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思飞 《航天》2009,(9):51-53
6月2日,美国航宇局科学家发布消息说,根据信使号航天器两次飞掠水星所进行的探测,太阳风可能是水星大气层不断得到物质补充的重要原因。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信使号飞掠水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相信未来     
2008年1月14日,美国"信使"号无人探测器成功完成了对水星的首次飞掠,而且还传回了水星表面一片从未被探测器拍摄过的区域照片(上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在最近33年来对水星的首次近距离观测,图片在传回地球的一小时内,NASA及时在官方网站公布了这些图片。据"信使"号计划的专家们介绍,此次公布的照片拍摄于探测器飞离与水星最近点后80  相似文献   

3.
国际     
《航天员》2011,(4):8-11
NASA公布“信使”号观测结果 据新华网6月19日报道,NASA日前公布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的初步观测结果,为有关水星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29日,NASA公布信使号探测器(Messenger)10月6日第2次飞掠水星的观测结果,对水星表面此前未被观测面积的约30%进行了拍摄,共拍摄了1200多幅水星表面照片。激光高度计获得水星的地形测量数据,分光计也对水星大气层最外圈进行观测,并搜寻到钠、钙、镁和氢原子的踪迹,其中镁是首次发现。通过对比信使号2次飞掠所得的水星磁气圈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5.
西德的微重力试验回收舱——信使(SPACE COURIER)是一种低成本再入飞行器,它能携带若干个航天试验性载荷,可用长征2号、阿里安和其它运载系统发射,具有很大的潜在商业市场,计划于1992年底进行首次飞行。本文介绍了信使回收舱的任务,系统和分系统设计及其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6.
关祝 《航天》2010,(8):40-40
2013年8月,日本和欧洲合作研制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将被送上天。它是继美国信使号探测器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飞行6年(约70亿千米)后于2019年进入绕水星轨道,展开为期一年的水星探测活动,拟完成五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1,(4):46-47
NASA“信使”水星探测器的主推力器3月17日点火工作约15分钟.使探测器减速进人绕水星运行的大椭圆轨道.成为人类绕水星做轨道飞行的首个探测器。接下来的一年里.探测器将对水星这颗太阳系中最靠内的行星进行研究.测绘其表面.并研究其成分、磁场、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3月1 8日,在距地球1.45亿千米的深空,"信使"号探测器(MESSENGER)经过一系列的轨道制动,顺利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人类航天史上首颗成功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MESSENGER"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含义的字头缩写词,它代表了水星表面(Mercury Surface)、太空环境(Space Environment)、地理化学(Geochemistry)和测量(Ranging)。"信使"号的科学任务是什么?水星给人们带来的疑问远远多过对它的认识。尽管早为人知,但是因为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从地球上看过去,偏离太阳视角最大的时候也只有28度,日光带来的干扰使得哈勃天文望远镜也很难对它直接进行观测,所以它是迄今为止人们了解最少的行星之一。直到1 965年,  相似文献   

9.
司马杭仁 《航天》2011,(5):44-48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8日8点45分,通过借助地球、金星和水星引力飞行6年半的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15分钟的近水星制动,以1.6千米/秒的速度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世界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它将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将揭示被太阳炙烤的水星为何具有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密度,以及在水星两极阴暗的环形山中是否有冰存在。这是30年来人类探测器首次对水星进行全面的环绕探测。  相似文献   

10.
司马杭仁 《航天》2009,(2):40-43
2008年7月3日,美国发布了信使号2008年1月第1次飞掠水星所得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揭开了天文学界多个长期探索的谜题,为证明这颗行星上平坦的平原是由远古火山活动形成,并不是太空岩石撞击的产物的说法提供了证据。照片显示,水星部分平滑岩石中央有火山口,证明平滑岩石是由熔岩喷出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