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4,(6):53-53
美国国防部一份新研究报告称,失去宇宙神5火箭所用俄制RD-180发动机的使用权将会给美军事航天计划造成重大影响,且缓解的办法不多。报告认为,没有RD-180,美运载业格局前景暗淡。报告发现,失去RD-180及由此导致的宇宙神5火箭至少暂时停飞将使多达31项发射任务推迟,由此将使美遭受高达50亿美元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1999,(9):19-19,21
夜晚,仰望繁星点点的宇宙,我们常会生出一丝敬畏,感悟人类和地球的缈小。浩瀚的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归于何处?这类高深的问题虽然对普通人来说事不关己,但却绝对不仅仅只有天文学家才感兴趣。关于宇宙的诞生,现代宇宙学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模型是大爆炸模型,其主要观点是宇宙由一次爆炸产生,以后由热变冷;宇宙不断膨胀使物质从密到稀地演化。当温度从开始的100亿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大大减弱,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再进一步收缩成气体云,从而坍缩形成各种恒星系统,演化成现代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虽然能解释一些主要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3.
子力 《中国航天》2000,(8):18-19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5月24日进行了宇宙神3型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将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的一颗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对洛马公司未来运载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使其拥有了同波音公司和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等运载厂家展开竞争的又一利器。发射的成功同时表明,这项美俄合作计划能够克服技术转移方面的重重限制,向着预定的目标进发。一次重要的发射 宇宙神3同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以往的型号相比有了重大转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变化是采用了由俄罗斯企业研制的推进系统。宇宙神系列火箭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空间天文学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空间探测的蓬勃发展使空间天文学取得了长足进步,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航天》2010,(8):F0002-F0002,1
7月5日,在意大利都灵市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欧洲空间局公布了去年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卫星拍摄的首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代表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与物质密切相关的第一批逃逸的光子,也被喻为宇宙的第一束光线。  相似文献   

6.
谭邦治 《中国航天》1999,(7):30-32,34
二、当今宇宙探测重又火爆航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宇宙探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同时,世界各国的科技界也逐步将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利用宇宙资源、探究人类进入新的活动疆域的途径等,列入科技发展的新议程,宇宙探测重又火爆,宇宙探测在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谭邦治 《中国航天》1999,(9):28-29,32
三、中国应在宇宙探测中有所作为  (一)宇宙探测与研究关系到全人类,也关系到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探究人类进驻新疆域的可能性与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航天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作用,这是航天科技工业肩负的四大艰巨的使命,也是其着重搞好知识创新和整合、实现产业化的目的之所在。宇宙探测与完成航天的四大使命密切相关,也是实施和完成四大使命必经的途径。从宇宙探测的四大内容(对地球进行全球性综合探测与研究及对太阳、月球、行星和行星际环境的探测与研究,空间天文探测与研究,空间物理探测与研究以及生命与宇…  相似文献   

8.
易林 《航天》2014,(4):27-27
作为欧空局“宇宙愿景”(Cosmic Vision)计划三大中级任务之一,“欧几里德”(Euclid)探测器,肩负着“暗宇宙”探索的重要使命,将能够观测到宇宙最为黑暗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云英 《航天》2014,(5):44-45
在宇宙研究中,最令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是21世纪初科学的最大谜团,故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两个代表宇宙中95%以上物质含量的东西,像幽灵一样存在于宇宙之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它,这更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它的兴趣,企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天兵 《航天》2010,(9):18-21
当地时间2010年8月14日,美国用宇宙神-5火箭将第一颗“先进极高频”军用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它使美国军用通信卫星迈出了更新换代的第二步,用于取代现役的“军事星”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失重对肌肉系统的影响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飞行使航天员的肌肉出现萎缩.但是新的实验改变了这个观点——它同样给地球带来巨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1):56-57
2009年5月,作为“中国俄语年”活动的一部分,潞河中学的全体同学都参加了其中的以宇宙航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由于航天啦、宇宙啦,对我而言部是太遥远的东西,但我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航天科学承载了人类的未来,于是我画了一个稚气可爱的小女孩正坐在气球上飞向天空,并题名为“带着梦想去太空”。  相似文献   

13.
罗山珍 《航天员》2009,(3):22-25
屈指一数,哈勃空间望远镜漂泊太空已19年有余。在漫长而短暂的19年里,“哈勃”完成了88万多次宇宙观测,并对29万个宇宙天体拍摄了57万多张照片。这些被“哈勃”捕捉到的天体现象或宇宙奇观,不仅震撼眼球,而且震撼心灵——原来在那遥远得有些不敢想象的太空中,竟然存在着如此多数不胜数的壮丽景象。本刊特从“哈勃”拍摄的众多照片中,精选出极少数的经典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王萍 《中国航天》1995,(9):12-15
日本航天发展展望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制定了日本第一部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日本宇宙开发基础大纲》。宇宙开发委员会是日本首相在航天政策方面的一个常设咨询机构,由5人组成,科技厅厅长兼任委员长。它所作出的决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最高决策的反映。第一部《...  相似文献   

15.
宇宙神运载火箭计划开始于1957年,是在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用户当时主要是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海洋与大气局,主承包商是通用动力公司。从1957年到1959年,宇宙神先后发展了A、B、C、D四种型号。这四种型号最初都是作为弹道导弹来研制的,其中D  相似文献   

16.
人造卫星从发射到入轨,需要经过一系列恶劣的宇宙环境,如真空、射线、宇宙微粒子、等离子体、地磁和太阳光等.这些宇宙环境对人造卫星是否能顺利发射及发射后的长期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宇宙环境对发展航天事业关系极大.本文主要叙述从发射到入轨所遇到的宇宙环境对星载电子设备的影响及其克服办法.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2日是令人激动的一天,因为人们盼望已久的阿尔法磁谱仪(AMS)被送上九重天,从而使人类可以首次对宇宙空间的带电粒子进行直接观测。圆了科学家们几十年的梦。它有望开辟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很可能带来一次重大理论突破。奇妙的宇宙世界根据目前公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1996,(3):30-30,34
宇宙神火箭将出新型号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世界商业运载市场,正在研制下一代的宇宙神运载火箭,并有意将这种新型火箭作为该公司新的运载器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新火箭称为宇宙神2AR,目前已进入高级研制阶段。一些研制周期较长的项目两年前就已开始采...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1,(1):149-149
据日本宇宙航空开发研究机构(JAXA)网站2010年12月报道,近日,日本对首颗准天顶卫星指路号(MICHIBIKI)进行了3个月的初始功能验证。卫星于2010年9月11日发射,在初始验证期间,卫星平台与星载设备功能正常。由于所有功能和性能验证正常,JAXA决定在12月13日使卫星进入常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存恩 《卫星应用》2006,14(1):53-64
第三章 规划的实现(续) 3.创造智慧和扩大活动领域 太空是人类希求和智慧的根源,同时也是21世纪人类向各种各样的智慧发起挑战的独一无二的舞台。了解宇宙、太阳系、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的共同欲望,在这种欲望的支持下,人类向太阳系内发射了很多颗探测器,向太空发射了各种各样的太空望远镜。通过执行这些飞行任务,可实地观察到许多现象,获得许多知识,还会发现许多新的未解之谜。可以说通过接受这些挑战,可以使宇宙成为一个跨世纪,以青少年为对象,由他们继续努力实现梦想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