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挥卫星遥感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在消失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是以消费资源和消耗能源为基础的。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照此状况发展下去,几十至几百年后,人类将无地可耕,无矿可采,无能(矿物能源)可用,环境恶化、生态退化,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将受到严重威胁。基于越来越严重的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1972…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卫星遥感动态决策咨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全部(10县)、江苏省南部(8市37县)、浙江省北部(6市31县)以及邻近海域,其陆地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建立卫星遥感动态决策咨询系统,可以为区...  相似文献   

3.
钟邵南 《卫星应用》1999,7(1):24-27
自80年代以来,水利遥感利用资源卫星及其它航天、航空遥感方法,在洪涝、干旱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水土流失调查与动态监测,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大型水库工程的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水污染调查,干旱沙漠区的水资源调查以及有效灌溉面积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应用与研究。这些工作的抗御自然灾害、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水利生产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神经效益。近20年来,全球掀起了  相似文献   

4.
当前云覆盖遥感影像的可用性筛选方法,通常仅考虑总体云量覆盖率,易导致影像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云空间分布的遥感影像应用场景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光谱阈值法提取初始云区范围,并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优化初始云区范围;然后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作为云下地表覆盖先验数据,结合云区检测范围,以单景遥感影像为单位,得到影像的可视云下地类图和云遮挡、云区连片度指标;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综合评估得到单景影像的优势应用场景。文章以两景不同地区的"高分"系列卫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影像筛选提供了多维度云遮挡评价指标,能够有效评估单景遥感影像的优势应用场景,可以有效地提升云覆盖遥感影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和平”号空间站由6个相继发射的舱体对接而成,其中 的自然舱为一遥感舱。装有各种类型的遥感器,主要用来增强“和平”号空间站的地球遥感能力,研究地球生态状况。文章对这些仪器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国内遥感卫星的发展现状和要求,将总线结构和数据编组概念引入数据传输系统领域,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星载多遥感器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接口技术,以便于规范和加快我国遥感卫星的研制速度。  相似文献   

7.
张建国 《宇航学报》1994,15(4):71-74
航天遥感原始数据的预处理是建立地面数据应用工程运行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在1A级预处理中,需要解决处理任务组织和系统环境支持问题,需要完成数据回放、相对辐射校正、景地理坐标计算作业,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对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数据预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遥感卫星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卫星遥传传统的数据数据能力在增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有可能大步进入市场,遥感卫星信息系统建设向大规模系统化工程化发展,数据获取系统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王盛  牛晔 《中国航天》2004,(8):29-32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和处理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服务,同时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能接收10颗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并分发9颗卫星数据,数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像光谱仪的发展,遥感数据量越来越大,这对电子学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目前技术和数据的实用性两方面考虑,采用程选择波段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数据量日益增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环境应用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传庆  王桥 《卫星应用》2006,14(1):29-34
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能够对大面积、危害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该丈从大气、水、生态、固体废弃物、重大工程和环境事故监测五个方面介绍当前中国遥感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一些应用,以及直接和间接产生的效益;并从社会和科技的角度对遥感技术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应用图像匹配技术确定中巴资源一号卫星02星(简称CBERS-02卫星)WFI相机拼接区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CBERS-02卫星WFI相机的特性;然后提出应用图像匹配中的相关系数方法,定位WFI相机拼接区像元在阵列和卫星飞行方向的位置,并给出了去除拼接区后的图像;最后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空间分辨率是光学遥感主要的目标识别手段,是遥感数据用户追求的重要技术指标,不同的遥感任务要求不同的空间分辨率,对于多任务遥感来说,获得多分辨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未来10年我国遥感地学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场地辐射校正、数据预处理与信息提取、产品规范化与信息共享是遥感基础的发展重点;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地学信息提取技术以及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快速更新资源图件等新技术应用成为应用领域发展重点;“数字地球”将成为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空间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关元秀 《卫星应用》2005,13(2):49-53
介绍IKONOS卫星、数据和产品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中国IKONOS数据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IKONOS数据的应用和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卫星应用》2005,13(3):1-6
介绍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计划现状及未来发展,介绍了数据分发状况和数据销售政策;总结了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在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以及影像制图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星座)是我国首个以防灾减灾和环境监测为应用目的的小卫星星座,应用环境减灾星座构建干旱遥感监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HJ-1A、1B卫星遥感器数据,分析其适用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辽宁省阜新市作为研究区,实现了基于HJ-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数据的垂直干旱指数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环境减灾星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础测会对卫星遥感数据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建 《卫星应用》1999,7(1):49-51
国家测绘局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数据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在基础测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该文概述了基础测绘对卫星遥感数据特别是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的需求,同时也希望我国发射高分辨率的测图卫星,以满足基础测绘持续大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19.
对地观测卫星公司(EOSAT)是陆地卫星系统的商业经营者,它致力于从空间对地遥感。这种商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于为现有卫星数据进行市场开发,而且还要具有向遥感用户引入先进技术和新的数据的能力。 根据市场分析和早期技术设计比较评定的结果,EOSAT公司已将重点放在海洋宽视场遥感器(SeaWiFS)上了。目前的计划是准备将它放在陆地卫星6上使用,于1990年发射。用这台仪器收集的数据,对于从事研完的科学家或国家的及民间的商业和使用用户都是适用的。更明确地说,就是该仪器可以提供海色和海面温度的数据。因此EOSAT公司相信,这些数据对于陆地上的应用也会有用的。该遥感器的基本点是提供每天的覆盖(在赤道上),有1km的分辨率,在近红外(VNIR)区域提供6个谱段,在长皮红外(LNIR)区域提供2个谱段。 鉴于这些早期努力的结果,EOSAT和美国航宇局于1987年2日组建了一个工作组,以确定海洋遥感器用户的要求,该工作组包括科学家、研究人员、商业和使用人员以及系统执行人员。工作组的职责就是要为SeaWiFS任务拟订下列系统全面的要求: 1)科学或研究用户的要求; 2)商业和使用用户的要求; 3)遥感器规格; 4)数据下行线路和数据格式; 5)输出的产品; 6)任务使用说明书; 7)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取程序。 本文介绍该工作组的工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动态加权算法的多星遥感计划制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逐级限制、动态加权”的优化方法来解决多颗遥感卫星数据获取和地面接收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冲突消解问题,经实践检验证明具有准确性高、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并据此开发了实际的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