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44-544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11月23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1):2-F0002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国内首个由3家单位联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立了4个研究方向,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分实验室)承担其中的两个研究方向: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技术;可靠性与环境模拟、加速试验与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方针,发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对外交流和学术研讨平台作用,重点实验室在2012年度6-7月份持续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624-624
11月8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重点实验室)联合邀请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陈笃行教授来访并作学术报告。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深圳东方红卫星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兄弟单位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77-577
为贯彻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11月30日,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与四川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2,21(4):67-67
据新华网2012年6月12日报道,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等中国科研人员与德国有关专家合作实验,实现了具有高读出效率及长存储寿命高性能量子存储。该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将长存储寿命和高读出效率在单个存储器内部结合起来,向可升级长程量子通信及可升级光学量子计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8日~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举办的第11届等离子体离子注入与沉积国际会议暨第17届粒子束表面改性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8.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本刊主办单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国内首个由三家单位联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底通过上级单位的现场考察,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9.
郝宁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信息网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环境工程与可靠性专业组2012年学术交流会于9月21日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会议由网长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暨航天第八专业信息网2012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于10月21在重庆召开,会议由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主办,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协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总装备部联合下发文件,正式批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项目立项,并确定了如下4个研究方向:(1)可靠性与环境模拟、加速试验与验证技术;(2)软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7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京联合举办"华南大陆边缘地球科学——中微子科学交叉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60多位地学专家与粒子物理学家一起探讨这个新兴交叉课题。地球内部的放射性铀钍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驱动地球演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1月12日至14日,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对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试运行评估。评估专家组先后对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  相似文献   

14.
正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与评价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碰撞研究中心协办,《航天器环境工程》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信息网学术研讨会"于8月26日~8月30日在辽宁丹东召开。会议由副网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网长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17日~18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器环境工程》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空间真空热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高端论坛在广西阳朔胜利召开。此次论坛面向“十二五”航天重大工程需求,旨在探讨空间真空热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总结40多年来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研制的经验,为满足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精心策划和认真筹备,2014年以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全面幵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深度融入国际学术合作,有力推动了实验室向国际舞台迈逬的步伐。2014年7月一2015年1月间,实验室完成4次智力引逬计划项目,分别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邀请7位专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培训研讨、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获得了在空间环境探测与模似、环境效应与防护、新型空间材料应用等方面先进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將为实验室"十三五"发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21(1):42-42
据中国航天网2011年12月12日报道,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钱学森伟大爱国精神和科学探索创新精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命名了“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将建立和不断完善开放融合的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按照国家实验室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航天科技领域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造就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交流国内超高速碰撞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研讨当今国内外超高速碰撞领域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超高速碰撞技术研究与动能武器、空间碎片防护等工程应用的融合,为"十三五"规划提供有力支撑,经第二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筹备会议和学术委员会讨论,并征得装备发展部和国家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同意,拟于2016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第二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会议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火星科学实验室"为例,对火星进入、下降和着陆(EDL)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简要介绍了"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需求和遇到的技术挑战;然后,详细说明了相应的对策以及具体技术方案,并针对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列举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最后,对"火星科学实验室"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