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考虑海上发射环境特殊性,分析了发射船承受的典型海浪以及风环境,针对陆基发射时运载火箭直接坐落在发射台上的裸箭热发射方式,分析了该支撑形式在海上动态环境下的射前稳定性,获得海上裸箭热发射方式的承受晃动极限。为解决陆基热发射支撑方式不满足三级海况发射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运载火箭的框架式扶稳措施,通过框架内的柔性支撑保证运载火箭的射前稳定性。构建由火箭、等效甲板、导向框架、导轨、柔性支撑、发射台等组成的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展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发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框架式热发射方式在典型海况条件下,不同因素对火箭出框过程飞行姿态、安全间隙等影响规律,可为运载火箭框架式热发射的海上动基座发射动力学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并用于框架式热发射方式的海上动基座环境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在黄海海域顺利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捕风"一号A、B卫星及5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试验突破了海上发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考核了海上发射火箭、卫星、发射平台、测发控等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兼容性,验证了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射流程的合理性,探索形成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试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海上发射火箭在提升火箭运载能力、降低残骸坠落风险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我国已成功实施多型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相比固体火箭,液氧煤油火箭具有更高的比冲和环保性。根据液氧煤油火箭陆基发射的特点规律和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流程及实施方案,研究了海射系统港口基地、海上发射船、运载火箭、保障船等运行的基本方案,提出海上发射任务实施流程,分析了牵制释放、连接器零秒脱落和自动对接、无人值守推进剂加注技术在海上发射火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正>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是一种新型、高效、灵活、经济的发射模式,可以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航落区,满足各种轨道的有效载荷发射需求。国外海射型"天顶"3SL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从海上发射的液体运载火箭,于1999年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其海上发射方案为通过把整枚火箭装到海上发射平台上,驶往赤道预定海域点位发射,达到显著提高火箭运载能力的目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陆续取得发射成功,某新型固体运载火箭已连续多次执行发射任务,正式投入各类小卫星的应用发射。该型固体运载火箭继承了我国固体型号和液体火箭的成熟技术,采用模块化、装备化和全域化发射的总体设计思想,综合考虑了陆上、海上的快速发射需求,火箭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6.
运载火箭的可回收重复使用不但可以降低发射成本,而且能提高发射密度,满足高密度发射需求,是人类向太空探索必须发展的技术。垂直返回海上回收方式具备高精度、高稳定落点,减小了对落区人民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减小了火箭运载能力不足的影响。随着“猎鹰9”火箭子级成功实现了海上垂直回收并多次重复使用,引发了各国研究者对火箭子级海上垂直回收技术的重视与探索。首先,阐述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优势与特点,其次,梳理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现状,再次,根据海上回收火箭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其过程中包含的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海上垂直回收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航 天 短 讯     
<正>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圆满成功据新华网2019年6月5日报道,当天,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捕风一号A、B卫星、中电网通一号A、B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天启三号卫星和潇湘一号04星等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宣告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本次飞行试验首次采用"航  相似文献   

8.
正在美国商业航天政策的牵引下,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秉承简约、低成本和高可靠的运行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大幅降低研发周期、研发成本和发射价格,改变了传统航天的市场格局,创造了商业发射市场单位载荷发射价格最低的运载火箭、首次私营航天公司的空间站货运发射、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回收与陆地回收、首次运载火箭回收箭体再次发射、现役下行能力最强的飞船、现役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等一系列成就。其持续实施的低成本策略不断获得成功,累计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美国官方订单或经费数十亿美元,也获得了大量的商业发射服务订单,自2007年以来连续盈利。SpaceX公司给整个航天产业带来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未来高频度发射任务需求,在借鉴国内外远程协同及信息应用技术基础上,以中国运载火箭组装、测试及发射任务为背景,通过对功能需求和技术难点分析,设计了运载火箭组装与测试远程协同应用系统,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为运载火箭远程测试、协同决策发射提供有效技术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山 《航天》2014,(5):15-15
4月3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下的DMSP-5D3F19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11.
海杂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有培 《上海航天》2002,19(5):31-35
从雷达距离性能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杂波的一些重要特性,特别是海杂波的反射率及其与雷达波长和入射余角的关系。还讨论了极化对雷达距离性能的影响、海杂波概率分布、海杂波谱等。最后给出了海面反射率的典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导弹跟踪海面目标时的海杂波多径干扰,建立了用于数值仿真和半实物仿真的目标回波与海面杂波的多普勒频率及功率模型。理论仿真计算值与飞行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的海面后向散射海杂波模型正确,可用于背景模型仿真。最后给出了一低空远界理论弹道主瓣杂波功率的仿真样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9,(8):21-22
商业发射服务商海射公司6月22日申请美国破产法第11章下的破产保护.并对破产法院称其债权人正在要求它偿还超过2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将近一半(9.775亿美元)是欠海射公司总承包商波音公司的。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detecting quasi-stationary electric fields onboard the Kosmos-1809 satellite and observing sea storms and typhoons are analyzed jointly. We have detected an amplifica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in the low-latitude ionosphere that is related to the preparatory s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storms and typhoons. In this case,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can reach 20 mV/m, an anomalously high value for the low-latitude and near-equatorial ionosphere. High-accuracy estimates of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re made on the basis of a model of its origin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generation of an extraneous electric current in the disturbed region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currents on the global atmosphere–ionosphere system of currents.  相似文献   

15.
为实时有效地识别和监测雾霾,选取2013年10月4日与10月5日的两景MODIS遥感图像,利用不同类型像元的光谱差异,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海上雾霾的遥感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经检验表明,在晴空条件下,机器学习算法反演精度相对较高,已超过98%,利用算法可以实现对中国近海上空雾霾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计算某型号磁力矩器工作时产生的磁场,分析了等离子体在磁力矩器磁场中的运动状态,计算了电子在磁力矩器周围的密度分布。结果显示:在磁力矩器工作时,周围电子密度将增大,最大可为正常密度的10倍。密度增大的区域尺寸在轴向上略大于磁力矩器的长度,越靠近磁力矩器的两端电子密度越小,形成一个“凹陷”;径向上主要在半径小于4 m的范围内。在此区域应避免摆放对带电粒子敏感的部组件。  相似文献   

17.
降落伞数值模拟中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降落伞数值模拟的基本思想。着重对降落伞数值模拟中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还对近年来的降落伞数值模拟应用进行了总结 ,突出了近两年来的发展变化。最后提出了降落伞流场的数值模拟尚需改进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8.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以通风换热方式对舱内人员及其设备进行散热,控制舱内温度,利用冷凝干燥组件调节舱内湿度.针对某一处于独立飞行状态下、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的密封舱,采用数值模拟软件I-DEAS对其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进行了稳态数值分析,研究了密封舱内的温度分配和湿度分布,并对密封舱的温湿控制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结合船载遥测设备和测量船的特点,提出船载遥测设备海上跟踪同步星标校的方法,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近场标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实现了船载遥测设备海上精确标校。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维可压Favre质量加权平均N-S方程,采用B-L湍流模型模拟了高超声速条件下,球头双锥再入体周围的流场特征。利用一种改进的时间、空间二阶精度的NND格式,再现了超声速/高超声速条件下再入体周围的复杂流动现象,分析、对比了层流和湍流流场流动现象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