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航天员》2010,(6):6-6
11月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0,19(6):F0002-F0002
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由嫦娥二号卫星CCD相机拍摄,经辐射、光度、几何等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成像时间为2010年10月28日18时25分,卫星距月面约18.7千米,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思想与结果、发射前检测与地面推扫成像试验.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仍采用与嫦娥一号相同的线阵推扫成像模式,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地元分辨率由嫦娥一号的120m提高为嫦娥二号在100km圆轨上优于7m与在100km/15km椭圆轨道近月弧段...  相似文献   

4.
宗合 《航天》2011,(2):18-19
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地区局部影像图揭幕,标志着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为后续工程的预选着陆点揭开了"神秘面纱"。随后,国防科工局还公布了其他几张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虹湾月图的传回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同时也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试验星。那么,嫦娥二号卫星将在我国后续探月工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嫦娥一号卫星各项任务的顺  相似文献   

6.
厂文 《中国航天》2010,(10):8-10
<正>1.相对嫦娥一号的技术改进和不同点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总体设计上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技术上有哪些改进?不同点是什么?作为探月  相似文献   

7.
嫦娥二号卫星轨道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设计是在充分继承嫦娥一号轨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适应性改进。轨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选择、发射窗口、速度增量需求以及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一号卫星不同点的对比,提出了整个飞行轨道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9.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0.
<正>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说,"嫦娥二号"任务对探月工程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整个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嫦娥一号"任务相比,"嫦娥二号"任务技术更新、难度更大、系统更  相似文献   

11.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26-26
<正>嫦娥二号卫星完成预定的试验验证和科学探测任务后,这位"二姑娘"将有怎样的打算?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的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了三种可能的结局。黄江川告诉记者,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12.
潘晨 《航天》2014,(1):17-17
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近3.8吨。  相似文献   

13.
喻京川 《航天》2010,(9):63-63
“嫦娥一号”卫星 这两幅作品是描绘2007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掠过月球背面时的情景。银河灿烂.星光耀眼,这瞬间的美景令人神往。今年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又要启程了,祝愿她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  相似文献   

15.
张文雁  王晓晨 《航天》2013,(11):21-22
嫦娥二号由月球卫星,到成为我国首颗与地球同一辈的兄弟,围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小行星不是意外。嫦娥二号创造“中国高度”的脚步,就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跨越的脚步,是系统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和有准备的创新,铺就了嫦娥二号创造辉煌之旅。系统集成创新 嫦娥二号卫星在利用了嫦娥一号卫星大部分设备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技术,按既定任务新要求,系统总体完成了顶层设计;按运行轨道及其相应环境,热控分系统重新设计;新增技术试验分系统包含了所有新技术验证设备(即工程载荷设备);为深化科学探测,有效载荷设备或新研或大改;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106-106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中国航天史上迄今航天器飞行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与"嫦娥一号"卫星38万km的飞行距离相比,超期服役近两年的"嫦娥二号"卫星于2013年1月5日23点46分飞行距离突破1000万km,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获得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17.
<正>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嫦娥二号卫星就顺利升空。虽然其主要设备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但它在我国卫星型号快速研制方面积累了  相似文献   

18.
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这对"姐妹"的奔月旅程有什么不同呢?这对"姐妹"的旅程可概括为一句话——同样的距离,不一样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五轩摄影 《航天》2014,(1):12-13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第一个"有腿"的航天器,也是中国人首次用来尝试地外天体软着陆的航天器。"三姑娘"长什么样,与此前的嫦娥一号、二号相比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20.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27-29
<正>如果考虑到将完成的一系列试验和探测任务的复杂性,那么把嫦娥二号卫星比作一个要在严酷环境中进行高难度表演的杂技演员是毫不为过的。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嫦娥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