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非晶态镍磷合金电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亚磷酸—镍盐型电解液中主要工艺因素对电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与氯化镍浓度比的影响最明显,该比值小于1:3时,难于形成非晶态镀层。随该比值增加,电沉积速度降低而镀层含磷量增大。镀液pH值和阴极电流密度增大时,镀层含磷量降低,不利于非晶结构的形成。从磷的阴极析出机理及其与析氢反应的相关性讨论了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Ni-W、Ni-W-B非晶态合金镀层表面进行改性的研究,测量了表面改性对非晶态镀层耐蚀性、表面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Ni-W、Ni-W-B非晶态合金镀层,提高了在H2SO4、HNO3溶液中的耐蚀性以及在700℃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非晶态合金镀层表面含W量和含O量相对提高了;镀层结构仍然是非晶态.  相似文献   

3.
飞碟的外壳     
金属氢存在与否是科学界的一桩悬案。最近,我国学者提出了令人震惊的方案:在低温条件下,对固态氢填充中子,使其成为一种稳定结构,并能在温度升高后继续保持。固态氢为正四面体结构,在4个氢原子之间填入中子后变为具有金刚石结构的氢—中子复合物,其稳定性基于以下因素:中子由3个夸克组成,两个带1/3个负电单位,一个带2/3个正电单位,总体表现为电中性,但其表面不断呈现有规律的正负电场涌动,当距离足够近时,中子将显示电磁场性。氢原子的直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处于正四面体结构中心位置的中子与4个氢核(质子)的距…  相似文献   

4.
以四面体Fe_4B为原子团,利用多重散射X_a自洽场的方法,对非晶态Fe_(1-x)B_x合金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了原子团Fe_4和Fe_4B的能级分布、轨道等高线图和状态密度分布,讨论了B原子的加入对非晶态Fe_(1-x)B_x合金的电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十年来国际上非晶态合金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其中讨论了用于传感器的非晶态合金的特性,构成传感器的要素,介绍了非晶态合金传感器的分类、结构形式、实例及若干应用。按所利用的合金的磁致伸缩特性和物理效应把非晶态合金传感器分成5类:(1)利用零磁致伸缩合金制作的传感器;(2)利用超声传播效应的传感器;(3)利用应力-磁效应的传感器;(4)利用大巴克好森效应和迈悌欧锡斯效应的传感器;(5)利用电阻-应变等等其他物理效应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氢钟开发技术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氢脉泽原理对原子频率标准目前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主动和被动氢脉泽限制频率稳定度的基本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描述确保主动和被动氢脉泽高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的设计方法。现在,主动氢脉泽指标可达到1.10-13/s和3.5.10-16/d,被动氢脉泽指标可达到4.10-13/s和2.5.10-15/d。还讨论了氢脉泽指标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硬度试验是材料性能试验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管类产品的硬度现场测量需求越来越多,常规的硬度测量仪器不能满足管类产品的现场测量需求,需要研究新的测量手段,实现对管件的非破坏性测量。论述了采用电阻硬度传感器技术实现炮管镀铬层硬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对测量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超高强度钢37SiMnCrNiMoV的储存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高强度钢37SiMnCrNiMoV制造高压容器,在某些情况下储存会显著降低其使用性能,这种现象被称为储存效应.本文以应力腐蚀破坏时间变化来衡量储存效应的强弱.研究了储存时间与储存后除氢处理对储存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存效应的实质是在第二类内应力诱导下由环境向材料内部渗氢并集聚到峰值应力区,进而在夹杂物尖端产生显微裂纹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霍耳效应和磁阻随磁场变化等电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了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霍耳电势差,得出了该薄膜的霍耳系数和相应的每个原子的有效传导电子数Z≈0.3。结果表明,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具有正常的霍耳效应,可用自由电子模型的观点进行(?)述,本文还对非晶态Ni-Si-B合金薄膜的磁阻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凹槽火焰稳定器的煤油超声速燃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直联式超声速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试验,使用了4种不同结构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和多种直径的煤油喷嘴,煤油当量比0.24~1.32,引导氢当量比0.53,在多种工况下均实现了煤油的成功点火和稳定燃烧.通过测量燃烧室壁面静压分布比较不同工况下煤油燃烧性能.研究发现:凹槽结构对煤油的点火性能影响较大,较大的凹槽长深比更有利于煤油的点火,部分凹槽能在无引导氢条件下实现煤油自燃点火;试验中使用的4种凹槽均有较好的火焰稳定效果,煤油燃烧时燃烧室壁面压力平稳;煤油当量比是影响煤油燃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煤油当量比相同的条件下,较高的喷注压力能够提高煤油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沉积的方法获取含Fe0.4%~0.8%的锌铁耐蚀合金镀层。结果表明:工艺因素对镀层含Fe量影响很大。而镀层中的含Fe量又直接影响镀层的耐蚀性。含Fe0.4%~0.8%的锌铁合金镀层其耐蚀性大大优于普通镀锌层。少量的铁元素可以大大延迟镀层出白锈、出红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由于太阳风作用在太阳表面上的力矩以及太阳风造成的质量损失使太阳自转角速度减速的影响;推出了由于这些原因使自转角速度的相对改变率以及自转角速的长期改变的表达式;最后估计了自转角速减慢的相对改变率值和在一千万年内角速的长期减速值,并绘出了减速曲线。计算表明。质量损失对于相对改变率的影响可以略去,但对于长期减速的影响不应该略去。   相似文献   

13.
碱性体系锌—镍合金电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碱性体系锌-镍合金电镀工艺。本工艺镀层光亮、镀液稳定、组成简单及维护方便,能在很宽的工艺范围下能镀出含镍量为11~15%的锌-镍合金。镀层具有高耐蚀性及低氢脆性。对电沉积机理也作了必要叙述。  相似文献   

14.
简述分形几何基本概念及其在图象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随机分形模型、混沌动态系统中的分形及迭代函数系统分形模型及其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吉林陨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吉林陨石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我们对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过程作了如下讨论:(1)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根据吉林陨石的凝聚和固化年龄和矿物的组合,探讨了太阳星云凝聚的过程;(2)吉林陨石母体的热变质过程:从稀有气体的丢失,全岩化学成分的特征,稀土元素的自纯化过程和橄榄石、斜方辉石成分的稳定性,讨论了热变质过程的特征;(3)吉林陨石母体的冷却过程:根据镍纹石的镍含量和宽度,还根据矿物中Ar和裂变径迹的保存性,分析了吉林陨石母体的冷却史;(4)吉林陨石母体的破碎和宇宙线照射历史:根据对宇宙成因He3、Ne20,21,22、Ar38、Na22、Al26、Mn54、Mn53和Co60的测定结果,提出了吉林陨石的两阶段照射历史的模式。第一阶段的吉林陨石母体,年龄10—11my,r=10m,确定了各样品在母体中的相对位置;第二阶段的吉林陨石母体,年龄0.3—0.5my,r=80—90cm确定了各样品的埋藏深度及通过大气层后的烧失量;(5)吉林陨石的降落过程:讨论了吉林陨星在太阳系空间和大气层中的轨道及降落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月球探测器转移轨道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分析了月球探测器由近地点出发,在假定末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转移轨道的特性参数对初始条件和变轨所需的速度脉冲等的影响;考虑的特性参数的变化包括转移轨道倾角的变化,近地点高度的变化和转移时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南极极点站(磁纬约75°)1986年31-38kHz频率的VLF波数据和卫星观测的IMFBy分量数据,分析研究了IMF晨昏分量By对高纬VLF极光嘶声统计发生率周日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By对极光嘶声的统计发生率的磁地方对(MLT)分布有明显的调制作用。磁正午前后的VLF统计发生率不对称,By为正,午后发生率大于午前,By为负,午前发生率大于午后,By极性对夜侧VLF发生频次的磁地方时分布也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飞机中,飞行指引系统对飞机的起飞,着陆,预选飞行高度和航向、保持飞行状态和航线飞行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向驾驶员提供飞机的姿态指令信号,从而确保了飞机的安全,提出了飞行效率和减轻了驾驶员飞行中的负担。本文主要讨论民机飞行模拟器中的飞行指引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了自1963年到1979年卫星穿越磁层顶的1024个观测资料计算了向阳侧磁层顶椭球面的参数。企图从这些资料得出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热压强对向阳侧磁层顶位置和形状的影响大小。但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目前所具有的观测资料的精度不足以获得星际磁场和太阳风热压强影响的数值。本文分析了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在计算该椭球面参数时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出了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该椭球面的平均大小、形状和方位的观测值与理论预计值是非常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AR2522活动区多波段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暗条演化与1B/M4级双带耀斑爆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足点的剪切运动导致暗条电流增强和耀斑贮能;(2)暗条上升运动和绞扭现象是暗条电流增强和耀斑贮能的结果;(3)Marttens-Kuin模型至少适合于解释与暗条快速上升有关的双带耀斑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