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AD/CAM技术已经成为工程设计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并广泛地应用于各制造领域,形成了较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新一代工程工作站的发展,对CAD/CAM技术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本文从工作环境、操作系统、CAD/CAM技术和CAD/CAM系统等四个方面综合介绍了CAD/CAM的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于模具制造的软件Delcam公司开发了3种用于模具制造的软件:DigiCAM、ArtCAM和DUCTviewmill,是DUCTCADCAM软件的增强型.DigiCAM系统用于从现有的物理模型中提取数字数据,将它们转换成CAD曲面,然后生成NC数据...  相似文献   

3.
从CAD技术的发展过程,论述了目前机场工程CAD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当前机场工程CAD存在不足及问题,从CAD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出了解决了机场工程CAD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指出了机场工程CAD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CAD/CAM应用的情况,并介绍了公司的CAD/CAM发展思路、软件开发情况及CAD/CAM应用所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CAD/CAM领域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当前我国CAD/CAM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CAD/CAM的整体发展状况还是乐观的,但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和人才流失严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CAD/CAM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叙述了CDMA的原理和优点,对窄带CDMA和W-CDMA技术进行了比较,介绍了靶场W-CDMA移动通信系统配置,并指出了系统在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CPD冷冲模CAD/CAM系统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于80年代中期自主开发了CPD冷冲模CAD/CAM系统,并不断扩充、完善和提高商品化程度.自推广应用以来,已推广了100多套软件,除国内用户以外,还远销到巴西、东南亚及香港等12个...  相似文献   

8.
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器(FADEC)是APS 2000型APU的核心。本文介绍了FADEC对APS2000型 APU起动、运转、关车的控制,监控与指示,数据提取,以及FADEC的维护。全权数字式电子控制器(Full Author- ity 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ler,FADEC)是美国汉密尔顿·胜特兰公司生产的 APS 2000型 APU的核心。 APS 2000型 APU主要用于波音737飞机,它具有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特点。FADEC安装在飞机后货舱舱门的旁边,它是一个A…  相似文献   

9.
CIGMA工作站、微机CAD/CAM/CAE集成系统通过鉴定CIGMA工作站、微机CAD/CAM/CAE集成系统是面向航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大型集成系统,最近由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个单位合作完成,并通过了由总公司组织的科技成...  相似文献   

10.
最佳的CAD/CAM工具──CATIACATIA是由法国DASSAULTSYSTEMS公司设计开发,并由IBM在世界各地销售的计算机CAD/ICAM系统。新的CATIA版本中不仅给用户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而且具有先进的开放性、集成性及灵活性。其主要...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飞机寿命控制疲劳损伤、寿命监控技术与飞机寿命管理思想等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揭示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通过航空界现行的各种对策之历史局限性与利弊剖析,阐述了飞机寿命管理技术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迫切性与广泛性(群众性)。对国内外飞机结构健康监测(SHM)各类技术手段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简单、可靠、经济、实用"是各类型技术能否最终胜出的金标准。对ICMS技术及其八大优势进行了扼要介绍,阐明ICMS技术在飞机寿命管理技术革命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飞机寿命管理技术革命的性质、维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发展依靠的力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明飞机寿命管理技术革命所面临的障碍与艰巨性。将ICMS技术对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意义、对飞机结构设计理念革命性改变的作用、对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意义、以及对其他工业领域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等积极因素进行了提示。  相似文献   

13.
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及发动机工厂试车和检验试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以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控制、装配清洁度控制及试车阶段滑油磨粒的监测试验,探索滑油中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程度及其对发动机使用的影响,确定磨粒来源、产生原因及典型故障模式,提出减少、控制污染物及磨粒的改进意见,进而制定出发动机滑油颗粒监测与控制标准,并应用于发动机生产及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能够不断发展 大,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明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要在具体工作中切实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相似文献   

15.
飞机拦阻钩碰撞动力学和拦阻钩纵向阻尼器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柳刚  聂宏 《航空学报》2009,30(11):2093-2099
 在考虑舰载机降落平台纵摇和横摇的基础上,建立了飞机拦阻钩六自由度碰撞反弹模型,得到了拦阻钩接触道面后反弹的动力学性能。分析了航母纵摇和横摇下拦阻钩碰撞反弹成因,并分别考虑了纵摇角和横摇角对拦阻钩反弹角速度及机身与道面给予拦阻钩碰撞冲量的影响;研究了拦阻钩碰撞后的反弹位移,在考虑拦阻索能顺利上钩的前提下,分析了拦阻钩纵向阻尼器的缓冲阻尼特性。结果表明:因航母横摇,碰撞后拦阻钩出现了左右的反转角速度及碰撞冲量;拦阻钩反弹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能使拦阻索顺利上钩,在加入纵向阻尼器情况下,拦阻钩第1次反弹高度及回落时间均满足拦阻索上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端基直线法评价线性测量系统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包含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过程.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不确定度的几个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信号源误差、被校系统测量误差、被校系统量化误差的影响等等,给出了端基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在一个实际评价例子上,给出了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价结果;不确定度验证表明了该过程的正确性和切实可行性.该过程及结论可应用在对于计量标准进行直流增益和直流偏移指标的不确定度分析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HyperSizer的复合材料舱门结构渐进式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构重量是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针对某大型复合材料舱门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Patran/Nastran进行初步分析,再应用HyperSizer开展渐进式优化设计,优选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并计算构型的截面参数、铺层角度和铺层顺序等设计参数,完成结构建模和渐进式优化分析过程.结果表明:使用HyperSize进行渐进式优化设计,降低了结构的重量,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Φ0.3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测力试验模型尺寸小、天平载荷小、流场总温高,天平防热结构设计难,刚度要求和灵敏度要求矛盾突出,测力天平的研制难度大。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应用于该情况下的内式天平在温度影响和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天平温度影响和结构应力分布做了详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实现天平结构优化设计及提高天平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福泽 《航空学报》2021,42(5):524457-524457
本文通过静强度、疲劳强度和腐蚀3个学科的综合研究,分别给出飞机结构(下称机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腐蚀损伤D的分布曲线和机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寿命与腐蚀损伤D的分布曲线。根据这两条曲线和机件使用的容限应力值及总疲劳寿命值,便可分别求出机件在静载荷作用下的腐蚀损伤容限值和机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腐蚀损伤容限值以及同一机件同时受静载荷和疲劳载荷作用的腐蚀损伤容限值。此外,本文提出了用一个腐蚀损伤容限值保证同一机件的总疲劳寿命和总日历寿命皆安全的方法,以及总疲劳寿命和总日历寿命的匹配设计和匹配使用等问题。研究结论适用于大气、海洋、土壤等环境的腐蚀机件,解决了国际机械和腐蚀领域一直未解决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20.
整体叶盘抛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云  肖贵坚  邹莱 《航空学报》2016,37(7):2045-2064
整体叶盘的表面质量和型面精度对航空发动机的气流动力性和使用性能影响巨大,而抛光是保证整体叶盘最终表面质量及型面精度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国外对整体叶盘抛光技术及装备的严格保密、国内整体叶盘的抛光仍然广泛采用人工打磨的现状,对整体叶盘的抛光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为整体叶盘的抛光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概述了整体叶盘抛光加工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分别从整体叶盘结构特性、材料特性和曲面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整体叶盘的抛光工艺,并介绍了整体叶盘抛光工艺要求。然后,就整体叶盘磨料流加工、电解加工、砂带抛光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整体叶盘抛光技术及装备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约整体叶盘型面抛光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其研究内容和解决方案。最后,根据整体叶盘的技术现状及核心关键问题指出了整体叶盘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