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近日,为配合异地高空管制区引接工程的实施,华东空管局通信设备保障部顺利完成上海区管中心内话系统扩容项目,提高了地空通信的保障力度。本次上海区管中心内话系统扩容分为主系统、培训系统、旁路应急RES_Q系统、席位切换单元、总配线架MDF、TMCS监控系统等六大部分的硬件和软件扩容,其中旁路应急RES_Q系统在整个华东地区是首次使用。扩容后的上海区管中心内话系统可使培训系统与主系统完全独立,另外甚高频旁路应急RES_Q系统的使用无需人工干预,基本可满足今后接管其他高空管制区的需求,并为上海区管、进近提供了更为安全和丰富的设备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
近日,民航空管系统规划处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民航空管系统。十五。期间建设情况。一是管制中心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和三亚等一批管制中心的建设,空管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现代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二是航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北京-广州、北京-上海、上海-广州等重要航路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越来越重。提高空管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一个必然趋势。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区域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产ATC系统的不断深入开发、研究及广泛应用,其技术已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航南昌雷达自动化应急系统由中电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南京莱斯公司开发生产,其同期产品在北京、上海区管中心以及合肥、杭州、福州、温州等地均已投入运行使用。本文就目前已广泛投入运行使用的国产ATC系统在江西空管分局中的应用进行叙述.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5.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是我国“九五”期间拟建的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近21亿元人民币。三大管制中心建成后,管制范围将覆盖我国70%的高空区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飞行活动繁忙地区将实现雷达信息联网和通信系统联网。占全国总飞行量约80%的这三大地区的飞行活动将更加安全可靠,空管保障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空管系统技术管理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充分发挥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整体技术优势,提高空管效能和水平,确保飞行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将管制全国60%~70%的飞行流量,抓好三大中心空管系统的技术管理,就抓住了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管理的关键,抓住了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管理的核心。早在“九五”时期,中国民航就计划建设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经坚持不懈的努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11月22日零时,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以及三亚飞行情报区岛内空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不含已经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三亚飞行情报区海洋空域,以及香港、台北飞行情报区)。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9日,中南空管局设备监控中心对广州区管中心欧洲猫自动化系统进行了V5.1版本软件升级,升级过程顺利,升级后系统运行平稳。欧洲猫自动化系统V5.1新版本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解决了席位屏幕僵死等系统存在的10多个问题。该版本采用新的监控终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监控性,并可兼容linux系统PC工作站,提高了欧洲猫系统的兼容性,并为该系统的进一步扩容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9.
6月1日,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作工作报告,总局空管局党委书记周毅洲主持会议。民航总局空管局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的领导,以及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北京、上海、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雷神雷达数据格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广州区域管制中心高空接管以及RVSM的顺利实施,各地的雷达被直接或间接引至区管,对雷达信号质量的监控成为区管设备维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的了解雷达数据格式是做好雷达监控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区管中心最常见的Raytheon ASTERIX雷达格式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首次将民航分散指挥系统集中成大区域管制的系统,为中国民航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22日零时,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兰州、乌鲁木齐飞行情报区以及三亚飞行情报区岛内空域实施缩小垂直间隔(不含已经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三亚飞行情报区海洋空域,以及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南昌两地空管人的共同努力下,南昌高空移交工作于2006年8月1日圆满完成。今后,8400m(含)以下的管制指挥工作将由南昌区域管制室负责,8400m(不含)以上的管制指挥工作将由上海区管中心负责。高空移交后的扇区划设由原来的垂直剖面(原南昌区域划设东北,西南两扇区)为界变为水平剖面为界,这对两地的管制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管制格局。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移交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空中交通管理》2010,(6):18-18
<正>5月26日,民航局空管局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民航局党组的任免决定:原民航局飞标司副司长张建强、原上海区管中心主任朱士新任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原驻民航局监察局副局长范芸芸任民航局空管局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原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任民航局空管局正局级调研员,  相似文献   

15.
三亚区管中心,10年的耕耘成就了一个中国民航最具特色飞行情报区的梦想。10年来,看得见的辉煌业绩伴随着三亚区管中心成长历程,而更值得珍藏的不仅仅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成绩,更有其背  相似文献   

16.
9月27日,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邀请驻穗各航空公司召开了管制与签派代理业务交流座谈会。运行中心陈升雄主任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均出席了会议。应邀此次座谈会的主要是全国开通广州航线的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代表,其中包括:南航、国航、东航、海航(同时代表了扬子江、金鹿航空公司)、深航、厦门、上海、四川、山东、邮政、东星等11家航空公司和白云机场现场指挥中心,空管局空管处许蓉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用航空事业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航空运输周转量增长迅猛,航线网络密度增加,飞行流量与日俱增。以上海区管中心为例,据统计2010年飞行量已达138万余架次,日均3622架次,较去年同比增长66.6%,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区管中心更是创造了日保障3804架次的历史新高。空管正面临着航空运输急剧增长,空域运行环境急需改善、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健全、管制员队伍结构低龄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作为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之一,建成后将替代现有广州、长沙、桂林、南宁、湛江五个高空管制和广州中低空管制功能,对中南地区航空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必将大大提高民航中南地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和空管安全保障能力。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广州区域管  相似文献   

19.
为适用《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航空气象综合综合服务水平。经过5年的建设.1999年7月民航气象数据库和卫星传真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整个系统采用SYBASE商业数据库,以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对外提供服务。整个系统为一个广域网络,由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乌鲁木齐七大地区气象中心的数据库系统和51个航站机场的气象卫星广播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如同世界其他国家空管界一样,我国民航也在进行空管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为龙头的建设项目,引人注目。鉴于现代化区域管制中心的功能和性质,其系统安全的要求尤其之高。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引进了应用功能先进和结构冗余可靠的设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