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机械工业广泛采用中碳钢及中碳低合金钢制造零件,当这类零件淬火时,水淬易开裂,油淬则往往达不到硬度要求,尤其是对于形状复杂和尺寸较大的零件,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寻求冷却速度介于水油之间的淬火介质,使淬火的零件既能得到要求的硬度,又能减少变形及避免开裂,这是热处理工艺上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部机械院机电研究所与北京内燃机总厂合作,研制成功适于中碳钢及中碳低合金钢零件淬火用  相似文献   

2.
我厂3PS产品上的刀片零件,见图1,原计划用淬火状态0.2毫米钢板进行冲制,但此材料均由西德进口,国内现无货源,因此只得用0.2毫米65Mn正火状态盘带材料,冲成形后进行淬火,工艺要求热处理:淬火HRC44~48(HV435~485)、不平度≤0.10。由于刀片厚度较薄、面积较宽,在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容易发生分解而不易淬硬;即使淬硬了,但变形很大且很复杂(有波浪形,S形等);变形后需校正,又薄又硬的刀片,稍用力,就产生断裂,况且在刀片平面上要校平不平度为≤0.1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铝合金钣金件淬火变形的特征、机理及影响变形的因素,介绍了控制和减少淬火变形的有效途径,即采用空气循环电炉加热,用有机淬火介质淬火,保持新淬火状态下塑性的冷藏,机械化程度高的钣金一步成形,等等。  相似文献   

4.
钢经淬火后硬度高,抗拉强度大,相对延伸率小。因此,对淬火钢螺纹加工采用焊接式硬质合金车刀切削性能差,耐用度低,光洁度差,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应用图1所示车刀切削效果好。该车刀有如下特点: 1.刀具受力合理,通用性好。适用于加工螺距小,退刀槽窄的工件。采用专用刀片,利用本身斜面定位;借助横向力F,消除刀片和刀体间隙,夹固刀片;通过选择不同偏心值e加工不同规格的螺纹,以扩大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淬火介质冷却金属时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聚合物隔离膜,45钢和40Cr钢在不同浓度介质中淬火,可得到比水淬、油淬更大的淬透深度和更小的淬火变形,并可防止淬火开裂。淬火后的组织正常,机械性能符合要求。故表明,此种介质用于钢铁零件淬火非常有效。本文还对使用中的一些管理问题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6.
在精密机械产品中,表面硬度高、又有位置度要求的坐标孔,常规方法是热处理后在坐标磨床上进行加工。但坐标磨床价格昂贵,也不适合批生产要求,且许多工厂尚无此种设备。 我们在生产一种液压伺服阀时,就遇到如图1所示的一组孔。其表面渗碳淬火后硬度为HRC55~60。我厂无坐标磨床,只得在普通内圆磨床上加工。  相似文献   

7.
从淬火变形、开裂、拉伸机械性能、硬度、晶间腐蚀等方面,对AQ251新型淬火剂在铝合金板材热处理上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淬火剂对减少零件淬火变形和开裂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淬火变形、开裂、拉伸机械性能、硬度、晶间腐蚀等方面,对AQ251新型淬火剂在铝合金板材热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淬火剂对减少零件淬火变形和开裂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产的 RJJ—36—6井式回火电炉,由于它能强制循环,使炉温均匀,是一台很好的回火电炉。鉴于铝合金淬火温度要求范围狭窄。温度高,合金元素的溶解速度就越快和越完全,同时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分布也越均匀,这就使淬火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具有更高的机械性  相似文献   

10.
快速攻丝法     
我厂研制并经长期成批生产的某发动机,其曲轴后部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该零件的盲孔螺纹M18×1.5毫米的要求见图1所示: 此零件材料为45Mn,是一种弹簧钢,最后热处理为淬火和回火,其强度高,淬透性较大,脱碳倾向性小,但有过热敏感性,易出现淬火裂纹,并有回火脆性,硬度HB=250~302。我厂自生产该发动机以来,加工曲轴后部的盲孔螺纹一直采用钳工——手工攻丝的方  相似文献   

11.
硬质合金齿轮滚刀机加工行业为提高齿轮强度而采用硬齿面齿轮,齿面硬度达HRC60左右。但是,由于渗碳淬火和中、高频淬火后齿轮变形量大,所以淬火后齿面必需精加工。精加工一般采用磨齿法,生产效率很低,而且缺少加工大齿轮的磨齿设备。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成果研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并解决造成机械零件报废的两个重要原因——淬火变形和脱碳。方法 以轴承圈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进行变形和脱碳原因分析。结果 脱碳主要由于煤油的裂解效果差、淬火炉内产生的负压、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降低及操作者的淬火速度慢这四个因素造成的;变形主要与零件的摆放决定的冷却速度不同有关。结论 采用小贝力克箱式炉淬火加热,冷却用好富顿油,平装装炉,吸热式保护气氛很好地解决了淬火脱碳和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目前,国内外资料所介绍的淬火介质,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是随着钢种、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精度要求而有所不同,还没有一种能适合所有钢种淬火的介质。为了寻求一种能适用于多钢种的淬火介质,我们参考国外专利,并进一步试验研究出一种新型淬火介质—双钠淬火介质。它弥补了水和油作为淬火介质的缺陷,解决了低淬透性钢、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渗碳钢、碳素工具钢的淬硬、变形和开裂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厂某产品压紧垫圈:系用65Mn弹簧钢带制造。垫圈厚1毫米,外径φ114毫米,内径φ110毫米,三个凸起的圆弧R50毫米高度3±0.2毫米(见图1)。垫圈经过冲切成形,热处理淬火、回火(硬度要求HRC51~55),最后电镀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Fe-B-C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冷却速度对B含量>1.0%和C含量<0.2%的Fe-B-C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同淬火温度下,随着淬火冷却速度增加,淬火组织不断发生变化,由大量珠光体 铁素体 少量马氏体→大量马氏体 少量珠光体→马氏体,合金硬度也不断增加.水冷淬火条件下,淬火温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获得单一的马氏体基体组织.Fe-B-C合金在950~1000℃水冷淬火后,可以获得细小板条马氏体基体上分布高硬度硼化物的复合组织,硬度大于55HRC,冲击韧性大于15J/cm2,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前言真空淬火工艺中,油淬是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但在高强度钢30CrMnSiNi2A制作的航空重要受力构件上,国内尚未见有应用先例。对30CrMnSiNi2A钢进行真空加热后油淬与目前通常应用的热处理油淬方法如:盐炉油淬、电炉油淬及涂料保护电炉油淬相比,组织和性能有什么不同?真空油淬在30CrMn-SiNi2A航空构件上应用存在什么问题?本文根据一系列试验结果,从组织、特别是某些性能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试验内容一、试验用钢采用102钢厂生产的φ18毫米30CrMnSiNi2A棒材,炉号为6414。成分:C 0.27%、Cr1.14%、Mn1.19%,Si1.07%、Ni1.68%、Cu<0.15%、S 0.004%、P 0.007%。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炮管管线阴阳线硬度及抗摩擦磨损能力,对炮管管线阴线和阳线进行激光淬火试验研究。建立连续半导体激光加热38CrNi3MoV温度场的有限元预测模型,仿真分析激光参数对炮管管线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合温度场仿真结果,对炮管管线开展激光淬火试验研究,探究激光功率、激光光斑直径、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淬硬层硬度以及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后平均硬度由400HV提高到710HV,增加43.66%;阳线、阴线硬化层深度分别达到1.22mm和0.61mm。淬火后阳线表面粗糙度Ra由0.548μm增加至0.700μm,阴线表面粗糙度Ra由4.424μm降低至3.804μm,均在允许的变化范围之内,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淬火后阴阳线组织转变进行观察分析,探究激光淬火后组织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引言曲轴是我厂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齿轮最终热处理工艺是表面中颇感应淬火。生产现场的热处理质量及工艺考核的手段,是简捷明了的硬度检测。因此,硬度检测方法的正确与否,对产品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厂在采用普通格氏硬度计检测曲轴斜齿轮齿项硬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多年来的实践体会,依据洛氏硬度试验原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1原检测方法及其存在问题1·1尿检和方法将曲轴斜齿轮置于硬度计工作平台上,另一端的主轴颈置于一附加的可升降的V型工作台上。检测齿轮齿顶硬度时,对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