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实现对月球的环绕探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是我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开端,在我国航天史上将成为继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与近地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面临更复杂的控制过程和环境,因此,嫦娥一号卫星必须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既定的任务目标。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的任务目标、主要技术方案和研制过程;概要性地说明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2.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将飞行至距地球380000km的月球,实现环绕月球对其遥感探测。由于任务目标不同,嫦娥一号卫星将遇到比近地轨道卫星更复杂的空间环境和飞行控制过程,所以必须解决面临的所有新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嫦娥一号卫星在轨道设计、月食、热设计、制导导航、测控、数传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研制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嫦娥一号卫星的初步科学成果与嫦娥二号卫星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在轨运行495d,一共取得了1.37Tbyte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生产出4Tbyte科学应用数据产品。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各项科学目标,为推动我国月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嫦娥二号卫星在嫦娥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将于今年年底前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卫星从发射到第一次近月制动所经历的时间由13d缩短为5d,环月轨道高度由200km降低为100km,CCD相机的像元分辨率由120m提高到10m,激光高度计测量月面高程由1次/s提高到5次/s。嫦娥二号卫星将重点开展对月面着陆区地形地貌的精细探测,试验验证相关关键技术,为探月二期月面软着陆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嫦娥二号卫星就顺利升空。虽然其主要设备继承了嫦娥一号卫星,但它在我国卫星型号快速研制方面积累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探月工程的先行者——嫦娥1号卫星完成了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已经进入整星初样阶段的研制工作,这是4月30日记者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召开的嫦娥1号卫星转初样评审会上获悉的。据参加此次评审会的专家介绍,嫦娥1号卫星按方案完成初样试制后,将进入初样试验阶段。嫦娥1号卫星初样产品将对设计、工艺和方案进行实态验证,进一步完善方案,为飞行试验产品研制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为发射星奠定技术基础。此次评审会听取了《嫦娥1号卫星初样详细设计报告》、《嫦娥1号卫星初样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报告》以及《嫦娥1号卫星整星测试覆盖性分析报…  相似文献   

6.
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嫦娥一号卫星热控系统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月17日,嫦娥一号卫星顺利通过今年的第二次月食考验.目前,卫星重新处于对月定向正飞姿态,星上各项设备工况正常.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卫星飞行事件的系统级FM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一号卫星系统级FMEA采用从上到下的分析方法,对飞行事件中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原因、故障影响和在轨补偿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对嫦娥一号卫星系统级FMEA的特点、工作流程和分析步骤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嫦娥一号卫星系统级FMEA结果和工作体会,为进一步开展系统级FMEA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4,(5):6-7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嫦娥工程第一次工作会暨大总体拂调会。据悉,绕月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力争2006年12月发射升空。目前该工程五大系统的研制工作已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其相伴了近500天的月球,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1.
叶培建 《航天》2010,(11):36-36
三年了,又来到了月亮城。飞机抵达西昌,黄江川总师亲来机场接机,深为感谢!到达之晚餐,正值院开民书记来视察工作,举行会餐,气氛热烈,队伍精神状态面貌很好。敬酒之中,发现新面孔很多,一方面说明我们事业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深感队伍之年轻,还需实战之磨练。  相似文献   

12.
嫦娥一号卫星整星主结构以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由于其复杂的飞行阶段和飞行姿态、以及月球表面特殊的温度分布,卫星表面的外热流非常复杂、变化剧烈,给整星的热控设计带来很大困难,使得整星的热控方案与东方红三号卫星有很大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卫星的特点,并且给出了主要的热控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整星的热分析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卫星在各种工况下的温度指标,实现了总体提出的热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嫦娥二号卫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同时也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试验星。那么,嫦娥二号卫星将在我国后续探月工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嫦娥一号卫星各项任务的顺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  相似文献   

15.
陈全育 《中国航天》2010,(10):27-29
<正>如果考虑到将完成的一系列试验和探测任务的复杂性,那么把嫦娥二号卫星比作一个要在严酷环境中进行高难度表演的杂技演员是毫不为过的。嫦娥二号卫星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嫦娥二  相似文献   

16.
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以其矫健的身躯,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然后热烈地拥抱和亲吻了月亮女神,至此,嫦娥一号卫星以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圆满成功的伟大壮举,完成了光辉的使命,走过了绚烂而短暂的生命周期,永远被镶嵌在遥远的月球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远的怀念。  相似文献   

17.
厂文 《中国航天》2010,(10):8-10
<正>1.相对嫦娥一号的技术改进和不同点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总体设计上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技术上有哪些改进?不同点是什么?作为探月  相似文献   

18.
文野 《航天员》2010,(5):12-16
2010年1 0月1日1 8时59分57秒,在熊熊烈焰的托举下,长征三号丙火箭搭载着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号发射塔架上冲天而起,奔赴月球。嫦娥二号在国庆日的成功发射为共和国华诞献上了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踏上了对月探测的新征程。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2006-2020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之一,规划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曾在2007年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该卫星状态良好,实现了所有的科学目标,为中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嫦娥二号卫星事实上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便没有了"备份"的必要。经过改造,嫦娥二号以嫦娥三号先导星的身份示人,为将来要携带月球车落月探测的嫦娥三号踩点探路。"嫦娥"再度奔月,中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又向前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天地嫦娥手牵手,吴刚相思夜无眠",也许不久的将来,月球的土地上会出现中国航天员的身影。祝福嫦娥二号,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9.
影响月球探测卫星星地时差的因素较多,文章介绍了其计算模型,并对其中的模糊距离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了集中校时量和均匀校时量计算模型。实际结果表明:运用此两种校时模型和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嫦娥一号卫星的星地时差,并使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在5ms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20.
嫦娥二号卫星绕日运行轨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4):7-11
嫦娥二号(Chang’e-2)卫星是我国首颗绕日运行的人造行星,文章在给定卫星轨道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绕日运行的轨道进行分析。分析了卫星与地球的交会周期,以及一个交会周期内卫星相对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出了嫦娥二号卫星返回地球的速度增量需求和可飞越的目标小行星。分析结果可为嫦娥二号卫星后续任务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