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周学军  陈国玲  刘海燕 《航天》2010,(11):46-47
2010年10月1日,一场针对嫦娥二号任务的海天接力赛在大洋深处打响。录人数据准确、发送指令及时、指挥操作无误,远望三号、五号、六号测量船以实际行动严把质量关、训练关、思想关,从而形成全船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人人保成功的制胜合力,再一次为基地100%的成功率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云中大凉山     
王凤宇 《航天》2010,(11):37-37
“凉山经行云默默,溪水远望雾蒙蒙”这是我来到基地的第一感觉,来自北方的我,不禁有些不适。但南方雨季确实有些迷人,这些不适不久就被那墨绿的大凉山所抹去。但更让我兴奋的是那高大巍峨的塔架、傲然屹立的火箭和那随处可见的中国航天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雨水 《航天》2012,(1):62-6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海上测控纪念封在此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任务中,中国远洋测量船远望3号赴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人轨段及运行段海上测控通信任务,期间,远望3号停靠菲律宾达沃港。  相似文献   

4.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0,(6)
<正>中国CHINA远望五号向印尼公众开放10月17日,中国远望五号航天测量船向印尼公众开放。停靠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绒不碌港口2号码头的中国远望五号迎来了一批接一批的客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身着不同颜色校服的学生,也有天真活泼的儿童。  相似文献   

5.
简讯     
我航天测量船返航 圆满完成神舟号试验飞船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日前顺利抵达江南码头。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首次远征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成功,标志着我低轨航天器海上测控技术实现了新突破。此前,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四号测量船已先后返航。在这次海上...  相似文献   

6.
满玉贞  戴敏 《航天》2014,(12):16-17
无边的夜空上繁星点点,笼罩着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一艘万吨巨轮--远望3号船像一叶孤舟乘风破浪而来。再过一个小时,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将飞临印度洋的上空,进入远望3号船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09,(3):14-19
首届管理科学奖航天人“唱主角”;中国风云三号A星在轨交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航天科工集团再获殊荣;神舟硅业公司第一炉多晶硅棒新年新鲜出炉;远望五号凯旋 我国最大规模远洋测控结束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前,苏联成功地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自那以后,苏联在研究和发展航天技术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系统地全面介绍了苏联的航天技术发展过程、航天活动成就、管理体制、经费与经济效益及航天活动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周学军  陈国玲  刘海燕 《航天》2010,(11):44-45
10月1日。举国欢腾,神州共庆。 嫦娥二号奔月。今年的国庆于国人而言注定多了一些特别,添了几分浪漫。 北京时间17时59分。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倒计时准备,记者走进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指挥控制大厅,隶属于该部的远望三号、五号、六号船将在无际蔚蓝之中,见证千年神话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为纪念20世纪在电子技术方面最伟人的发明──晶体管而作。文中回答了晶体管足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是由哪些人发明的,它的原始结构是什么样子等问题,描述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回顾了那漫长而曲折的发明过程,追忆了发明后的形势发展,最后列举了由此引出的几点启发。  相似文献   

11.
陈龙  索阿娣  赵珊 《航天》2011,(11):18-19
对于很多人来说,蒙古族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它那洁白的圆柱身段和伞状的穹庐顶,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十分醒目。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I火箭的整流罩头部,与蒙古包的穹顶造型,就存在几分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刘苗 《航天员》2013,(5):72-73
1959年在纽约玩具展览会上诞生了一个明艳动人的万人偶像,她就是芭比娃娃。从此,她风靡全球数十年而不衰,她是美丽与梦想的象征。她那百变的造型,漂亮的服饰是女孩子心中的时尚风向标;她那变幻丰富的职业与身份角色也给予了女孩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正能量。她身上总是散发着浓郁的与时俱进的气息。最近,一款为纪念“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一周年,由美泰公司与NASA联合打造的“探索火星的芭比娃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08,(3):52-53
面对灾难,孩子泪水已经流尽;面对昨天,我们不再去回首。六一,我们共同努力,让灾区儿童绽开了笑容。五月三十日,我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四川绵阳八一帐篷学校,与部分从北川灾区转移到这里学习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相似文献   

14.
竺士伟 《航天》2011,(1):18-23
航天飞机将于今年完成最后的告别飞行后正式退役。回顾航天飞机的传奇历程,极具两重性是航天飞机的真实写照。一方面主要依托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打造的航天飞机,集运载火箭、人货两用飞船、在轨航天器和飞机等技术特点于一身,创造了军事、科学和经济的特殊价值,三十多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15.
陈小春 《航天员》2009,(6):74-75
航天员到了太空,一般都吃地面早已加工好的罐装食品,还有少量袋装新鲜水果蔬菜,各种饮料也都经过脱水处理。如果一位爱好美食也会厨艺的人上了空间站,那他(她)在吃饭上面,又有什么讲究呢?如果他(她)不甘单调的食品安排,想自己烹饪一顿自己想吃的美味,他(她)又会如何尝试?是否能如愿以偿呢?  相似文献   

16.
记得孩提时听到空中传来飞机滑过天空的轰鸣声,我们都惊喜的抬头四处寻找,当看见她闪现着银光,优雅、潇洒地穿行在蓝天白云之间时,高兴地又蹦又跳,其实那时几乎每天都能在天空看到飞机,但每次都兴奋依旧,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与我相似的经历,我想那是人们内心深处那一丝对飞翔的梦想;那时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空管这个行业,也不知道有那么一些人在为一架架飞机能安全的起飞、降落而日夜操劳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航天工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历了整整三十年。在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三十年间,先后研制了多种战术,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二十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三号发射定点通信卫星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们航天部第一研究院三十年来,通过多种战略武器和长征系列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  相似文献   

18.
孙广 《中国航天》1995,(1):27-2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及其它宇航团体正在逐步地为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建立起广泛的基础。目前他们正在为6至7年后日本宇航员能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内例行工作而积极准备着。不仅如此,日本宇航界还在瞄准另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继不载人希望号航天飞机之后研制有.人驾驶的空间飞行器。  相似文献   

19.
航天工业部科研生产司委托一院十二所主办的“光纤陀螺技术交流座谈会”,于十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京召开了.参加会议的有京内外十四个单位.正式代表二十八人,列席代表十人.航天部研究生部、航天部一院计划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有七位同志系统发言或宣读论文,互相交流了各自单位开展光纤陀螺的研制情  相似文献   

20.
文宇 《中国航天》2000,(7):11-13
远望号远洋测量船是中国航天测控网海上机动测量船,在过去的20年间,测量船34次远征大洋,累计远洋航行近6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2圈;36次执行国家重大科研试验和国内外卫星发射的海上任务,测控成功率达到10 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远望号测量船作为航天测控网的一部分,可跟踪测量航天器及火箭的飞行轨迹,接收遥测信息,发送遥控指令。今后还可与宇航员进行通信,并可营救返回溅落在海上的宇航员等。航天测控向海延 世界上第一枚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时,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陆地上一部雷达就可完成对它的全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