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计由国际救援示位标、着陆搜寻信标机、北斗短报文收发终端、铱卫星手机、信标天线及天线网络组成的回收着陆搜救系统,进一步提升载人飞船回收着陆搜救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首先通过飞船上的国际救援示位标及配套信标天线和天线网络,将位置信息通过国际搜索和救援卫星系统(COSPAS-SARSAT)转发至搜救控制中心,完成载人飞船的初步位置锁定。救援直升机/越野车/救援船根据位置信息赶赴返回落点现场,通过装载的243定向接收仪接收着陆搜寻信标机发出的信标信号,完成定向,并从不同方向锁定和实时跟踪信标,缩小搜救范围。配置着陆搜寻信标机和铱卫星手机,分别实现基于243 MHz的半双工的模拟话音通信和基于铱卫星系统的全双工的数字语音通信。通过配置北斗短报文收发终端,利用已有的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导航星座,实现位置信息的获取和转发。配置闪光灯及海水染色剂作为辅助救援手段,进一步提升陆上和海上的搜救可靠性。文章设计的系统支持正常及自主应急返回的着陆搜救任务,适应陆地及海上搜救的需求,已经成功应用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回收救援,能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缩短救援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综合测控设备标校效率,简化标校流程,克服传统标校的各项缺点,进行了多旋翼无人机在某综合测控设备标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某综合测控设备相位标校工作的现状,对引入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相位标校工作进行了需求分析,建立了无人机相位标校的数学模型。在选定无人机型号、设计实现小型化信标机、飞行电池与信标机固定支架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了无人机在某综合测控设备相位标校工作上的应用。经过实际标校工作检验,多旋翼无人机不但能应用于某综合测控设备相位标校工作中,而且同时能够检验综合测控设备的动态跟踪性能,在同类型设备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民航新疆飞行区域正在使用的包括乌鲁木齐机场在内的AWA系列DVOR多普勒全向信标机已达到15套之多,经过长期运行之后故障率也较高。下面是几种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引言自1997年起Thales(原Alcatel)DVOR 4000型全向信标设备进入中国,目前广泛运用在航路导航和终端区导航中。DVOR 4000型全向信标与民航其它现役全向信标相比,其显著特点在于它的自动化程度,除设备安装调试初期天线振子需机械调整外,其它如设备参数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机场导航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为了给飞机提供及时、准确的导航信号,NDB无方向信标机及船-1指点标机用来导航和示位,为飞行人员提供方位和进场着陆信息。作为机场监控,及时遥控开启机场跑道两端的NDB、MB-1等导航设备显得极为重要。由于以前使用的有线遥控系统线路老化及线路经常被破坏,使得有线遥控系统不能正常使用。在目前客流量大、航班量增加的情况下,导航信号的可靠、正常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要介绍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的研究现状,结合其应用优势,通过仿真分析指出:在航天器应用环境下,当网络工作在信标使能模式时,若网络中存在多个节点或者网络负载很大,则会造成大量的碰撞和重传,使得网络的吞吐量急剧下降;而当网络工作在非信标使能模式时,不会造成大量的碰撞和重传,网络性能优于信标使能模式。文章还对基于ZigBee的无线网络在多址接入和组网、共存和互联互通、应急通信和机动配置方面的航天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无方向信标(NDB)导航台可以为飞机提供方位信息。在航路导航和进近导航中被广泛使用。由于NDB导航台发射的信号可能因各种因素对其产生影响而导致机载接受机的测向产生误差,以致影响飞行安全.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NDB导航台测向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解决方案,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8.
引言呼和浩特全向信标台建于2006年,安装了1套THALES公司生产的DVOR4000型全向信标和FSD-45型测距仪。甚高频全向信标是现代航空无线电测向导航的一种地面设备。它与机载接收设备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疆空管局所辖的导航台站使用的全向信标均为澳大利亚AWA公司生产的,其中以VRB-51D型多普勒全向信标为主,使用时间较长,一般都在十年以上,个别导航台站使用新一代的VRB-52D型多普勒全向信标,其主要在监控和控制方面有所改进。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各个导航台站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故障,在使用维护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结合故障现象谈谈对AWA全向信标的维护检修。  相似文献   

10.
车载遥测跟踪站天线展开后,需要进行远场标校复查。由于受标校距离、天线仰角以及周围环境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主天线、引导天线的光电轴匹配检查难以保证精度要求,从而影响跟踪性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近场条件下直接悬挂信标机进行标校复查,以保证光电轴匹配精度。并针对YQ- 312 S频段遥测跟踪车载站的实际推出角度转换公式。最后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1.
目标信号和雷达天线之间的极化失配,导致接收机输出的误差信号电压中除基波正规分量外,还包含基波交叉分量和二次谐波分量等,降低了测角精度。通过对线极化目标信号和椭圆极化雷达天线匹配情况的分析和计算,获得了有关的公式和曲线。还对椭圆极化目标信号和椭圆极化雷达天线情况作了阐述。公式和曲线可作为选定卫星天线或地面站雷达天线椭圆极化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双基地雷达的时间同步方法模型。基于距离跟踪与处理,通过调整发射站发射机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可保证接收站在单站和双站工作时目标信号都能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正确。  相似文献   

13.
沈志群 《上海航天》1998,15(6):60-62
为缩短雷达的研制周期、节约经费,研制了一种全相参雷达信标,用于对全相参宽频带自适应频率捷变脉冲压缩雷达进行测试。介绍了全相参雷达信标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外场试验表明,该信标设备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Beacon monitoring is an architecture for augmenting on-board health assessment software with the following elements: a transmitter that periodically broadcasts this health assessment to the ground, a network of globally distributed low-cost monitoring stations that relays the health assessment to mission control, and an automated mission control system for notifying on-call operators and initiating appropriate response actions. While beacon monitoring is often cited as a means of lowering nominal monitoring costs for particular missions, these claims have typically been qualitative and undiscriminating in nature. This study introduces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tion as means of providing a more funda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beacon monitoring. Results include simple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first-order performance metrics, experimental data that verifies predicted performance and validates the use of beacon monitoring for a test mission, and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value of beacon monitoring for general satellites missions.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战场中环境特性复杂以及目标机动性能提升所带来的跟踪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机制的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算法。算法将人类“记忆”机制引入机动模型构建,利用神经网络对目标特征参数进行离线学习并存储,指导机动模型参数实时调整,使模型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更加合理。为进一步提高跟踪性能,基于人类认知“感知-行动”循环理论,将雷达接收端经数据处理后的目标状态估计信息反馈至雷达发射端,以最小感知信息熵为代价函数,从波形库中自适应选择最佳波形来匹配目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对环境及目标的感知更加准确,融入波形选择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要明显优于传统采用固定波形的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16.
孙彬  李永祯  王国玉  赵锋 《宇航学报》2012,33(4):460-464
基于最佳检测准则,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发射-接收极化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全极化雷达目标回波模型,设计了基于纽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准则的雷达目标全极化检测算法,推导分析了检测性能;其次,提出了雷达发射-接收极化的联合优化方法,提高了雷达目标的检测性能;最后,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显著提高雷达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复杂电磁环境背景下,研究了组网雷达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对隐身目标的跟踪滤波问题,建立了雷达观测方程和隐身目标的多基地雷达截面积模型,分析了基于U PF的组网雷达目标跟踪滤波算法。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利用粒子滤波技术跟踪隐身目标的有效性,并对几种跟踪算法的效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王国宏  李世忠  白晶  吴巍 《宇航学报》2012,33(12):1781-1787
针对压制干扰下组网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制干扰下雷达量测模型的跟踪技术。该跟踪技术包括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和组网雷达序贯滤波跟踪两部分。压制干扰下量测模型根据雷达采取抗干扰措施前后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分别计算检测概率,进而模拟传感器在压制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情况。组网雷达序贯滤波中,首先对压制干扰下各雷达的量测数据进行串行合并和点迹合成,而后采用基于交互多模型(IMM)的序贯滤波方法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跟踪。该检测与跟踪技术可模拟出雷达在压制干扰下由于检测概率下降造成的目标暂消现象,提高组网雷达跟踪航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多通道高隔离度毫米波发射组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日趋成熟,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的毫米波雷达在国内外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为满足毫米波雷达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隔离度毫米波发射组件。采用普通FR4多层板实现电源和控制信号走线,其中功分器芯片、电容、电阻等器件装配在FR4多层板的表层;采用低损耗的Rogers 5880微波板材进行毫米波射频传输。为提高通道间和级联功放间的隔离度,进行金属隔墙处理,以获得更好的物理隔离。通过对腔体进行电磁仿真,使腔体的谐振频率高于工作频带。该组件质量仅为41 g,输出功率不低于35.5 dBm,发射效率大于16%,可应用于毫米波SAR和固态发射机等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