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56-59
1994年开始研制的长征三号乙是我国最大的一种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载荷是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708。这枚新型火箭不经过试飞就直接发射国外卫星,因而备受注目。然而,火箭在点火起飞后2秒,箭体就开始倾斜,姿态失控,接着坠毁在距发射架1.85千米的山坡上,整个过  相似文献   

2.
金兑 《太空探索》2001,(9):30-31
长征三号甲是在长征三号火箭的基础上,为发射新型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成功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工具。长征三号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4吨,而长征三号甲火箭可达2.5吨,而且具有一箭多星和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 1994年2月8日,第一枚长征三号甲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举发射成功。它将一颗实践四号空  相似文献   

3.
金兑 《太空探索》2001,(4):22-22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因首次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一鸣惊人,也因首次发射国外通信卫星而走向世界。 中国于1975年3月31日把通信卫星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故又简称331工程。1977年9月,研制发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11,(1):5
11月11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大推力发动机,双机并联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该发动机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动  相似文献   

5.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54-55
1992年初,为了满足发射大容量通信卫星的要求,决定研制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是在长征三号火箭基础上,重新研制的一种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能力更大的卫星运载工具。它是一种三级大型运载火箭,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2.6吨,具有一箭多星和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特别是在发射高轨道大吨位卫星中显示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7.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4-47
1986年,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11月,我国和美国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8.
3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为进军宇航发射新领域而研发的新型大推力固体发动机,进行了关键技术考核——首次地面热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动机试验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掌握了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具备了研制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将有力地推进我国固体发动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15日零点16分,春夜中的中华大地一片静谧.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大凉山深处腾空而起,在我国东南地区上空划出了一道美丽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1996年2月15日,在向全世界转播的发射实况的荧屏上,威武壮观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INTELSATVIIA卫星在发射台上准备出征。然而,火箭在发射22秒后,撞在发射场附近的山坡上,星箭俱毁,发射惨遭失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黑色星期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月25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58次飞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龙乐豪总师回顾了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有主要的火箭型号进行了分析介绍:“长征”1号(CZ-1):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10月。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这是中国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一场主题为《聚焦大火箭"心脏"》的电视实况直播,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搜狐网等上百家媒体竞相予以报道。一时间,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伴随着电视、报纸、广播、网络迅速传遍了地球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9,(8):16-21
卫星大管家 6月底,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传来消息:作为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分发和应用单位,该中心已向广大用户分发数据100余万景,其中3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600余遍;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2002年12月首次发射失败之后,欧洲新研制的重型火箭阿里安一5ECA(见图1、2)终于在2005年2月12日发射成功,把1颗西班牙研制的XTAR—EUR军用通信卫星和由欧空局与荷兰航天局联合研制的Sloshsat微型卫星以及Maqsat--B2模拟载荷和内部测试设备送入轨道。火箭总载荷量有8.312t,即接近10t的设计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