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太阳物理学是研究太阳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的学科。太阳是人类唯一可以进行细致探测的恒星,也是天然的多尺度过程并存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同时,太阳活动直接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地球家园的宜居性,剧烈的太阳活动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还会影响人类的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等高技术活动与设施。因此对太阳物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浩瀚宇宙的基石,也是理解日地联系和行星宜居性的基础,同时还是国家在航天和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卫星探测技术发展,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太阳物理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太阳物理学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太阳物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1986年11月10—15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将主办国际空间物理讨论会.会议将进行有关太阳活动区物理,行星际物理、行星大气、磁层物理、电离层物理、热层与中层大气物理、宇宙线物理、日地关系、空间探测技术及空间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4.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空间物理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重要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
木子 《国际太空》2006,(10):8-10
印度空间科学研究主要由物理研究实验室(PRL)、空间物理实验室(SPL)、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所属卫星中心(ISA)和国家大气研究实验室(NARL)开展.其研究范围包括天文学、天体物理学、行星和地球科学以及理论物理学,还涉及气球、探空火箭和卫星平台以及地基设施(如中间层-同温层-对流层雷达和太阳天文台).印度航天部(DOS)也支持空间科学咨询委员会(ADCOS)推荐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空间科学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第十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4月26-30日在海南省海口埃德瑞皇家园林酒店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会议旨在为空间物理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空间物理学前沿热门话题,交流空间物理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创新发展方向,激发科研创新潜力。会议将设置大会特邀报告,分组报告,张贴报告等多种形式,并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7.
《空间科学学报》2003,23(3):240-240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2003年1O月17—22日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空间物理界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盛大的、综合性的学术讨论会。近3年来,我国空间物理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国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里,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重点项目和优先资助领域计划等,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苏联邀请英国国家空间中心主任吉布森一行7名成员,在1986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访问了莫斯科,讨论了两国空间合作的新可能性。英国国家空间中心代表团同苏联空间研究所和苏联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签订了一项合作纪要书。纪要包括空间材料科学、生物医学、高能天体物理学、日地物理学、行星科学、紫外、红外和亚毫米天文学以及射电天文学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空间科学学报》2004,24(1):80-80,73
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17日至22日在上海双拥大厦召开,参加本 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3个单位,共176人,宣读论文170篇,均超过历届代表人数和论文篇数.本 次大会是空间物理学术交流的空前盛会.  相似文献   

10.
<正>空间物理研究开始于地基监测,人类很早从极光、气晖、天电、潮汐等现象开始了地面的观测研究,随后利用气球、火箭进行了临近空间的探测,空间物理学的发展随着航天技术和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了。自20世纪中期的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射了数百颗航天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4我国空间物理探测最新进展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探测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成功实施,开  相似文献   

11.
1日地空间探测 在20世纪末,美国航宇局(NASA)在“国际日地物理学”和“日地关系”等空间物理学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地联结”的长期研究计划。这个计划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出以前计划的范围。该计划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太阳为什么变化,行星对太阳的变化是怎样响应的,太阳和星系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太阳变化是怎样影响生命和社会的。为了实现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2.
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探测对空间知识创新、探测技术创新及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空间运载技术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在空间探测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限制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根据某型号搭载的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测试任务,设计一套空间机械臂地面仿真与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利用空间机械臂模拟器进行半物理仿真,对空间机械臂控制线路盒的电接口和控制软件功能进行测试;二是采用吊丝卸载装置对空间机械臂真实产品进行全物理试验,对在轨任务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利用所设计的测试系统已经完成了某型号空间机械臂的地面测试与演示验证任务,目前该型号已经发射成功,空间机械臂已经成功完成在轨试验.所设计的空间机械臂地面仿真与测试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可以应用于其他空间机械臂产品的地面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也是中国空间太阳物理从起步到发展的4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从1980年前后到2020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主要历程,尽可能涵盖期间推动的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若干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第44届COSPAR大会(COSPAR Scientific Assembly)将于2022年7月16-2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会议主题包括:地球表面、气象和气候的空间研究;地月系统、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的空间研究;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高层大气研究;太阳系中的空间等离子体研究;天体物理学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基础物理等。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成立于1958年10月,隶属于国际科学理事会(ISC)。 COSPAR与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为空间领域并列的三大国际组织。COSPAR致力于推动国际空间科学研究,聚焦科学结果、信息和意见的交换,为全球科学家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三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2009年8月16—21日在宁夏银川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为广大从事空间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术、拓展思想、研讨发展的平台,得到了空间物理学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并计划邀请国外专家学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7):62-63
<正>NGC 6302蝴蝶星云蝴蝶星云是位于天蝎座美丽的行星状星云,与其它行星状星云一样,它也是类太阳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它有一对非常对称的像蝴蝶翅膀一样的双极结构,目前科学家们对这种双极型行星状星云的物理机制的细节研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它的中心有一个气体盘面,盘面的中心有两颗互相绕转的恒星,这个双极星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建立了太阳系天体引力摄动对日心编队构型影响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太阳系中行星和月球、矮行星和小行星引力摄动对空间引力波探测日心编队构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小行星到卫星轨道距离和星等的二重筛选方法,能够快速估计小行星相对加速度的上界.分析了日心编队构型卫星初始相位角变化对太阳系天...  相似文献   

19.
分析空间机器人精细操作动力学,建立空间漂浮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空间接触碰撞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及碰撞模型,建立了基于导纳原理的包含路径规划器、导纳控制器和运动估计器的空间精细操作半物理仿真控制模型.详细介绍用于验证精细操作控制模型的地面半物理仿真平台的构造和性能.在Simulink和UG软件中针对空间机器人抓捕对接环的典型作业过程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碰撞力被稳定控制在给定区间,验证了基于导纳原理的空间精细操作半物理仿真机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最新消息     
小号 《国际太空》2009,(12):37-37
法国延长“对流旋转与行星凌日”(COROT)天文卫星寿命3年这是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2009年10月23日作出的决定。“对流旋转与行星凌日”卫星于2006年12月27日发射,设计寿命3年,用于寻找系外行星和开展星震学研究。它已发现了7颗系外行星,包括首颗已知属于岩石类的行星。其工作时间将延至2013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