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模式识别的概念与基本方法,形象思维与模式识别的关系和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提出模糊三值逻辑的推理方法,旨在进一步探讨模式识别的方法和模糊逻辑推理理论,并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欣  何友  衣晓 《宇航学报》2005,26(5):612-615
针对雷达信号环境,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雷达辐射源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模糊评判矩阵并进行合成运算来计算表示辐射源相关程度的模糊集,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决,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多义性处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将它与经典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方法性能明显优于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用于雷达辐射源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雷达信号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用神经网络获得优化权值的模糊模式识别法以用于雷达信号的识别,通过实例验证并分析了此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将模糊Petri与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关于武器装备效能评估的模糊神经Petri网模型。将模糊逻辑规则应用到专家评判中得到模糊Petri网,并在此基础上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到模糊Petri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外界环境的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周锐  魏晨  张鹏  陈宗基 《宇航学报》2005,26(4):431-435
由于导弹飞控系统的高度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设计导弹高性能鲁棒控制系统是一项关键技术。利用模糊逻辑很强的知识综合和推理等特点,基于模糊控制和H∞鲁棒控制方法,建立了一种模糊参数化的增益调参飞控系统鲁棒设计方法,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将鲁棒增益调参控制器设计转化成了相应的LMI凸优化问题,解决了复杂鲁棒控制器的求解问题。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导弹鲁棒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有效性。模糊逻辑、鲁棒控制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设计具有全局稳定性及鲁棒性能要求的高性能导弹飞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逻辑,建立了评判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两级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给定满意区间的方法提高了可量化指标隶属度的准确性。算例表明,该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CFA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实时有效的SAR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在非均匀背景情况下,一般的CFAR检测都会存在大量虚警.引入模糊逻辑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非均匀背景的SAR图像模糊CFAR目标检测算法.基于Weibull分布,分别推导出模糊CA-CFAR和模糊OS-CFAR的隶属函数,并根据相应的模糊融合准则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模糊CFAR检测器的中心门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CFAR检测算法在非均匀背景的SAR图像目标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且虚警少,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遗传算法进行图像恢复时运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块恢复方法。将大尺寸的灰度退化图像均匀划分为若干子图块,对各子图块依次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恢复,并将其直方图统计数据输入模糊逻辑控制器自适应地调整适应度函数的参数、适应度拉伸时的退火初始温度、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最后将恢复后的子图块重组为整幅图像并对因分块所造成的边界噪声进行相应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遗传算法进行图像恢复的复杂度,恢复图像的质量也较维纳滤波法和传统遗传算法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大轶  乔国栋  李铁寿 《宇航学报》2007,28(5):1149-1155
软着陆过程的制导控制已经成为月球探测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都是处理不确定性(受控对象缺乏精确的数学描述或具有非线性的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终端着陆条件和性能指标,以由Pontryagin’s极大值原理得出从近月点到月球表面的最优着陆轨迹为基础,给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最优控制策略,使被控系统能够通过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实现某种最优的闭环制导控制。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基于eCognition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廊坊市广阳区2013年11月高分一号影像进行冬小麦信息提取。应用多尺度分割算法通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优的尺度分割参数,结合影像地物光谱等特征,采用模糊逻辑分类算法,最终实现冬小麦信息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多层模糊逻辑控制器(MLFLC),该控制器由若干个多输入单输出(MISO)模糊控制器构成,每个MISO模糊控制器由许多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糊控制器组成。该控制器采用互补型隶属函数,具有一组零控制面,只要使量化因子满足一定的条件,控制系统就是渐近稳定的。最后将上述控制器用于二节机械手中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上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曾光  李东旭 《航天控制》2007,25(1):85-90
研究了模糊控制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的空间智能桁架系统的振动控制.首先建立空间智能桁架的有限元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标准的模糊控制器,并通过选择合适的量化因子将该标准模糊控制器应用于每一对同位布置的作动器/传感器,各个控制器之间独立工作.这样就避免了设计MIMO模糊控制器带来的复杂问题.最后针对空间智能桁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桁架的振动,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鲁棒性强、抑制控制溢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叶明甫 《上海航天》2004,21(1):44-47
为改善红外导引头的动态性能和精度,将模糊比例积分差分(PID)控制引入系统的设计,并用两个层次模糊控制实现抗干扰。可在MATLAB的FUZZY工具箱中对模糊控制器进行编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同时能便捷地修改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直接力/气动力拦截弹复合逻辑与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层内拦截弹直接侧向力和气动力的复合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了轨控复合控制逻辑,然后建立了复合控制模型,并将复合系统分解为直接侧向力子系统和气动力子系统,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了气动力子系统,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直接力子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逻辑合理;基于模糊逻辑的直接力子系统可有效避免点燃发动机数量过多而需要反向点火情况的发生;与气动力系统相比,复合控制系统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基于自主定位的动态位置区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模糊逻辑动态位置区方案,通过对用户在给定时间内运动模式的判定来动态改变用户的更新半径,并仿真比较了用户在不同初始更新半径下两种方案的更新和寻呼开销,以及用户在不同模糊逻辑统计时间下的更新和寻呼开销。仿真结果表明用户在该方案下的位置管理总开销相对于普通动态位置区有了明显的降低,提高了位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机理模型的混合建模方法。采用模糊逻辑系统建立机理模型,RBF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补偿模型。这种方法具有建模精度高、物理意义明确以及适应范围大的特点。仿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HDL描述、FPGA实现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使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完成了控制器的VHDL设计,并在一个具体的FPGA芯片上实现了该控制器。由于采用了模糊自整定参数技术和增量式PID算法,本设计既降低了FPGA的资源耗费,又改善了传统PID控制器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逻辑的GPS/DR组合导航系统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地图匹配技术能够使用高精度的电子地图位置信息改善 GPS/ DR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和统计概率准则的地图匹配算法 ,在融合定位传感器数据和路段位置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模糊逻辑评判完成最佳匹配路段的挑选 ,并对匹配修正结果的可信度作出评价。仿真试验的结果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模糊系统逼近的收敛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终端滑模的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将快速终端滑模引入模糊逻系统的学习算法,综合终端吸引子有限时间收敛和线性系统指数收敛的性质,提高了对非线性连续函数的逼近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快速率逼近未知函数,且逼近过程稳定,较普通学习算法更为精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