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能见度是我国南方影响机场春季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气象要素,因而,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低能见度的生成、变化及消失的预报,已成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78年~82年五年2、3、4三个月的气象资料,对白云机场的低能见度日变化及生消做了具体的分析,找出了变化的规律。同时利用天气型、低空天气系统的分布特征,以及风场、湿度场的变化,找出了具体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产生、变化及消失的依据,为预报白云机场低能见度首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可作为我国南方机场春季飞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熙 《民航学报》2023,(3):65-68+32
利用济南机场2010~2020年24 h逐时观测资料,本文对济南机场沙尘天气的时间特征、伴随危险天气现象、要素变化特点和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济南机场沙尘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3~5月为多发期;主要出现在白天00~10时(UTC,下同),06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多在0~5 h,持续0~1 h的沙尘天气过程常伴随着大风、雷暴、飑线、降水及气象要素的明显变化。造成沙尘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是地面冷锋、蒙古气旋和中小尺度对流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我国1951—1985年间245次与气象有关的严重飞行事故的统计结果,低能见度造成的飞行事故占12.9%。平流雾由于其强度大、出现突然的特点,产生的低能见度天气特别恶劣,所以提高对平流雾预报的准确率对保障飞行安全、提高飞行效率、保证航班正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2013年11月3日发生在太原机场的一次罕见的平流雾的生成和消散做一次天气分析和总结,得到一些关于平流雾的预报和保障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普查了咸阳机场1992年-2003年的天气资料,分析了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沙尘暴等主要要素的年分布特征和月分布特征,对成阳机场出现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许彤  田丰 《民航科技》2008,(1):39-41
本文通过分析桃仙机场1990-2006年低能见度的资料得到以下结论:(1)机场及周围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对机场的能见度有一定影响。(2)人类活动产生的烟对机场能见度的影响有明显季节性变化。(3)民风民俗对机场能见度有短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利用相关资料对2013年12月6—8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认识了解南京禄口机场严重雾霾天气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此分析对改善机场雾霾天气预报,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3年12月6—8日,南京禄口机场遭遇了开航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气。据不完全统计,12月6日雾霾天气造成机场6个航班备降,36个航班次日补班;12月7日雾霾天气造成19个航班备降,232个航班取消;12月8日雾霾天气造成351个航班取消。此次罕见的严重雾霾天气导致南京禄口机场能见度长时间低于起降标准,造成机场多次关闭,给航班正常飞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阎良机场1985 ̄1994年08时天气资料和周围14个地方测站1990 ̄1994年实施飞行时记录的逐小时实况资料,结合713数字雷达回波信息,对不稳定天气进行了专题分析,找出了影响本场及空域对流天气在物理量、地理分布、雷达回波等方面的特征,特点,初步揭示出境内对流天气的活动规律和活动路径以及出现或不出现对流天气的各种判据和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正确认识茅台机场平流雾特征及其对机场飞行安全的影响,利用机场地面观测资料,对2017年11月—2021年6月的平流雾事件的时序变化特征及气象要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流雾事件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1月,明显日出前后发生频率较高,下午到日落时发生频率最低。机场盛行110°左右风和290°左右风,290°左右风与平流雾形成密切相关,尤其在平流雾高发期间,风速越大、湿度越高,能见度越差。温度在5~10℃时,平流雾能见度最差,气温低于0℃时,能见度有转好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AnInvestigationofOperationgInternationalTransferinharbinAirport一、机场概况和问题的提出1.机场概况哈尔滨国际机场隶属于民航黑龙江省局。1997年6月完成了对老机场的扩建工程;扩建后的新机场侯机楼总面积为67万平方米,楼内设有值机柜台35个,可移动登机廊桥16个,站坪ZO多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大、中型飞机20余架次。新候机楼的规模是老侯机楼的26倍,年设计旅客吞吐量660万人次,高峰小时2500人次,货运处理8万吨。新航管设施年保障飞机能力8万架次,日高峰3O0架次,小时高峰30架次,机场最低天气标准的能见度800米,云高60米…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利用机场观测报告(METAR)、常规探测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资料,从大气环流,温湿层结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13年1月3日发生在昆明长水机场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中尺度模式WRF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出相应结论。大雾引起的低能见度,对航空器的起飞和着陆有很大的影响,是引起航班延误的罪魁祸首之一。在国内外的多起飞行事故中,低能见度为首要原因。因此,加强雾的发生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完善雾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是航空气象服务的  相似文献   

11.
孙羡 《民航学报》2023,(1):81-83
利用2018~2020年12~2月自贡机场地面自动观测系统数据及人工整点观测能见度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低能见度的年、月日数,时次频率及持续时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低能见度日数年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特征,月变化基本为递减趋势;各时次低能见度出现频率中,08~16时出现频率持续减小,16时~次日08时持续增大,在08~19时的日常飞行时段内,低能见度出现频率约为33.2%~37.3%;低能见度与持续时间呈现线性关系,表现为能见度越低其持续时间越长,平均持续时间在2~5 h,低能见度在不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均相对集中在1~2 h和2~4 h。  相似文献   

12.
朱潇 《民航学报》2023,(1):43-47
近年来,支线机场航班运行数量逐步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支线机场航班运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危险天气下的安全运行风险。本文通过对机场历史数据的挖掘,研究了支线机场常见的大雾导致低能见以及大风等危险天气,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中心极限定理计算大雾天气下的数据分布情况,找到其内在规律,将机场能见度的范围划分到不同的置信区间,通过对各个置信区间的假设检验计算,从而得到不同能见度范围下后续能见度的发展,对后续能见度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计算相邻支线机场之间大风天气下的相关系数,通过计算机场序列的相关性,进而得到风场传播的趋势方向,从而有效提高支线机场的大风天气预估的准确性,达到避开危险天气,提高航班运行安全性的目的。通过预估这两类危险天气,增加对危险天气预警的准确性,提升支线机场航班运行的安全裕度,对今后支线机场的安全运行工作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18日,成都双流机场被一场大雾笼罩,能见度一度不足50米,造成大量起飞离港航班和进港落地航班延误或备降。机场关闭长达6个小时,上万旅客滞留机场,给各大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秋冬季对于中国大部分机场来说,都非常容易出现这种明显影响飞行运行的低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7-1998年中川机场逐日24小时观测资料,统计了扬沙、浮尘低能见度的年际、年、日变化及其持续时间等航空气候特征;分析了各类风沙天气的特点及矛盾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一、雾对航空运输的危害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地面交通、海运和航空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根据航空部门的统计,天气原因是造成航班不正常的首要因素,约占60%,其中因大雾又在气候因素中占70%,尤其是冬季,北京地区常常出现持续十几小时的能见度仅有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大雾天气过程,造成航班大批量的取消、延误、迫降或备降。例如1993年11月14~15日连续两天大雾,共取消航班183个,粗略估算两天内造成航空公司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人民币。又例如1994年2月17~18日的持续大雾,取消航班33个,备降其他机场27架,延误航班399次,造成直接…  相似文献   

16.
武汉机场辐射雾的逐时能见度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芳 《民航科技》2001,(1):51-52,58
根据相关性原理求证了武汉天河机场湿度与能见度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辐射雾(能见度&;lt;2km)分级(降水型辐射雾、浓雾型辐射雾和浅雾型辐射雾),然后对各等级内逐时能见度的月平均值及逐时能见度变量月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出计算逐时能见度的应用程序,由此客观自动地预报出武汉机场的辐射雾的逐时能见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广州白云机场1970—2000年,三十一年的逐时能见度观测资料,对白云机场低能见度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能见度≤l公里,有明显以8年的周期变化,低能见度≤0.8公里、≤0.55公里,主要振荡周期是6-10年;自70年代起出现能见度≤l公里的日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90年代出现的日数明显偏多,80年代相对偏少;低能见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低能见度平均出现次数与持续时间明显成反比;造成低能见度障碍的天气现象仅有雾和雨。  相似文献   

18.
咸阳机场气象中心承担着机场及陕西飞行区域各类飞行的气象预报与服务保障工作,2001年12月6日早晨,一次罕见的大雾天气,使机场能见度发生突变,造成了12架次飞机返航或备降,严重影响了飞行的正常。本文就这一典型个例进行分析,探讨天气发生突变的原因,总结预报与保障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caps地面、高空资料及来自NCEP/NCAR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分析2015年11月23日飞机增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飞机积冰过程,并结合河南2015-2016年飞机积冰事例,对比三种积冰判别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形成此次积冰过程的天气背景是低槽冷锋;充足的水汽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积冰的形成;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飞机积冰判别指数可以较好反映积冰发生区域及强度,假霜点判别法预报程度偏重、分级不明显,温湿度经验判断法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钟宏波 《机场建设》2009,(2):32-40,48
一、介绍 在机场受天气和能见度的影响,跑道起降飞机的容量会产生改变,使得航班延误经常发生,在枢纽机场,这种延误直接导致旅客错过了转机或影响到其他航班的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