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民航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精、尖的民航机务高技能人才队伍对我国民航业乃至国际民航业的飞行安全和科学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民航强国战略要求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大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航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但应该看到,我国民航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发达国家的民航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民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因素,而且民航信息化人才队伍是推进民航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民航"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强民航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加快实施信息化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对于打破民航信息化建设"瓶颈"状态,早日实现全行业的信息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10,(1):11-15
201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于2010年1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会上王昌顺副局长代表民航局作工作报告,李健副局长作了安全工作报告。李家祥局长作了《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民航强国建设,阐明了民航强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出了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选择,重点明确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民航过去一年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和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指出我国民航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安全基础还不稳固,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建设还滞后于航空运输规模的持续扩大;运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仍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要求民航系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以确保航空运输持续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注重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统筹做好保障安全、发展生产、改善服务、深化改革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民航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民航安全,包括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具有公共属性,属于社会安全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三新一高”的宏观发展要求下,本文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结合民航安检多年从业经验,着眼民航空防安全管理,从风险分级防控角度,尝试探讨新形势下民航安检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民航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民航安全检查是民航管理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评价模型,指导民航安全检查的管理工作,已成为民航管理者的迫切需求.将BP神经网络模型引入民航安全管理,在分析民航安检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安检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家祥局长在《安全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论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和联再论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文章中,以及2008年民航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促进行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董事会办学机制,1994年3月,由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以及全国各大航空企业等27家单位组成民航学院董事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作为民航系统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在民航学院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成绩显著。 董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对民航学院办学方向、教学科研、经费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决策,对民航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94年3月首次民航学院董事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航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国际民用航空安保形势空前严峻,作为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安保工作一直是民航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民航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在民用航空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民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合理的安全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民航领域存在的安全问题,预防航空事故诱发因素的萌生,提高民航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民航安全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故障树的多态贝叶斯网络系统安全分析模型,综合运用诊断推理和因果推理形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民航安全分析,通过航空灾难的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区间型贝叶斯网络进行民航安全分析,克服了其他方法只能分析计算单点概率值的局限性,比传统的安全评估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0.
宗剑 《民航管理》2023,(4):85-88
民航航线维护工作关系着行业形象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航线维护安全工作,对促进民航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航线维护工作安全文化的主要作用,介绍我国民航航线维护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矛盾,根据事故案例指出我国民航航线维护工作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通过加强航线维护工作的思想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来降低航线事故发生率,有效促进安全生产,同时为民航监管机构或民航机务保障部门制定相关安全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洪 《中国民用航空》2014,(11):102-103
本文从推动民航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以及促进民航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两个角度分析了民航院校构建协同包新平台的重大战略意义,并结合飞院实践经验从协同创新攻关方向、模式类型、体制机制,创建联盟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总结归纳了民航院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民航安全管理进入系统化安全管理阶段,民航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岗位有了细分的需求,但是民航类院校中《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此需求。从民航安全管理的发展确定民航《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借鉴安全学科分类,结合中国民航安全管理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组织因素并存的特点,将民航《安全工程》专业分为安全工程、人为因素和系统安全3个专业方向,分别培养从工程技术角度、人为因素角度、系统  相似文献   

13.
教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基本建设之一,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的发展不仅为民航院校的教材工作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教材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阐述了民航院校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当前民航院校教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细致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论证了民航院校在民航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教材建设,推动民航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航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5月24日,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在北京挂牌成立。为了保证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AAC决定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民航安全学院设立飞行标准系、机场安全管理系、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航空器适航审定系、航空保安系、事故调查与安全信息系、安全理论系以及国际合作部等机构。中国民航安全学院致力于民航行业内的安全培训工作,主要承担政府安全管理及监管人员的在职培训任务,同时兼顾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空管人员的在职培训,逐步成为民航安全管理人员资质鉴定及培训中心、民航安全法规宣传基地和国内外安全…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秩序地发展。航空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民航组织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安全监督都是国际民航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1届大会批准了一项安全监督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促使各缔约国能够实施国际民航组织制订的标准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6月28日,经中编办批复同意和民航局决议,民航温州安全监督管理局揭牌成立,成为华东地区第10个民航监管局。为适应温州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加强民航安全监管的需要,以及进一步下沉监管职能和提高服务效能,民航局决定成立温州监管局。新成立的民航温州监管局作为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派出机构,将严格依法行政和切实加强安全监管,以保障和促进温州民航事业的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民航局出台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到2030年,我国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安全、高效、顺畅,以及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全面建成作为民航空管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将整合空管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成可靠高效的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作为空管发展战略任务之一。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在今年的全国民航空管工作会议上要求,空管系统要完善  相似文献   

18.
民航运输业对安全文化的关注,源于1991年美国洲际快递航空公司2574号飞机在休斯敦鹰湖附近坠机所发生的空难,此次空难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指出该次事故的可能原因包括“航空公司管理层没有能够建立安全文化”。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末,由自发状态发展到自觉状态。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各级组织和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财产安全所创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已经成为整个民航业的主旋律,作为传播民航精神的主要阵地,航空类高职院校也承担起了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充分分析了航空业就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现状,发现航空类高职院校有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素养培养;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评价、轻职业认知评价;重学生的专业认知、轻职业发展规划3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以当代民航精神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提出了“三轨制,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赵涛 《民航管理》2023,(6):38-41
<正>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安全运行,而安全运行离不开安全文化提供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障。日前,民航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民航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机场作为民航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