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俄罗斯科学院(RAS)网站2019年5月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为期6年的观测数据,对太阳巨针状体(Macrospicule)中的等离子体运动开展详细研究,提出了日冕和太阳风成因新观点,结果有助于预测空间天气。相关论文将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太阳巨针状体是太阳大气相关研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NASA网站2019年2月26日报道,NASA为太阳物理探索者计划(Heliophysics Explorers Program)遴选出一项新任务——大气波动实验(AWE),将重点研究地球高层大气中的气辉现象,首次获取空间天气驱动因素的全球观测数据,并帮助了解和最终预测地球周围庞大的空间天气系统。AWE由犹他州立大学的Michael Taylor担任首  相似文献   

3.
在历时20余年的立项和研制进程后,2020年2月10日由欧空局(ESA)主导、美国参加的太阳轨道探测器任务在美国发射升空,这是人类首个对太阳极区成像的空间太阳物理任务。太阳轨道探测器将用约3年时间在水星轨道以内的大椭圆日心轨道开展近距离太阳观测,用7年(包括3年延寿期)时间在黄道面外开展太阳极区高分辨率成像及探测。该任务有望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太阳活动爆发,太阳风起源、加速及其行星际传播和对地球空间天气的驱动等重要前沿问题的本质,加深对太阳活动周以及日地联系的理解。该任务启示中国空间科学要重视太阳深空观测任务的前瞻布局与立项实施。   相似文献   

4.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10,(12):14-23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太阳活动变化对空间的天气影响巨大,并经常对人类社会尤其是运行中的航天器造成威胁。所以,目前对空间天气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从2010年起,太阳活动进入第24个峰年,因此在2010-2014年期间,是探测和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风,及它们对空间环境影响的最佳时期。我国也很重视对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2010年7月27日-8月2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第七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规模是历次会议最大的,与会代表240多人,共提交论文近200篇,这反映出我国空间天气学事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太阳物理学是研究太阳上发生的物理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空间环境影响的学科。太阳是人类唯一可以进行细致探测的恒星,也是天然的多尺度过程并存的等离子体实验室,同时,太阳活动直接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人类地球家园的宜居性,剧烈的太阳活动如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还会影响人类的航天航空、通信导航、电网等高技术活动与设施。因此对太阳物理的研究不仅是理解浩瀚宇宙的基石,也是理解日地联系和行星宜居性的基础,同时还是国家在航天和空间安全领域的战略需求。21世纪以来,随着卫星探测技术发展,太阳物理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太阳物理学在空间探测中的发展态势,凝练中国太阳物理学未来空间探测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太阳物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NASA网站2019年2月26日报道,NASA为太阳物理探索者计划(Heliophysics Explorers Program)遴选出一项新任务——大气波动实验(AWE),将重点研究地球高层大气中的气辉现象,首次获取空间天气驱动因素的全球观测数据,并帮助了解和最终预测地球周围庞大的空间天气系统。AWE由犹他州立大学的Michael Taylor担任首席科学家,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GSFC)探索者计划(Explorer program)办公室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1引言人类对于太阳的思考和探索从未停止过。迄今,人们已利用科学卫星实现了包括X射线、紫外线等在内的全波段、全时域、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发现了太阳活动驱动的空间天气,对太阳的研究亦拓展至受太阳和太阳风影响的日球层全域。2021年10月14日,我国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CHASE)“羲和号”发射升空;2022年10月9日,  相似文献   

8.
吴季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1):170-174
空间天气是自人造卫星发射以来,在传统学科空间物理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新领域。空间天气研究往往需要从太阳到地磁全链条上的观测数据,特别需要尽可能多地获得对同一事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原始观测数据,以及更多的国家和机构的参与。因此,空间天气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大量国际合作的研究领域。我自1997年以来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主要工作是跟踪、分析和判断学科前沿的发展,实施大型观测项目特别是卫星观测项目,组织、协调和推动国际合作。这里对我在该领域经历的国际合作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空间科学学报》2000,20(2):192
由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在山东曲阜召开,涉及内容有:空间物理各分支学科的科研成果,空间物理发展动向,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我国空间物理的措施和发展方向的建议,有关空间探测方案、仪器设计、探测方法和原理的概念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目标凝练为太阳磁场、太阳风暴、太阳风,将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日地空间天气预报,建议配置成像类、粒子类、波场类的综合科学载荷。此外,利用日地空间的三维磁流体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艺术可视化,形象地表达环黄道面卫星“对日凝视”和太阳极轨卫星“鸟瞰全景”的探测概念。中国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将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规律及其爆发机理、日地耦合系统的空间天气变化机理,并能够为日地空间天气三维数值建模提供观测数据驱动的初边值条件,必将极大推动空间天气的立体监测、前沿研究、精准预报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的40年也是中国空间太阳物理从起步到发展的40年.本文简要回顾了从1980年前后到2020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主要历程,尽可能涵盖期间推动的主要项目、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若干年中国空间太阳物理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后,在赵九章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组织领导下,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太阳风、磁层物理等与空间天气有关现象的研究。1957年,我国参与到了第一次国际物理年的全球联合观测中,建立了一批地磁台、宇宙线台等观测台站,奠定了我国空间天气与空间物理观测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空间天气领域的基础研究与业务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谨选取  相似文献   

13.
学术动态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会今年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20周年,届时将举办隆重的纪念及庆祝活动.时间定于10月,地点为北京,规模150-200人.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由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10月在山东曲阜召开,涉及内容有:空间物理各分支学科的科研成果,空间物理发展动向,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我国空间物理的措施和发展方向的建议,有关空间探测方案、仪器设计、探测方法和原理的概念研究.空间探测第十三次学术会议由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空…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8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德尔他-4H(Delta-4H)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该探测器是首个飞进太阳日冕进行探测的航天器,其科学目的是研究日冕和太阳风,并对可能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空间天气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5.
太阳质子耀斑的一个统计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太阳质子耀斑相对于太阳光球大尺度平均磁场中性线的分布, 给出一个新得到的质子耀斑的统计性质。研究太阳质子事件及其源耀斑的统计性质, 是太阳物理和空间物理学的重要前沿课题。从太阳活动预报及地球空间环境预报研究的角度看,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质子耀斑在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天气对地球及近地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大的空间天气事件对中上层大气动力学和成分具有不同的影响。利用全大气耦合模式WACCM,针对太阳耀斑、太阳质子、地磁暴三类事件,以太阳活动平静期2015年5月10-14日的GEOS-5数据为模式背景场,通过F10.7、离子产生率、Kp及Ap指数设置,分别模拟三类事件对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密度和臭氧的影响。结果表明耀斑事件在三类事件中对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和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平流层大气温度增加是由耀斑辐射增强引起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辐射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所致,耀斑事件引起平流层和低热层温度增加约为2~3 K,低热层大气相对密度增加在6%以内;太阳质子事件及磁暴事件主要影响低热层,但太阳质子事件和磁暴事件对低热层温度扰动不大于1 K。  相似文献   

17.
《空间科学学报》2019,(3):387-387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9年5月26日至3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第十八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学术研讨会,承办单位为北京大学.会议主题包括:阳风与行星际物理,磁层物理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物理,空间天气与环境应用,行星物理.  相似文献   

18.
在极紫外波段对太阳进行成像观测是研究太阳活动、日冕中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的重要手段.传统极紫外成像仪或光谱仪无法同时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和大视场的太阳成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太阳极紫外多谱段成像系统,采用无狭缝光栅分光方式实现了高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全日面成像,成像视场可达47',光谱分辨率每像素2×10-3 nm,空间分辨率每像素1.4',全日面时间分辨率优于60s.通过分析谱线的全日面成像图和系统响应,表明成像仪能大范围的观测太阳活动形态演化,为太阳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更完整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空间科学学报》2017,37(4):508-509
<正>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了中国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的新方向。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院重点实验室,2009年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赤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万卫星院士。1.总体定位面向空间科学国际前沿和国家对空间天气应用服务的需求,开展日地空间和太阳系空间天气变化过程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其将太阳和太阳风控制的日球层空间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太阳/太阳风与行星/彗星的上层大气、电离层、磁层乃至星际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空间物理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实验科学,空间物理探测是空间物理学发展的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空间基础设施和人类高技术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调科学与应用的密切结合。近年来,空间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宜居地球-地球系统科学”的顶层战略设计,梳理总结近年来空间物理各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凝练中国空间物理学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化学科布局,推进空间物理各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