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现行部颁CDT通讯规约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参照1801通讯规约,1andis&gyi通讯规约信息格式以及控制方式,为了完善CDT通讯规约的功能,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案。文中还设计了改进CDT通讯规约C语言编程的通讯软件。  相似文献   

2.
远动系统帧格式是数据传输体制的基本规约。因应用条件不同,这帧格式不可能统一,但向计算机数据传输体制靠扰已成定局。这帧格式不属于某一层次,而是为多层次服务的。用功能分层的观点分析帧格式,在设计上有助于提高分析条理性。文中对帧格式的设计与分析提出看法,详细讨论了远动系统的帧格式包括帧格式设计要求,数据链路规约、帧同步的概念、帧同步字、伪帧同步字及保证数据透明性的措施、帧格式中的监督码、报文规约、对远方访问控制的规约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S7-200的自由口通讯技术,建立了S7-200与无线电台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现场采集数据的无线传输。重点分析了S7-200的自由口通讯的技术规范,制订了自由口通讯协议,完成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菲涅尔区两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聚焦条件下两高斯分布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能量传输效率随不同高斯分布参数σ和菲涅尔数C变化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使圆口径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最大的最佳口径场分布可通过高斯分布来近似实现,且对于每一个菲涅尔数C都有一个最佳的σ使得两天线间能量传输效率最大,当菲涅尔数较小时,最佳σ≈C/3,随着菲涅尔数C增大,σ趋于C/2。  相似文献   

5.
航天飞机空间站出现,使空间飞行器遥测系统从简单的硬件设备发展到完成数据采集和格式化处理等任务的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文中简述了航天飞机空间站遥测总体设计遇到主要问题:信息类型多,有较多的传输动态成分;码速率高,较宽的地址分配;计算机在遥测系统中应用,使数据采集和数据传送发生了分离,数据采集仅是计算机各种服务功能之一,通讯已转为大量用户之间进行的计算机—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的传输和通讯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声音、图象和工作站之间作用;为了共享资源,全球复盖通讯,要求实现天—地—空多目标的同时测控,也面临国际间大合作和标准化问题,以及频谱利用和管理等问题。最后,对发展我国的航天遥测技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CAN2.0B总线通讯协议基础上,为提高通讯类系统的软件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双CAN冗余设计、基本帧传输计数机制和超时判别等设计方案。软件设计过程中,实现了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完善地面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CAN总线源码日志分析技术。由于软件的模块化架构先进,各个模块的实现尽量保持高内聚低耦合设计理念,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扩展至其它通讯类软件的应用,对于开发基于CAN总线通讯的系统软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磁窗”减轻再入通讯中断的机理。推导出线极化波,园极化波穿透磁等离子体薄层时,场量的传输矩阵。给出了功率反射系数及透射系数表达式。通过这种磁窗理论模型,模拟算出了为减轻或消除再入通讯中断所需要的磁场强度。并通过激波管上进行的磁窗模拟试验,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激光无线能量传输过程中影响接收装置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光电池最优布局和最大功率跟踪技术,提出一种高转换效率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接收装置,实现接收装置转换效率不受负载阻抗的影响,研制出转换效率高达29.6%的激光无线能量接收装置。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工作在工业控制场合的智能仪器之间数据的传输,与上位机之间传输数据或者接受指令的工作原理,在对CAN总线协议特点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以智能节点之间数据传输为例,验证了采用现场总线的方式,即CAN总线的传输模式,可以改变传输速率,突破原来点对点的传送格式,实现一点对多点的CAN总线双向通讯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建立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电磁屏蔽仿真模型,开展传输功率、工作电压、传输距离、工作频率对电磁屏蔽影响的仿真分析,研究电磁屏蔽条件下这些参数对线圈及系统效率、功率变化情况及屏蔽效能的影响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磁屏蔽条件下,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屏蔽体的影响逐渐加大;输入电压对屏蔽效能无太大影响;在电磁屏蔽条件下,负载电阻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较小,但随着阻值的增大,输出功率会有所减小;系统效率和屏蔽效能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而有微幅的减小。仿真模型能解决交变电磁场环境下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参数与屏蔽影响准确分析问题;仿真结果可为空间近场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增加电磁屏蔽后系统参数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田野  那鑫  夏莹  高晓玲  刘立士 《宇航学报》2012,33(2):242-248
对AOS协议中的自适应帧生成算法进行研究,通过严格地理论分析,给出了该算法的有效信息传送速率计算公式。进一步,将数据帧生成模块与虚拟信道复用模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针对现有的AOS多路复用技术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帧生成算法与虚拟信道调度算法相结合的多路复用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多路复用中应用自适应帧生成算法,并设置合理的帧生成时间门限值,可以比目前主要使用的、采用高效率帧生成算法与虚拟信道调度算法相结合的多路复用方法获得更好的包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周舒雨  甄越  肖喜  彭泳卿 《遥测遥控》2022,43(6):136-146
随着5G通信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Vehicular Ad Hoc Network)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自组织网络,因其在改善道路安全、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便利方面的潜力,而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可以通过提供交通流量、事故通知、危险警告、可能存在的定位偏差、天气等信息来增强道路安全,从而提高交通效率。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会经常引起网络拓扑中断,因此一个设计良好的路由协议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环境的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亲和传播算法的分簇组网模型V-APC(VANET-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通过重新定义亲和传播算法的相似函数,设计了簇头的选择过程、簇的形成过程还有簇的维护过程。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簇,在簇内的通信性能和簇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使得该协议在路由延迟和数据包转发成功率方面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3.
AOS协议中自适应帧生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帧生成过程作为CCSDS AOS两级多路复用机制的第一级,其性能直接影响着AOS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时延特性.本文对AOS协议中帧生成算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包到达率服从泊松分布条件下,高效率帧生成算法的帧生成时间均值.针对高效率帧生成算法中可能出现的在较长时间内没有足够多的包到达,导致帧生成时间过长,从而造成帧生成时延超过业务所允许的最大时延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帧生成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但能克服高效率帧生成算法中可能出现的大时延问题,并且比传统的等时帧生成算法具有更高的信息传送速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构造方法和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引入基于校验节点的一种快速收敛译码算法——串行译码算法。从树的深度方面分析串行译码算法的消息收敛特性,证明该算法与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收敛特性,且降低了译码复杂度。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环境下,采用BPSK调制方式分别对串行译码算法和置信传播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串行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该算法使硬件实现变得更容易,资源占有量会降低,这就为LDPC码的工程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卫星和地面之间的交流通过它们之间的数据通讯来实现。为了实现星地通讯,必须选定双方都要遵守的协议。考虑到星地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在选择通讯协议时需遵循实用且最简单的原则。参考CCSDS的相关建议和Ax.25协议,开发了一种星地链路层通信协议。纳星一号飞行试验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数据传榆效率和良好的可靠性,可以满足微小卫星的实际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IP网络庞大复杂且资源信息频繁动态变化的事实,提出了一种扩展OSPF路由协议以支持QoS路由的算法。该算法根据用户需求资源的不同,在OSPF域中预先计算出到达各目的节点的最优路径,同时生成一个新的路由表,并通过链路状态广播机制,动态更新该路由表,以达到在对现有OSPF协议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引入QoS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星上设备间信息交互灵活性,文章对现有小卫星星上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进行了改进,新的应用层协议通过合理的地址域设计、地址编排、屏蔽策略设计,使得该协议可以灵活支持总线设备多主通信,同时为了确保卫星系统按照一定的节拍有序运行,建议对总线采取周期调度下的多主通信模式。文章通过构建多主通信场景对该协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支持总线节点多主通信、组播、广播等,提升了总线通信的灵活性和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传统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算法的执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海量遥感数据的实时处理需求。文章对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的高光谱遥感信息处理并行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高光谱遥感图像混合像元分解中广泛使用的纯净像元指数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乘法的GPU并行优化算法,并给出了实验比较和性能测试数据。实验表明,该优化方法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算法加速比最高达到634倍,验证了基于GPU的高光谱数据处理并行优化算法的有效性,能够较好地满足高光谱遥感信息实时处理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外差干涉和光谱分析技术的非接触、远程实时测量方法,用于硼粒子的燃烧效率检测.该方法以空间外差光谱仪为主体,结合光栅旋转对辐射谱进行测量.含硼推进剂药片经激光点火后,通过该方法记录燃气辐射光谱,实现对含硼推进剂中硼燃烧效率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燃烧器内氧气含量显著影响硼的燃烧效率;当燃烧器内压强为0.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