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主编的话     
<正>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拟定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第一届空间科学大会。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全力构建中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高层面学术交流平台。大会针对10个专题开设分会场,具体专题包括:磁层-电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6日,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召开。它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本领域各分支学科组织到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此次会议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热点前沿、未来规划、最新成果开展交流,并通过学术论文交流架起空间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应用与服务之间的桥梁,促进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大会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主编的话     
<正>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厦门举办。此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空间应用领域的力量,助推我国航天强国梦早日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以及相关重大任务的工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2019年10月25-28日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为2019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获得者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获得者颁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面向全国,下设科学奖和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空间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其宗旨是调动广大空间科学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空间科学技术发展。2019年2月奖励办法通过科技部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06,(9):46-47
第36届COSPAR大会于2006年7月16~2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及北京理工大学召开。这是COSPAR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COSPAR全称为CommitteeonSpaceResearch,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简称国科联)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主办的大会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与IAF(国际宇航联)大会、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齐名,每两年举办一次。历届COSPAR大会的主题都是“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国际间合作提供帮助。”7月17日晚18时在北展剧场举办了隆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航天器工程》、《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协办。  相似文献   

8.
张瑶 《国际太空》2014,(10):35-35
2014年9月29日-10月3日,第65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世界需要航天"。32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航天界官员、航天企业领导、科研人员、大学教师等代表出席了这届大会,其中有69个国家的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议举办了7场全体大会、3场亮点报告、3场最新进展报告、181个技术分组会议、32个研讨会,主要涵盖了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应用与操作。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The 2nd China Space Science Assembly2021年10月26-28日北京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21年10月26-28日在北京举办。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承办。大会期间将举行包括特邀报告、空间科学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颁奖仪式、分会场报告和航天新技术新成果展览、空间科学科普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大会将开设多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并设立墙报交流专区,现面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经大会录用的论文,将择优在《空间科学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航天返回与遥感》《无机材料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Big Earth Data》《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等学术期刊发表。征文截至日期:2021年7月31日。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8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的首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学术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技术"。本届大会从"未来空间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发展趋势及体系结构研究"、"未来空间信息系统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太空》2013,(7):77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主编的话     
正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目标要求。近期,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对空间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超前部署。在这一期中,我根据近年来规划和管理空间科学任务的经验,完成了一篇关于空间科学任务特点的综述,对空间科学任务从规划到产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根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15,(4):17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国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和空  相似文献   

14.
正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宇航学会2021年10月25-28日北京中国空间科学大会系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于2019年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盛会,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各分支学科集中到一起进行深入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宗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有志于空间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徐菁 《国际太空》2014,(9):69-69
2014年8月18日,首届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学术大会(以下简称首届大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承办,主题为"空间信息系统及有效载荷技术"。大会学术委员会、国家各部委、中国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院士、领导、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等共400多人出席了首届大会。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2013,(6):2
为了推动小卫星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秉承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拟于2013年10月召开以"创新与未来"为主题的"2013年(第二届)小卫星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主办,《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航天器工程》协办。现将征文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包括但不局限于)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逾10次,主要是美欧的空间天文、月球和深空探测任务,我国也将发射首颗空间地球科学卫星“广目”。此外,多个中外载人航天任务亦将为空间科学与探索搭建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1月1-2日,第二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论坛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内容涵盖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法律等相关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作了《中国商业航天实践与探索》的主题报告,介绍了集团公司商业航天发展经验、能力、优势及已开展的商业航天项目,并对集团公司商业航天未来的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20日,小卫星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与未来”,是暨“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以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小卫星学术交流会。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备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国家环保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等共计53家单位及《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和《中国航天报》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大会,共收到专题报告、特邀论文201篇,汇集了近两年来小卫星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参会人数200人,是我国国内小卫星交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张瑶 《太空探索》2012,(11):6-7
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联合举办,意大利航天局承办的第6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于2012年10月1日至5日在意大利港口城市那不勒斯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造福大众的空间科学与技术。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近3300名航天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大学科研人员、学生及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近60家世界航天知名企业参加了会议同期举办的航天展览。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包括166个技术分组、8个全体会议、3个亮点报告、3个最新进展报告以及会议先期举办的UN/IAF研讨会、国际议员会议、城市峰会、全球网络论坛、IAA院士日等会议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