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挤压式液体推进剂空间发动机系统布局对空间飞行器质心漂移的影响,提出了质心漂移的计算模型,得到了对发动机系统布局有指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液氮系统设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M6空间模拟器是中国新研制的一台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液氮系统是该设备的一个主要分系统,首次应用在中国空间模拟器低温环境模拟上。文章介绍了液氮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液氮系统的主要设计计算内容,并通过调试结果及使用情况,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对KM6液氮系统今后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是非常有前景的未来空间能源供应系统,在费用和性能上已经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国际上对于它的研究已经超过40年。文章从热机循环方案、各主要部件的研究等方面介绍了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发展,并且与其它电源系统进行了技术比较,显示出这种供电方式的较大优势。根据国外研究经验,提出了发展中国空间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空间科学实验机器人辅助遥操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面向空间舱内晶体生长科学实验的地面模拟机器人遥操作系统。该系统通过基于虚拟现实的预测仿真来克服通讯时延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图形和实际视频图像的叠加来对虚似仿真环境进行校准,以提高预测仿真的保真性。操作员利用空间鼠标等人机交互工具实时控制仿真机器人系统的运动,通过遥控与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并借助全局和局部视觉信息,完成了在空间晶体生长科学实验中更换晶体炉料棒的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观测地球,获取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地球科学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个特定区域或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地球整体变化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地球系统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深刻认识到空间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于2001年8月7日至1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召开。会议学术交流内容包括国内外空间探测新技术。神舟号飞船测控、应用及地面系统,月球探测初步设想,火星探测研究、计划及其软着陆技术,卫星探测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以及卫星接收地面系统中有关数据的接收及处理等方面。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对提交的论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编辑出版了“中国空间科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7.
方勇 《国际太空》2016,(6):22-28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空间系统依赖性的日益增加,以及空间日益呈现出“拥挤、对抗、竞争”的态势,空间威慑已成为美国维护空间安全的重要手段。美国在《国家安全空间战略》、《国防部空间政策》等多份战略文件中强调,采取多层威慑手段慑止对美国及其盟国空间资产的攻击。2016年1月,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从庇护所到战场:美国空间防御与威慑战略构想》报告,提出“有限空间战”构想,反映了美国在空间威慑问题上的新思路和新认识。空间威慑已成为继核威慑之后一种新型战略威慑样式,将对空间力量发展和空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温度是燃油箱耗氧惰化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重要指标。基于MATLAB Simulink软件,建立了飞机燃油箱耗氧型惰化系统油箱部件的传质传热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惰化系统抽气流量和出口温度对飞机燃油箱气相空间节点温度和燃油节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飞机燃油箱传质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随着惰化系统抽气流量的增加和惰化系统出口温度的升高,气相空间节点温度随之升高但对燃油节点温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无拖曳控制技术对推进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备选推进类型:冷气推进、离子电推进、会切型霍尔电推进、胶体电推进。针对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电推进系统的寿命评估工作进行了任务分析,报告了目前微牛级电推进系统寿命试验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目前主要应用的电推进装置寿命预测方式,包括半经验模型预测、数值模拟预测、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以及系统层面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对目前微牛级电推进系统的寿命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给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其动力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的提升是中国电动汽车进一步规模化发展的重大需求。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热安全问题贯穿于电池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且在单体-模组-系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表现形式不同。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多空间尺度热安全问题,分别从单体电池生热、模组温度均一性、电池系统安全可靠性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动力电池热安全设计的最新进展,并对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着重介绍,总结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热安全设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电池系统动力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风挡防(除)雾表面瞬态热特性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挡表面瞬态热特性计算是热空气射流防(除)雾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风挡防(除)雾换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风挡表面瞬态热特性的计算模型,用差分法对其求解。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计算误差小于5%,研究的内容,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燃油热稳定性,专门建立一个试验设备,该设备可以分别控制油温、壁温、系统压力、燃油流量。 试验结果表明:燃油温度、壁温都是影响沉积速率的重要因素,但油温的影响比壁温更大。燃油芳香烃含量亦对沉积速率起重要作用,芳香烃含量越高,沉积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防热与热控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遭遇的"热障"问题,阐述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指出将机身结构、防热与热控系统、推进系统耦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设计是解决"热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不同任务需求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与热控系统方案思路.介绍了部分防热材料的性能,指出了在设计中选择防热材料的原则.对防热与热控系统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防热与热控系统一体化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防热与热控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4.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载荷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吸热式热防护系统和液氮为冷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热控系统,分别采用辐射热平衡法和双层集总参数法,建立了隔热层和舱内温度场的热力学模型,实现了气动加热、隔热层导热及舱内温度场等各传热环节的解耦.在此基础上,按照X-34验证机的飞行剖面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电子设备舱热载荷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隔热层厚度、舱内冷却气体流速及液氮量对舱内温度和电子设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热传递过程各环节响应特性能够较准确的分析,在工程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测试系统中,需要对微弱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放大和调理,因此,调理电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整个测试系统的可靠性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采用计算机对调理电路进行仿真和热分析,能够在电路板研制成之前,先对调理电路的功能进行模拟、分析及优化有关参数,保证电路各项指标达到最优,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电路的开发时间,节省研制经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空高速无人飞行器热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行时间短、速度和高度变化快、表面温度波动大的无人飞行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s)热控制系统设计难题,提出了一种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热分析计算方法.即把热天工况、冷天工况和标准天工况作为设计/试验工况;采用参考温度法、高超音速工程预测法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法,确定了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并把其作为后续热分析数学模型的外边界条件;分析结构热容量对瞬态热载荷的影响,建立与之相应的边值问题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根据高空高速飞行特点及瞬态热载荷值,确定仪器设备舱调温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战斗机燃油热管理系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高性能战斗机的特点,介绍了利用燃油作为主要热沉的燃油热管理系统FTMS(Fuel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以F-22的热管理系统为原型,在对其技术方案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后,通过MATLAB工具建立了系统各部件的动静态仿真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燃油热管理系统的仿真平台,利用该仿真平台对燃油热管理系统的性能及燃油代偿损失等进行预测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燃油热管理系统性能要好于传统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在热管理方面可作为我国新一代高性能飞机设计研究的一个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天问一号火星进入舱携带祝融号火星车实施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其热控系统设计主要面临地火转移外热流大幅变化、进入火星舱壁气动烧蚀长时高温、着陆发动机点火局部超高温等技术挑战。为此,综合采用隔热设计、等温化设计、主动控温设计等热控手段,针对外热流大幅变化应用了新型SAL-2热控涂层,为解决局部超高温问题研制了新型气凝胶热防护装置,完整构建了进入舱的高效可靠热控系统。飞行遥测数据表明,全飞行过程设备温度和热控功耗均优于指标要求,进入、下降、着陆过程工作设备温度范围5.0~40.3℃,整舱平均控温功耗不超过43W,验证了进入舱热控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空间光学技术的发展,衍射成像系统成为空间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充气薄膜衍射成像结构设计方案,针对其在空间热载荷作用下的热力耦合效应开展研究。建立了充气薄膜衍射成像结构的热力耦合顺序分析框架,基于I DEAS和ANSY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热力耦合数值分析,得到了结构在轨运行时的瞬态温度场、热应力、热变形等。分析结果表明,充气支撑结构产生了较大热变形,但最大热应力远小于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抗拉强度,而镜面中心处没有出现较大的热变形响应,为充气薄膜衍射成像结构的防热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