55-55
当几乎所有的恐龙于6500万年前灭绝时。有一种生物幸存了下来,那就是鸟。今天。有1万种这样的鸟类。是最具多样性的四肢动物。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为什么鸟类能够如此成功地延续:在其他恐龙消失之前,乌的数量也开始减少。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强盛时代.恐龙依靠自身的优势生活在广泛的地球生物圈内,称霸了地球达1.5亿年之久.然而,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恐龙,却在6500万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场灾难使某些生物伴随着恐龙一起灭绝了.但是仍然有数以千万计的生物在生存着、发展着,这就恰恰说明了恐龙  相似文献   

17.
从生命的演绎说恐龙灭绝吴俊善地球的形成和演变1.地球形成我们要想明白地球上的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就必须从地球上的生命的演绎过程说起。我们知道,星云学说已经确立,地球的历史就是地球的冷却史也就应当随之确立了。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随着地球上的气候演变而诞生的,...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3月22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声称,长期以来人们将恐龙分为鸟臀目(如剑龙)和与之相对应的蜥臀目(如腕龙和霸王龙),而这种分类以后恐将不再适用。在其他众多的对恐龙家族系谱提出的改变建议中,长颈食草性恐龙和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如腕龙),与两足食肉性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之间的关系也不再像之前的分类中那样密切了。托马斯·霍尔茨,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一名研究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19.
大啖恐龙肉     
蔡宙 《飞碟探索》2005,(4):32-32
人们对早期哺乳动物的印象是一些像老鼠或鼩鼱大小的生物,在恐龙的阴影下躲躲藏藏,害怕被这些可怕的晰蜴撕裂吞食。不过现在看起来那些猎物有时也会变成猎食者:新发现的化石显示,在一只哺乳动物肚子里有一只恐龙幼仔,这是第一个揭露这种捕食现象存在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发现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据悉,该足迹群是中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侏罗纪早期蜥脚类足迹群,对了解中国侏罗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蜥脚类恐龙是著名的恐龙分支,在各大陆都有发现(包括南极洲),具有小型头部、长颈部、长尾巴以及粗壮的四肢。蜥脚类恐龙是目前已知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包括雷龙、腕龙、梁龙等。侏罗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