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多梁式翼盒加筋壁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针对端部支持、侧边支持、本身曲率以及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加筋壁板压缩失稳临界应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目前文献资料中关于加筋壁板压缩稳定性临界应力计算公式中端部支持系数进行适当修正,以得到适合的壁板屈曲应力。研究发现,端部夹持、侧边梁支持和蒙皮自身曲率对加筋壁板的压缩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对于蒙皮较厚的加筋曲板(如机翼壁板),建议的等效端部支持系数为1.5~2.0  相似文献   

2.
李佳  高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2):2817-2823
为了研究圆环管道中曲率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了展向带有曲率的轴向流动和轴向带有曲率的周向流动两种圆环管道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分别计算了两种模型下不同曲率的稳定性和扰动演化情况,并和槽道流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了曲率对基本流动、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曲率越大,基本流向内侧偏转越大,扰动波流向波数越大,增长率越小,中性曲线的不稳定区域越小,特征函数的对称性越差.因此曲率对边界层内的扰动起着稳定的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曲率越大,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3.
双端固支石英振梁作为微型谐振式石英传感器的核心敏感元件,其力频系数和品质因数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石英振梁的力频系数越高,同等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也越高;振梁品质因数越高,传感器的分辨力亦越高。对于工作于一阶振动模态的石英振梁而言,力频系数与热弹性品质因数仅与其自身的结构尺寸参数有关。通过分析发现,石英振梁的力频系数与热弹性品质因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详细分析了石英振梁力频系数与热弹性品质因数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影响,给出了两者的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建立了力频系数-热弹性品质因数的目标优化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音叉尺寸范围内,目标优化函数值从0.064增加为0.64,且变化趋势与品质因数相类似。最后,分析了在设计用于微型谐振式石英传感器的双端固支石英振梁时该如何获得最佳的传感器性能。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悬索桥静风失稳形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MSC.MARC和PYTHON脚本语言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风荷载增量与双重迭代(结构几何非线性收敛迭代和风荷载三分力系数收敛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度悬索桥空气静力行为和失稳全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别加大三分力系数中某个分量的方式,揭示了气动力系数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初始攻角下大跨度悬索桥梁静风失稳的发展路径,并对比分析了静风稳定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整体翼梁支柱通常用来提高腹板剪切稳定性,支柱的强弱直接关系梁的初始剪切屈曲临界应力.为研究支柱刚度与梁腹板稳定性的关系,设计了4组不同参数的整体翼梁腹板剪切稳定性试验,通过试验与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给出了一种可靠的整体翼梁支柱刚度计算方法,为整体翼梁设计及强度分析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将各向同性修正偶应力理论推广到各向异性,提出一个新的修正偶应力理论,基于虚功原理推导出梁的稳定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细观层合Timoshenko梁的稳定性模型并用于尺度效应分析.该模型含一个材料细观参数的基本方程与宏观层合梁的方程的算子相同,只需引入细观刚度参就可以直接由宏观解得到细观解.另外,该模型可以直接退化为Bernoulli-Euler梁模型.算例表明,建立的偶应力层合梁模型能够用于细观层合梁稳定性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可压缩非平行流边界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和多重尺度方法,研究三维可压缩的非平行流边界层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可解条件的特征,导出精确计算所需的伴随问题方程渐近外边界条件的矩阵表达式,给出有控制的重正化方法,以有效地克服刚性方程在积分求解中的困难。探讨与非平行性作用相关的方程和影响因素,特别是新的特征函数畸变对扰动增加率的作用。通过算例,清楚地显示了流动的非平行性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横Π型梁在风洞应变天平阻力结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对比传统T型梁和横Π型梁,对风洞应变天平的阻力测量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传统的横Π型阻力测量梁的改进方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优化分析,改进后的横Π型阻力测量梁降低了升力对阻力的干扰,并有利于提高天平阻力分量的稳定性。该测量梁结构应用到了某型飞机高速风洞试验测力天平上,天平静态校准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风洞试验时天平状态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加速度计作为导航制导系统的重要元件,要在严酷的条件下及系统全生命周期内保证精度、稳定性、线性度等性能指标要求,这对加速度计的研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介绍了一种基于振梁谐振和力频特性原理的分体式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给出了加速度计的总体结构和简化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受力分析,指出不能简单通过增加摆质量的厚度来提高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阐述了用双端固定音叉结构制作石英振梁的工艺加工过程,指出铬金掩膜的制作是振梁加工的关键工序。针对振梁等效参数,电路采用具有更大增益的双门振荡器方案。最后,对加速度计进行了标定测试,标度因数为55Hz/g,量程达到±70g,4h的零偏稳定性为8.1μg。测试结果表明,双振梁推挽差分输出的设计有效改善了加速度计的零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陀螺永磁力矩器的工作原理及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永磁力矩器力矩系数的各种因素,确定了影响陀螺永磁永磁力矩器力矩系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力矩温度系数稳定性的改进措施,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ANSYS结构有限元动力分析计算,研究了完好及不同破损程度下混凝土粱的校验系数和频率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混凝土梁施加相同荷载等级在不同损伤程度情况下混凝土梁从完整到破坏校验系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校验系数与损伤程度、粱的跨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关系式,实现了简支混凝土粱无损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旋转薄壳自由振动的精确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117-121,215
提出一种计算具有齐次边界条件的旋转薄壳的特征值和特征函数的精确解法。这一方法仍需借用数值法求解8阶行列式所对应的频率方程。其精确意义是与用数值法求解梁的超越频率方程而获得梁振动频率精确解意义等同的。用此方法,本文给出了两端简支(ss)、一端固定一端自由(cf)以及一端固定一端简支(cs)柱壳的自振频率随柱壳长细比的变化,并与解析解(ss)、试验值(cs)及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理论及自由尾迹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无铰式旋翼的气弹稳定性分析方法.为了模拟复合材料旋翼气弹特性,截面特性参数采用二维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展向一维梁则采用考虑剪切变形的23自由度非线性梁单元模拟,并将自由尾迹分析模型用于计算旋翼非均匀诱导速度场,基于升力线模型构建了一个高效且较为精细的气动分析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无铰式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算例计算及验证表明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用于复合材料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预估及进行气弹稳定性分析.最后细致分析并获得了复合材料铺层角对无铰式旋翼气弹稳定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算例在小拉力系数(0.0025)下,截面竖直铺层角在10°到25°会发生气弹稳定性问题,这在真实型号设计中应当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参数变化对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不足,搭建了捆绑火箭结构系统与推进系统耦合的POGO振动模型。筛选出助推器氧路的泵阻力系数、泵惯性系数、蓄压器压力、蓄压器能量值(PV值)等对POGO振动影响较大的参数,运用正交试验法,分析这些参数共同变化对POGO振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提高助推器氧路泵的阻力系数、蓄压器PV值,减小助推器氧路的泵的惯性系数、蓄压器压力可以提高POGO振动的稳定性,由极差分析得到各结构参数对POGO振动稳定性影响的主次顺序,同时得到提高POGO振动系统稳定性的最优方案,系统稳定性概率为99.7%,提高了7.3%。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为通过弹性剪裁来获得想要的变形模式带来了优势,其结构的耦合特性如拉扭耦合和弯扭耦合可以利用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来实现。以薄壁壳结构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多种理论方法研究分析正交各向异性壳体本构关系,给出适合复合材料层压板矩形闭剖面薄壁梁截面的刚度系数解析表达;采用逐阶近似方法,完整设计复杂闭剖面的刚度系数数值算法;针对两种典型的复合材料铺层的矩形闭剖面梁截面布局构型,进行刚度特性的计算分析与讨论,获得铺层角度对复合材料薄壁梁弯曲、扭转及弯扭耦合刚度特性的定量结果。对分析设计闭剖面薄壁结构刚度条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有限元法在处理时变边界、时变系数的轴向可伸缩梁时需要不断改变单元尺寸或单元数目,不利于程序化且计算精度无法保证。基于广义移动最小二乘(GMLS),采用不受单元限制的全域插值EFG法对柔性梁的变形场进行空间离散,根据哈密尔顿变分原理得到轴向可伸缩梁横向振动的无单元动力学离散方程;采用数值算例分析可伸缩梁的横向振动频率、各种轴向运动规律下梁末端的自由振动响应以及强迫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全域插值EFG法可用于时变参数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小叶盘结构连续参数模型和振动模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用于研究大小叶片整体叶盘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的连续参数模型。模型用 Timoshinko梁模拟叶片 ,用平板模拟轮盘 ,并在叶片和轮盘间引入弹簧元件模拟叶片和轮盘间的耦合关系 ,简化了两者间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采用 Gram-Schmidt方法生成正交多项式作为李兹容许函数进行模型的离散化 ,简化了所得到的频率方程求解过程 ,有利于求解过程的数值稳定性 ,并可方便地通过对方程系数性质的分析了解结构振动模态的性质。利用上述的分析原理和求解方法 ,进行了简化的大小叶片整体叶盘结构的计算 ,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剪切和翘曲影响的直升机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维龙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06,27(6):1130-1134
在中等变形梁理论的基础上,对桨叶变形体进行有限变形分析,推导出同时考虑剪切和翘曲影响的小应变、中等变形梁应变-位移关系,并构造出一个全新的21自由度梁单元,应用Hamilton原理导出桨叶运动的有限元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剪切和翘曲等非经典因素对无铰旋翼桨叶的动特性和悬停时气弹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剪切和翘曲对旋转桨叶的固有频率,尤其是高阶频率,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转速的提高这种影响会变大;同时对悬停时桨叶的气弹稳定性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桨距角下这种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19.
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双频Bode图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彤  房建成 《航空学报》2007,28(3):641-646
 对于具有强陀螺效应的磁悬浮高速转子系统,转子进动和章动的稳定性是决定系统稳定性的首要因素。为了实现直观鲁棒的进动和章动稳定性设计,针对对称磁悬浮转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双频Bode图的进动与章动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复数变换将实系数双变量转子动力学模型等效为复系数单变量形式,绘制等效开环传递函数的负频和正频Bode图,采用推广的经典频率域稳定性判据进行稳定性判定和稳定裕度分析,为稳定性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首先在迹应力分析基础上讨论了单、双模量梁在受拉和受弯共同作用下中性轴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中性轴偏移产生的附加弯矩及其对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影响。并推导出双模量简支梁的挠曲线方程。随后,利用新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对悬臂梁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数值解法计算不同拉压模量下双模量悬臂梁的屈曲荷载,并通过计算结果对双模量材料的性能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