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对硼铝共渗扩散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硼原子和铝原子的扩散模型 ,讨论了稀土对硼原子和铝原子扩散机制的影响。分析认为 :硼原子的扩散速度受 Fe2 B前沿硼原子向基体扩散速度的影响 ,也受硼原子通过 Fe2 B晶胞向基体扩散速度的控制 ;铝原子是在硼化物覆盖表面之前渗入的 ,当硼化物完全覆盖表面后 ,阻碍了铝原子的扩散 ,故铝在渗层次表面形成了化合物 ;稀土的渗入增加了空位数 ,使空位复合体的数量增加 ,也就加速了硼原子的扩散速度 ,增加了铝原子的渗入量  相似文献   

2.
3.
由南京航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制成功的“高速钢低温多元共渗技术”,最近被航空航天工业部列为重点推广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高碳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分为Fe-5% V-5% W-5% Mo-5% Cr-3% Nb-2% Co-2% C的高碳高速钢中添加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高速钢铸态组织、热处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处理使高碳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组织明显细化,共晶组织中片层状碳化物变短、变细.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大部分变成团球状且分布均匀.稀土处理高碳高速钢的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37.81%,达到10.17J/cm2,分析了稀土在高碳高速钢中的作用机理及改善合金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稀土元素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RE)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并系统地提出了稀土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铬不锈钢零件经液体、气体碳氮共渗的渗层组织成分和性能特性以及渗层黑色组织和裂纹的生成原因;试验论证了气体碳氮共渗不同工艺参数的渗济量和冷却方式等对渗层组织成分和性能方面的影响及其取代液体碳氨共渗在解决渗层黑色组织和裂纹等缺陷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渗硼存在温度高、脆性大等一系列问题,对45钢进行气体低温氮硼共渗得到复合渗层,并对渗层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探讨了渗层的形成过程及渗剂中催渗剂尿素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共渗工艺可以实现在软氮化的温度即540℃~660℃下强制渗硼,获得平均厚度为100μm较为平整的复合渗层,该渗层具有较高的硬度,最高可达995.6HV。  相似文献   

8.
在气体碳氮共渗时氮,碳原子被高铬高镍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阻止在外,不能渗入金属基体。本文研究了通氨滴醇法气体碳氮共渗,采取了专门措施以克服表面氧化膜的阻止作用,实现了这种材料的气体碳氮共渗。与盐浴碳氮共渗法和离子碳氮共渗法相比,本工艺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末包埋法对电子束物理气相(EB- PVD)制备钛合金薄板在620℃分别进行6h渗铝及铝硅共渗,采用XRD、SEM等对EB- PVD制备钛合金薄板显微组织以及粉末包埋法渗铝及Al- Si共渗后的钛合金薄板显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晶合金可以在620℃实现渗铝和铝硅共渗.渗铝层的相结构主要为Al3 Ti相,但由于渗层Al3 Ti相为脆性相,在渗后冷却过程中热应力的作用下,易产生裂纹.铝硅共渗层的相结构主要为Al3 Ti和Ti5 Si3相,由于Si存在渗层中,渗层中不存在裂纹.  相似文献   

10.
脉冲频率和电流密度对钢板表面洁净度和渗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双向脉冲电解清洗中脉冲频率及电流密度对钢板表面洁净度和渗氢的影响。适中的频率(5Hz)比更高或更低的频率对钢板表面洁净度更有效。提出一种新的用循环伏安曲线评价钢板表面洁净度的方法,它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的钢板表面碳峰的水平相关性非常好。用电解清洗的机理讨论了这一结果。脉冲频率在5~10Hz时比更低频率能更有效的抑制渗氢。使用这一方法可以防止高强钢在电清洗中发生氢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体硼为供硼剂对TC21钛合金表面进行稀土催化表面强化热处理,对渗硼层组织形貌、硬度、磨痕形貌和磨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硼渗剂中CeO2配比为7wt%左右的渗硼层连续致密,耐磨性较好;温度对于表层TiB2的厚度影响较大,提高温度可显著增大渗硼层厚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表层TiB2层逐渐增厚并且更为连续,时间超过一定值后渗硼层厚度增加缓慢;渗硼层表层硬度随渗硼温度提高显著增大,随保温时间延长增加缓慢,渗硼温度在1 000℃时渗硼层近表层硬度可达3 200HV0.01左右,高硬度区域厚度可达20μm以上;TC21钛合金渗硼层表现出了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渗硼试样的比磨损率比未渗硼试样低50~60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旋转阀脉冲爆震发动机(RVPDE)燃油系统性能,增强电磁阀的高频适应性,应用汽车行业领先的共轨技术,设计满足RVPDE性能要求的共轨式燃油系统(Common Rail System of PDE,CRP),并对系统控制性能、流量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RP喷射时间可控制到微秒级,所有爆震管每次喷射之间的差别可控制在5%以内,电磁阀开启、关闭的动态响应时间均在1ms以内。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SEM,XRD和EPMA详细分析K4104镍基高温合金料浆渗Al-Si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表层主要为富Al的β-NiAl CrxSiy化合物,过渡层主要为富Ni的β-NiAl相,内扩散层主要为β-NiAl相 富Cr相 γ'-Ni3Al相 Ni固溶体.  相似文献   

15.
国外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脉冲爆震发动机(PDE)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其中重点介绍了混合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此外,还对目前国外在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航空航天铝合金关键结构件的高效可靠连接,焊接加工已成为主导工艺方法之一,其中电弧焊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焊接技术.脉冲电弧焊是一种较先进的焊接方法,脉冲电流的加入对电弧焊接过程及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铝合金的焊接质量,具有很好的工程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发挥离子渗氮和离子氮碳共渗两种技术各自的优势并克服其不足,研发了离子氮碳共渗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以下简称离子渗复合处理),并与单一离子渗氮进行了对比。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离子渗层厚度、物相、截面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对化合层形成动力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5钢经离子渗复合处理后化合层明显厚于单一离子渗氮,化合物层形成效率显著提高,且表层硬度提高。经离子渗复合处理后化合层新增了Fe3C相,且主要物相发生了由γ′相向ε相的转变。动力学分析表明,离子渗复合处理化合层形成扩散激活能比单一离子渗氮明显降低,从179.7 k J·mol–1降低到87.1 k J·mol–1,同时得出了45钢在783~843 K温度范围内离子渗氮与离子渗复合处理化合层厚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分别为dplasma nitriding=exp(15.8–10810/T)与dcomplex treatment=exp(9.7–5237/T)。  相似文献   

18.
何宁  潘良贤  姚炎 《航空学报》1992,13(12):686-687
用硬质合金切削钛合金已在许多航空工厂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然需要用高速钢刀具加工钛合金。采用多元共渗强化处理是一种改善高速钢刀具切削性能的方法。这种技术具有变形小、节能、成本低等特点。W18Cr4V高速钢经S-O-N-C-B五元强化共渗后,金相组织分为表层的化合物层(几μm)及其下的扩散层。扩散层由于渗入了固溶的C和N,并存在弥散的析出强化相,B元素使晶格严重畸变,扩散层的硬。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开采与钻探领域,脉冲发生器作为旋转导向系统井下信号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压力脉冲幅值有助于提升旋转导向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揭示其工作原理及提高压力脉冲幅值,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利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动网格技术、非牛顿流体模型,借助Fluent平台对往复节流式正脉冲发生器进行了动态数值实验。利用离散形式的动量方程将主阀体与电磁阀的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选择适用于k-ε湍流模型的赫-巴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描述泥浆,提高了计算的收敛性与运动的可控性。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固耦合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脉冲器在井下工作过程。结果表明限流环内径越小或入口排量越大,则压力脉冲幅值与信号发生频率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少稀土混合磁材料永磁无刷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输出能力,采用了新型共直流母线开绕组的逆变器拓扑结构。该结构会在电机绕组内产生零序电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解耦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法,有效提高了电机端电压利用率。对共直流母线情况下共模电压和零序反电动势均会导致3、9次电流谐波的问题,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重复控制器对零序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在简化控制系统结构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共模电压和零序反电动势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