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于20世纪发射的航天器中,对地观测卫星占一半左右。通过这类卫星的研制,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尤其是卫星光学遥感技术已由胶片回收型发展到光电传输型,从可见光遥感发展到可见光-红外遥感。本文将从中国于20世纪发射的光学型对地观测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以及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这三个方面,回顾中国在卫星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成立于1968年8月16日,是我国航天器总体领域最多、专业技术最齐备的空间飞行器研制总体单位,承担着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三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代表的近百颗星船研制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对地观测数据、尤其是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需求巨大,仅在"十一五"期间涉及到对地观测数据的重大工程总投资就达到2000亿元。但是中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获取仍然依靠依赖航空遥感系统和国外高分辨率卫星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因此,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现有的对地观测系统稳定服务基础上,利用10到15年时间建立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中国政府在200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分辨率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在20世纪发射的返回式航天器和光学型对地观测类卫星、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和建成的卫星对地观测信息应用系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返回与遥感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充分调研了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的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结合其发展过程与现状,重点从观测需求、卫星性能、卫星系统模式以及研制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其技术发展特点,为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技术的战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天侦察和测绘是战略武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航天侦察和测绘相机是对地观测卫星的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8,(4):45-47
印计划发射太阳研究卫星;下一代“铱”星有望用于对地观测;“哥伦布”船安装到空间站上;英公布民用航天战略;英美提出联合开展无人探月  相似文献   

8.
《卫星应用》2015,(3):1
遥感卫星"站得高,望得远",将人类的视角引向宇宙的高度。"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近年来,卫星遥感产业发展迅速,各航天大国对于遥感卫星的投入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和商业公司开始拥有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新兴力量的加入,有望降低数据和服务价格。同时,技术的融合,推动着遥感企业的发展变革。  相似文献   

9.
于喜海 《卫星应用》2001,9(1):23-26
阐述了法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就,分析了法国在对地观测卫星方面的一贯政策和成功因素,指出研制小卫星已经成为法国卫星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外航天侦察相机和测绘相机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天侦察和测绘是战略武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航天侦察和测绘相机是对地观测卫星的有效载荷。 该文将简要介绍国外航天侦察和测绘相机发展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12,(1):6-13
(2011年12月)前言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航天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  相似文献   

12.
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叶培建一、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系统对地观测卫星一般分为返回型和传输型两种,本文着重介绍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的民用。传输型对地观测卫星必须构成一个“系统”才能进入实用状态。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系统这...  相似文献   

13.
《卫星应用》2004,12(4):38-38
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第18届全会16~18日在北京举行。世界各国负责对地观测的相关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官员以及专家学者600多人参加会议,交流全球对地观测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探讨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本届全会主席、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开幕式上说,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综合协调的对地观测系统,以共同提高对地观测能力和效率,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这是对地观测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1(4):4-4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7月4日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于7月2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空间科学及其前沿,空间技术及其前沿,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空间计划,以及对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研究等领域开展战略性科技合作,并希望在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以“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协同创新、共同提高”为原则,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促进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结合,共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外对地观测微纳卫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英国、日本、阿根廷、芬兰等国的典型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从系统的发展目标、系统构成、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以及系统(卫星)的主要性能和技术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中可看出,微纳卫星可获取亚米级分辨率的光学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使微纳卫星的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对地观测系统微纳卫星的数量从数颗、几十颗到数百颗,组网卫星的数量多,能够高频次地获取所观测目标的信息。经比较、分析与归纳,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呈现出中分辨率与高分辨率协调发展,主动观测方式与被动观测方式全面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以及微纳卫星对地观测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赵屾 《中国航天》2007,(1):14-14
未来5年,我国将发射资源02B、03、04星和环境减灾星座A、B、C星等6颗陆地观测卫星,从而建成更为完善的国家对地观测体系。这是2006年12月14日召开的庆祝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15周年暨用户大会上传出的信息。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长期关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30日,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发星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8.
纵览对地观测卫星与载人航天领域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系统应用的角度,评述空间磁记录器的特性,简介各种典型空间记录器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磁光盘、固态存储技术在空间的应用,展望了国外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数据存储要求与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863—308)主题“九五”期间对地观测领域的研究成果,侧重介绍并描述了机载对地观测系统、星载对地观测系统、前沿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城市、农业、环境、灾害、资源和西部地区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20.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今天对外公布"高分一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据了解,"高分一号"卫星工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未来将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