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采用悬臂梁弯曲试验法对两种不同含碳量的D406A钢的应力腐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从冶炼工艺、机械性能、组织结构、显微断口几方面分析了该钢的抗应力腐蚀开裂特性,为该钢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应用,提供了抗应力腐蚀破坏可靠性数据,并为该钢提供了制定壳体热处理工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 D6AC 钢助推器壳体的试制工艺,对该钢的冶炼方法与其性能的关系、强力旋压工艺、锻造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和机加工工艺等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D6AC 钢可以满足该助推器壳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恒电位、恒载荷和动电位、恒载荷两种试验方法对406钢应力腐蚀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位是影响406钢应力腐蚀敏感性及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避开406钢的敏感电位及外加电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30CrMnSiA钢大直径薄壁燃烧室壳体热处理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室壳体的直径和长度变化主要受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影响,且组织应力的作用大于热应力,导致热处理后直径缩小,长度在一定范围变化。燃烧室壳体椭圆度及母线直线度主要受吊装方式、壳体焊接质量、油冷时壳体入油速度等工艺方法影响,采取专用工装,可以校正燃烧室壳体椭圆度及母线直线度。  相似文献   

5.
前言 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加工工艺直接关系到发动机以至火箭导弹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近三十年来,美国大型固体发动机超高强度钢壳体的加工成形和连接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不断演变,渐趋成熟。本文拟从导弹或助推器的发展对壳体加工的影响,简介各种成形和连接工艺的应用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前言 D6AC与406钢都是低合金超高强度钢。D6AC钢是美国的一个应用历史较长的成熟的钢种,采用真空熔炼、淬火后高温回火的D6AC钢,已成功地用于制造“北极星”、“民兵Ⅱ”、“大力神Ⅲ”以及航天飞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我国仿制的D6AC钢系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加电渣重熔,淬火  相似文献   

7.
选用 D6AC 研制壁薄、长径比大的高压燃烧室壳体。为保证壳体具有高的强韧性能和尺寸精度,根据 D6AC 钢在500—600℃之间有深而宽的奥氏体湾区的特性,采用530℃分级淬火工艺。本文简述壳体制作过程和方法以及性能测试结果。试验表明,所采用的工艺可有效地控制热处理淬火变形,使壳体有良好的强韧配合;回火定型校正对有椭圆度的工件也有良好的效果。对 D6AC 钢二次高温回火与一次高温回火组织和性能的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D6AC钢奥氏体湾分级淬火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D6AC钢奥氏体湾分级淬火优化工艺对力学性能。断裂韧性、显微组织、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奥氏体湾分级淬火工艺为900℃/30min→530℃/30min油冷,530℃回火2h。此工艺可保证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提高断裂韧,降低淬火应力,减少了壳体变形,解决了D6AC钢用常规淬火变形超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406、406A、D6AC高强钢在几种水性介质中的应力腐蚀试验结果,并对传统使用的0.5%重铬酸钾水溶液和不同浓度硼酸盐溶液缓蚀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以四硼酸钠溶液代替重铬酸钾溶液作为高强钢压力容器理想的打压试验介质。  相似文献   

10.
D406A超高强度钢的钻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D406A超高强度钢的性能特点,选用了五种麻花钻进行钻削试验。结果表明,HSP15含钴超硬高速钢麻花钻较适于经热处理强化后D406A超高强度钢的钻削加工,且在钻头几何参数和钻削用量选择合理、使用合适切削液的条件下,可有效地改善D406A超高强度钢的钻削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固体发动机壳体选材更加合理,作者对国内外固体发动机壳体材料的研制和应用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地分析研究。结果认为,D6AC 钢是我国现有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中综合性能好、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固体发动机壳体材料。  相似文献   

12.
30Cr3SiNiMoVA 钢是在总结国内外超高强度钢的基础上,由我国有关单位研制的新钢种。本文主要以列表形式介绍了该钢的冶炼和轧制工艺、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介绍了金相分析和断口分析结果,以及热处理、焊接等工艺性能和抗应力腐蚀等性能的试验结果。用该钢制造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各项指标均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30Cr3SiNiMoVA钢动力舱段壳体的焊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30Cr_3SiNiMoVA马氏体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焊接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出了适用于该钢自动钨极氩弧焊焊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规范参数,制定出了焊前、焊接和焊后等全过程的焊接质量保证措施,并成功的应用于由该钢制成的某型号动力舱段壳体的焊接加工。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30CrNi2MoVA钢是一种利用钼钒碳化物强化的低合金结构钢。钢的化学成分和供应状态的机械性能见YB6-71和YB476-64。该钢适于制造截面厚度不大在高温回火后使用的零件,也常用于制造截面厚度小于50毫米的高强度构件。因此,在航空工业生产中已被采用。 该钢在我厂生产的某型挂弹钩产品部件中被采用,如弹射止动器壳体、燃烧室壳体,它们的性能要求和热处理工艺见表1。  相似文献   

15.
28Cr3SiNiMoWVA钢是根据查得的为数不多的资料,于70年代在我国研制的苏联系统的高强钢种。本文介绍了该钢的化学成分,性能以及热处理、焊接、旋压和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优良的塑性和优良的工艺性能。用28Cr3SiNiMoWVA钢制造小直径薄壁火箭壳体已获成功。该钢业已定型生产,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 D6AC 钢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和连续冷却曲线中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曲线分离的特点,研究了 D6AC 钢的奥氏体湾均热淬火工艺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6AC 钢采用奥氏体湾均热淬火工艺后,不仅具有常规淬火后的组织和相同的机械性能,而且还能减少钢的热处理残余应力和变形,提高钢的断裂韧性和抗应力腐蚀能力,并成功地应用于φ286壳体模拟件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电机壳体拉深成形过程各工艺参数对成形结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压边力、圆角半径、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对板料成形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用极差法平定了各工艺参数对零件成形质量的影响顺序:压边力冲压速度凸凹模间隙摩擦系数。并确定了对壳体最小厚度影响较好的工艺参数组合,工艺参数组合为:压边力为40 k N,冲压速度为2000 mm/s,凸凹模间隙1.15 mm,摩擦系数0.1。  相似文献   

18.
针对6.5 mm厚D406A超高强度钢采用活化剂进行A-TIG焊接试验研究,对焊缝外观成型、焊缝熔深、接头显微组织以及接头力学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活化剂涂敷量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对A-TIG焊缝熔深和熔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焊接参数下,使用活化剂可使焊缝熔深比常规TIG焊增加一倍以上,焊缝成型良好。活化剂的涂敷存在最佳的涂敷量,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的变化,对焊缝熔深和深宽比的变化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一些工程实例,总结和分析了超高强度钢壳体发生缺陷破坏的原因和现象。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减少壳体的缺陷破坏问题,着重对导致壳体发生裂纹型缺陷破坏的控制及壳体的容伤设计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经实践证明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28钢和406钢的化学成分对其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同条件下感应电炉熔炼、电渣重熔,经锻造和退火,930℃加热、油中淬火,不同温度回火2小时后空气冷却,测定拉伸性能、梅氏冲击韧性、三点弯曲 K_(1c) 值和WOL 试样在3.5%Nacl 水溶液的 K_(1scc)值,比较了含碳量为0.27、0.31%的 Cr3SiNiMoWV系钢(28钢系列)和0.32%C 的 SiMnCrMoV 系钢(降碳406钢)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碳对超高强度钢在回火马氏体状态下的强韧性和抗延迟断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相同碳含量条件下 Cr3SiNiMoWV 系钢具有比 SiMnCrMoV 系钢更高的冲击韧性;当碳含量稍高时,在550℃回火后具有较高的强韧结合和耐延迟断裂的性能。降碳406钢在低温回火后的各项性能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